首爾(江南區) , 狎鷗亭・清潭洞

白熊馬格利位於狎鷗亭羅德奧街,收藏有韓國180余種傳統酒。店家位置便利,在這裡顧客不僅可以見到大眾化的米酒、藥酒、燒酒等,還可以了解稀有的產品。喝酒的同時,可以點一份無國界創意料理一同享用。此外,地下一層還出售美味的手工啤酒。    


首爾(城東區) , 首爾東部

Café Onion是由70年代建築改造而成的咖啡廳。這棟建築物曾做為超市、食堂、一般住家,在改成咖啡廳之前,則是一間金屬配件工廠。陳舊的地板、斑駁的牆壁都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不難發現珍貴的歲月痕跡。店裡販售20多種麵包與咖啡,不僅如此,曾被電視節目報導,由「紅豆奶油麵包達人」所創立之品牌「BREAD05」中的經典麵包也能在這裡買到!  


首爾(東大門區) , 首爾東部

慶南觀光飯店在首爾和濟州有兩處,服務熱情,配套設施完備,交通條件便利,一直為顧客努力提高最優質的服務。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谷城麻佈是一家專門的韓服直營店,主要銷售改良式韓服,致力於便於在日常生活中穿著,並更時尚、符合現代潮流的韓服。純棉質地和天然染劑調染出的佈料做成的韓服,針針腳腳間,流溢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淳樸和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愫。雍容華貴的宮廷韓服中,也融入了傳統韓服的樸素之感。各式各樣的改良韓服,更加生活化、實用化,形成了店內商品的主流。


首爾(中區)

首爾圖書館可提供廣泛的首爾市相關資料,除了有首爾相關資訊外,還有歷史、文化、都市計畫、交通、環境、行政等各種領域的資料,以及海外旅遊訊息、研究論文、影像資料、電子資訊等。


首爾(鍾路區) , 東大門

原名為興仁之門的東大門是首爾都城的正東側關門,朝鮮時代太祖李成桂為防禦首都決定築城時,東大門也開始一併動工建造並於翌年完工。太祖5年(1396年)9月建立至今已有590年歷史,因經過多次整修及改建,最原先的圓形建築仍舊完善保存下來,後被政府指定為寶物第1號。 現在的東大門是大院君掌權時期的高宗6年時重新翻修建造而成的,原名為興仁之門,自日據時代起則開始改稱其為東大門。中間建置的虹霓門中擁有正面5間及側面2間的門樓,是棟2層樓的建築物,也是首爾八大城門之中唯一一座自外部起就開始費力建保護牆的城門,現今大門周圍城牆皆已拆除,僅剩保護牆和城門被遺留下來。後來將原本的車道改建為廣場,並設置照相區等,讓遊客能直接欣賞壯觀的城門。鄰近區域為東大門時裝城,總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造訪。尤其是在時裝城一帶夜晚五光十射的大型照明燈對照之下,隱隱約約顯露著美麗光彩的興仁之門與之形成融合古今的特殊景色,使東大門成為夜晚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石村湖水北邊原位於蠶室西湖的南端渡口漢江上,經過歲月流逝土壤堆積,後已被新建的人工島所覆蓋。從廣津橋橋墩下至蠶室棒球場,就是現在石村湖水流經的松坡江和新川江沿岸新形城的汊流。1969年著手於開發漢江主流河床整頓工程時,決定將此江的部份水域填埋,剩下的則選擇保留原狀,直到1980年代初期重新整治湖水時才建造出現在的松坡渡口公園。「松坡渡口公園」是在松坡大路開通後,以東西來劃分成為東湖、西湖,並建構湖水公園來實現理想化的生態公園型態。慢跑步道及散步小徑皆設置完善,提供給市民遊客舒適的休憩空間。建於1971年的石村湖水源頭來自於漢江,面積為217,850平方公尺,蓄水量約737噸,水深達4~5公尺。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2002年創立的嘉會博物館,主要展示承載韓國人的生活與願望的民畫與符咒。步入能感受韓國特有傳統風貌的韓屋展覽室內,可見到有蘊含昔日人們純真率直情感的民畫、反應咒術信仰的圖畫、統一新羅時期的人面瓦和鬼面瓦等各種展品。此外也展出符咒屏風與各種符咒等,藉此可一睹前人如何努力克服困難的智慧。


首爾(松坡區)

為了向市民們宣傳普及韓國的民俗及傳統戲曲舞蹈,於1984年12月25日建立了首爾傳統民俗露天劇場(Norimadang)。為符合祖先們將傳統文化隨時公開與傳授的姿態與趣味,而建造了圓形的露天舞台。以每週六日的無形文化才為主,每年舉行120餘次的公演,平均觀覽遊客達1,3000人次。另外,首爾首爾傳統民俗露天劇場內還有松坡民俗保存會常駐。為了保存松坡山臺遊戲與百中遊戲等,放假期間街會以青少年為對象,實施免費課程。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位於永登浦區的汝矣島漢江公園雪橇場,大、小型滑道齊備,夏天為游泳池,冬天則搖身一變化為雪橇場,讓遊客與市民盡情玩樂,在此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