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華城市)

不只羊肉串料理,還可品嚐到多種中式料理的店家。 招牌菜是羊肉串。 位於京畿道華城市的西餐專賣店。


全羅南道(高興郡)

高興郡維多利亞酒店位於風景優美的海邊,客房類型多樣,從2人間到13人間,各種大小的房間都有。


江原道(麟蹄郡)

芳台山位於江原道麟蹄郡麒麟面芳洞裡境內,處在麟蹄郡和洪川郡邊界地區。它北臨雪嶽山,點鳳山,南臨開仁山。山脈呈向四週伸展的走勢,山脊綿長,峽谷深邃,風景壯麗,在古籍《鄭鑒錄》中對芳台山翺缈的山勢多次提及。因為這裡交通條件還不是很便利,所以自然環境沒有受到汙染,溪谷還如一絲未染過般乾淨,曉分谷裡碧綠的溪水像珠子一樣,滾動岩石上,滑落到山谷間,而赤分谷就像展開的扇子一樣,樣子非常奇特。因遠看像缽一樣而得名的“缽峰”(1,443m)和九龍德峰(1,338m)是芳台山的兩大主峰。芳台山自然休養林裡,林木蔥翠,密實的葉子含蓄了豐沛的水分,庭院石和兩段瀑佈是山間醒目的絕妙美景。 紫椴、桦樹、鬆樹、栎樹等樹種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展現出多姿的風貌,給秀麗的自然景觀更加錦上添花。物種豐富的山林中,熱目魚、鲶魚等魚類和野豬、兔子、野雞、狍、鬆鼠等野生動物也舒適的棲息著。峰頂“缽峰”的西南坡下,清靜的自然林間,開仁藥水(天然泉水)安然的躺在葉縫枝杈間。常年水流噴湧不斷的開仁藥水,方圓千裡,無人不曉,相傳它是1891年池德參(鹹北人)從事水利工作時,探察發現的。身處芳台山間,夏季高大的樹木郁郁蔥蔥,遮天蔽日,從枝葉間掠過的山風清爽無比,溪谷裡萦繞的水汽也帶給肌膚清涼之感,是極佳的避暑勝地。芳台山的赤分谷和骨庵谷、龍澤谷、開仁洞溪谷等一到秋天,丹楓就如火如荼的染滿山野。從山頂鳥瞰,西面的九龍德峰(1388)、硯石山(1321)、鷹峰山(1156)、加七峰(1240)等壯麗的山川秀色一眼就可盡收眼底。


京畿道(加平郡)

位在大成里的大成水上休閒是個可以體驗滑水運動、快艇、寬板滑水、香蕉船、遊覽船、遊戲船等多樣性水上設施的地方。設施部分有餐廳、販賣部、運動場、露營場、寬闊的山櫻花樹林等,適合一家大小出遊或是團體活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位在北漢江的上游,因此溪水相當乾淨。


慶尙北道(英陽郡)

與大自然共存的健康故里英陽郡,因有韓民族的名山日月山與洛東山脈結合的靈氣,到處都有螢火蟲棲息,不僅是韓國最佳的純淨無汙染區域,還是忠義烈士與文人輩出的「文鄉故里」。自然與文學共存的螢火蟲故鄉英陽,還有一個天賜的自然寶物,只生長在無汙染地區的「Pusae(푸새)」!以前被叫做山菜的Pusae,不管是涼拌、煎炒還是用來包飯等,總以各種形式出現在飯桌上,也曾是歷代國王御膳桌上的湯或餅料理,更是治療疾病的珍貴藥材。位於白頭山邊緣的日月山中,長年吸收民族精氣而長出的山菜!英陽的山菜,應該叫做「藥草」。不僅美味,更充滿了礦物質、維他命、纖維素,是最好的養生食材,也是疲累的現代人補充元氣的最好選擇。來到無汙染的英陽山菜節,不僅有各種養生料理,更能在清淨空氣中體會採掘山菜的樂趣,孩子們可以學到書本裡沒有的知識,大人們也能徜徉在自然中暫時忘卻煩惱,歡迎到英陽來一同享受山菜節的魅力!


全羅南道(咸平郡)

咸平天地韓牛廣場位於咸平蝴蝶節與大韓民國菊香節的主要舉辦地咸平EXPO公園前,由咸平畜產農協直營,是個能品嚐到咸平天地韓牛真正美味的好地方。現場更備有大型研討室,提供家庭單位的旅客舉辦慶祝活動,或公司行號與團體舉辦Workshop等。


慶尙南道(河東郡)

河東郡嶽陽面平沙裡的崔參判宅是韓國著名小說[土地]的原型。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全國的文人騷客都會聚集於此,舉辦土地文學節。 文學節既是為了紀念小說[土地],也是全國文友匯聚一堂的盛宴。崔參判宅、平沙裡文學院等,至今仍保持著以1897年東學革命到1945年解放間韓國近代史為背景的小說裡提到的模樣。而獎金金額高達千萬韓元的平沙裡文學獎更是為推動韓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忠清南道(公州市)

* 為了保存野生植物所設立的森林-E-An森林 * E-An森林是韓國是為了保存野生植物種而設立,並以自然學習與教育為主要目的。總面積達1,118ha,植物種共3,344種。1999年建設至2006年完工,分有熱帶植物館等各式主題展示館。E-An森林不但是促成兒童與青少年體驗學習自然的一大助手,更是一家大小遠離都市喧擾的好去處。此外,E-An森林還備有渡假民宿及汽車露營場等住宿設施,想要來場親近大自然的露營體驗歡迎來E-An森林。


江原道(春川市)

春川湖是在1965年2月春川大壩竣工後形成的人工湖。攔截北漢江而建成的高40米,長453米的大壩上面有連接春川和華川的5號國道,大壩上遊和下遊一帶附近建成旅遊地域,週邊有餐廳,散步路,野營場,釣魚區,以及為家庭出遊提供的休閒空間。另外湖水週邊還有大片的林區,自然景觀非常秀麗。


慶尙北道(醴泉郡)

* 充滿舊時酒幕風貌的三江酒幕 * 三江酒幕為往來三江渡口的遊客們解飢,更是貨郎們的落腳處,偶爾也作為文人墨客的遊玩處。建於1900年間的此座酒幕規模雖小,但特徵卻在於徹底發揮了其作用的平面構造,不僅是建築歷史上的稀有資料,更具有能了解該時代生活風貌的地區歷史及文化上的價值。然而可惜的是,當長久以來經營酒幕的老奶奶在2006年過世後便無人照管,直到2007年才投入1億5千萬預算將其復原成原貌後,再由新的女主人迎接往來遊客。 * 立足成為全新名所的三江酒幕 * 在三江村被指定為綠色農業體驗村、革新村之後,可望成為讓都市民眾能品嚐美食,欣賞地區風光,進行各項體驗的全新旅遊景點。酒幕建築後方有顆樹齡約500年的槐樹,更增添了往日風情。 [文化財資訊] 種類:慶尚北道民俗資料第134號   指定日期:2005年11月20日   所在地:慶尚北道醴泉郡   規模:獨棟建築 28.67㎡ 分類:遺蹟建造物、居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