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示方山地區白瓷的楊口白瓷博物館(原方山瓷器博物館),不僅可以看到館內所收藏的方山白瓷,還有陶枕、匣鉢等製陶工具,並能透過多部影片來了解方山白瓷的演變。在約70餘坪體驗室中備有電窯、瓦斯窯、木柴窯等戶外與室內的設施,可以體驗捏土與拉坯及直接進窯燒烤的過程。
楊口的方山面為陶瓷產地,自高麗時代即受到注目。朝鮮時代時供給原料至京畿道廣州的分院里官窯,可說是廣州官窯技法與美學的源頭。在方山面一帶所進行的陶窯址地表調查結果表示,這裡共有40多處陶窯址,分布於目前隸屬楊口郡方山面境內的長坪里、漆田里、縣里、松峴里、五味里、金岳里等6個地區,與附近楊口邑內的上舞龍里等共7個地區。
其中長坪里有7處、漆田里5處、縣里4處、松峴里7處、金岳里4處、五味里4處、上舞龍里9處,共確定有40個陶瓷址,在這7個地區中發現了過去生產白瓷的原料。楊口是朝鮮後期王室分院里官窯所生產的白瓷主要原料的供給地之一,由於原料供需,可知這裡與廣州分院白瓷的關係,事實在楊口所發現的白瓷或青花白瓷等,與朝鮮分院白瓷的作品有相當高的相似度。韓戰後這裡仍持續從事陶瓷業,是了解韓國從朝鮮到近代的陶瓷產業實態的重要遺跡。
在記錄楊口方山白瓷生產歷史600年的博物館中,可見到足與朝鮮王朝最後的官窯分院里所產的青花白瓷並駕齊驅的作品。以由王室白瓷擴及至庶民階層的朝鮮白瓷最後佳作方山青花白瓷缸為中心,介紹以品質優良的楊口白土所製成的朝鮮白瓷的光輝與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