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居昌郡)

鯨魚生態體驗館是位於蔚山廣域市南區長生浦海洋公園內的鯨魚水族館,魚類水族館中有大大小小的淡水熱帶魚和海水熱帶魚、鯊魚和陸龜等水族生物。在海底隧道區則可親眼看到海豚悠然游在水中的模樣,館內也有許多跟海豚相關的節目。此外,在4D影像館還可欣賞生動的鯨魚動畫,在體驗動物園則可近距離接觸可愛小動物,並進行餵食體驗。 * 開館日 : 2009年11月24日


全羅南道(木浦市)

Fontana飯店為腹地面積1,412㎡、樓地板面積6,452㎡、地下1樓至地上10樓建築,共有67間客房,以及會議廳、研討室、商務中心、三溫暖、餐廳、日式餐廳等,設施齊全。 客房提供100%鴨絨寢具,讓冬天入住的旅客也能暖呼呼的睡上好覺。2樓設有三溫暖及按摩店,能夠消除旅客的疲勞。夜晚更有海上噴水秀,在客房內即可欣賞,給人一種浪漫又安逸的感覺。


首爾(鍾路區)

首爾話劇節是有著40年歷史與傳統的首爾代表慶典。為了促進話劇發展,以開發新劇目為目標,於1977年以「韓國話劇節」之名首度舉辦。自2017年起,更擴大劇目範圍,從創作劇目到翻譯劇目,不再限於首演作品,也有重新上演的作品,帶給觀眾更多完成度更高的優秀作品。


慶尙南道(巨濟市)

玉浦大捷紀念公園是爲紀念仁辰倭亂(1592—1598 日本侵略朝鮮引起的戰爭)中抵抗倭寇取得木浦海戰勝利的李舜臣將軍(1545-1598 朝鮮中期武臣)而修建的。木浦海戰中,李舜臣將軍帶領將士擊沈來侵的26艘日艦,不僅取得木浦海戰勝利,也對後來的戰爭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木浦大捷紀念公園竣工於1996年6月,內有陳列朝鮮時代武器及李將軍遺物的紀念館、懸挂李將軍遺像的祠堂、高30米的紀念塔和可眺望周邊海景的玉浦樓等建築。玉浦公園靠海,海岸邊到紅、白兩色的防海堤相對,後面即是大宇造船所。隨著遊客的增加,爲安全起見,目前防海堤禁止遊客通行。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甑山海水浴場悠靜且景色迷人,以日出聞名,與東海市湫岩海水浴場的燭臺岩相近。平均水深1~2m,暑假前來戲水的遊客甚多。 附近還有水路夫人公園,每到冬天,海鷗群飛來,呈現出浪漫的冬季風情。 在三陟轉運站搭乘10-1號市內巴士,約20分鐘就可以抵達。 諮詢) +82-33-1330(中英日)


全羅南道(康津郡)

位於萬德山山麓上的茶山草堂,可以俯瞰整個康津面。茶山草堂為朝鮮時代集實學為一身的大學者─ 丁若鏞,流配生涯中所居住過的地方。茶山其號取自於康津橘洞後山的名字,並在此居住。為朝鮮後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實學者─ 茶山先生,於1801年流配至康津,18年餘間的謫居生活撰寫《牧民心書》、《經世遺表》等500餘卷的龐大書集,不僅在朝鮮時代為具有公論性的性理學公理,理性的學風以實用性科學思想帶出實事求是的實學集大成之地。 茶山丁若鏞先生為晉州牧使丁載遠的第四個兒子,28歲時考上文科及第,曾任於藝文館檢閱、兵曹參知、刑曹參議等官職。1801年受到辛酉迫害而流配至慶尚道,而後又因黃嗣永帛書事件,流配至康津。剛開始在康津內各地停留了8年,1808年春天正式移至茶山草堂,至1818年9月為止,10餘年歲月皆在茶山草堂裡度過,教導弟子們的同時,著述寫作。在丁若鏞的著名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茶山草堂在因為陳舊崩壞後,於1957年經過茶山遺跡保存會的努力之下復原,此後又將茶山先生居住過的東庵及弟子們留宿過的西庵皆復原完成。除了茶山草堂之外,還有其留下的茶山4景。茶山先生親自在石頭上刻寫的「丁石」兩字、親自尋找水源拿來泡茶的藥泉、泡茶用的盤石茶几、蓮花池中間堆疊如小山的假山等。另外,在懷念故鄉之時,深懷之地所建立的天一閣亭子。茶山先生於1818年以57歲的年紀再次回到故鄉馬才,於1836年離開世間,享年75歲。


全羅南道(順天市)

位於順天知名觀光景點順天灣自然生態蘆葦田入口處的「清海」(日式、韓定食)以釋放自然美味的飲食著稱,可品嚐順天灣特有的創意料理。清海韓日定食的金錦秀社長於1990年代,首次將自助餐文化引進順天市,開啟了順天市飲食文化與外食產業的新面貌。從醃製、發酵、醬類飲食為主的全州韓定食、以大海食材為主,多生魚片類的麗水韓定食、乾淨簡單的日式料理中截長補短,創造出新型態的韓日定食文化的餐點。值得一提的是,清海韓日定食餐廳內所使用的餐具皆是在知名陶器製造地京畿道利川特別訂做,優美特別,讓人聯想到順天灣的風光。


江原道(太白市)

太白市黃蓮洞九臥牛村位在梅峰山入口起始點的三水嶺底下,因周邊地勢形如「九頭臥著的牛」而得名。 位於海拔800~900m處的高原自生植物園,是肩負著滅種植物保護的植物園,肩負著培育韓國頻臨絕種的花與植物,阻止山林植物滅種危機,還有使人更容易接觸到韓國的花與植物的重責大任。而這裡在向日葵盛開的8月會舉辦「太白向日葵節」,不僅擁有許多使遊客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觀,還與文化藝術人合作舉展畫展、攝影展,並展出以廢礦廢材製作的環保雕刻品,成為文化交流之處。


光州廣域市(光山區)

月峰書院是1578年以金繼輝為首的地方儒林為了紀念奇大升先生的學問與德行,在光山郡飛鴉面山月裡創建望川祠,並供奉其排位。1646年(仁祖24年)遷到現在的位置,1654年(孝宗5年)被賜匾名“高峰”。1671年在宋時烈等的建議下,將供奉在附近德山祠的樸祥和樸淳的排位也牽至此,1673年追加供奉了金長生與金集的排位。一直負責供奉先賢與地方教育的書院於1868年(高宗5年)由於大院君的書院撤廢而廢止。之後由全羅南道儒林於1938年建5間冰月堂,1972年增建4間庫直舍,1978年增建外三門與藏板閣,1980年增建祠宇,1981年建內三門。冰月堂被指定為光州廣域市紀念物第9號,藏板閣則保管著《高峰集》木板474板。      


江原道(麟蹄郡) , 江陵

百潭溪谷是內雪嶽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從內加平村流至百潭山莊,呈典型的蛇形。因有一百個潭而得名。雪嶽山的伽倻洞溪谷與百雲洞溪谷匯流成水簾洞溪谷,水簾洞溪谷向下流,便形成了百潭溪谷。百潭溪谷有生活著臼齒肛鰭魚和細鱗魚的清澈溪水及百潭寺、永矢庵、五歲庵、鳳頂庵等寺廟與尼姑庵。從售票處沿溪谷到百潭寺,步行需2小時左右(約8公里)。也可以乘坐付費的短程巴士前往溪谷上游。下車地點距百潭寺有3公里路程。百潭寺上方300米多處有百潭山莊。從第一座橋 — 金橋攀上溪谷右側,可見左下方的Dootae潭。走過第三座橋 — 鋼橋,山巒被溪水環繞,仿佛水中島嶼的隱仙島映入眼簾。從第四座橋 — 元橋開始爲土路,渡過距元橋300米開外的青龍潭,便可抵達通往百潭寺的修心橋。不過橋,徑自向上便是百潭山莊。百潭寺位於百潭溪谷中心部,僧侶詩人萬海韓龍雲(1879-1944)曾經在此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