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東海市)

Nongol牆巷為江原東海市墨湖港通往墨湖燈塔的上坡路,Nongol 30年前還是盛產魷魚與明太魚的港口村落,但後因漁獲資源枯竭,原本多達2萬餘名的墨湖居民一一離鄉,目前僅剩4千餘名住戶,因此原本熱鬧的Nongol村急速萎縮,淪落為冷清的社區已久。後東海文化院為復甦村落往日活力,向文化體育觀光部申請「墨湖燈塔談畫村Nongol牆巷」企劃,文化專員一一尋訪Nongol村老人,以他們歷經的人生故事為背景,自2010年8月開始於巷弄與圍牆上彩繪圖畫。由美術系出身組成的「公共美術共同體」會員描繪草圖,再由60~70歲的村落老一輩居民負責著色,就此打造出Nongol村的壁畫街。Nongol牆巷以因每日清晨運載滿滿明太魚與魷魚歸航的漁船而充滿朝氣的墨湖港為背景,將居民們的人生故事以有趣地壁畫呈現。 滿滿錶框圖畫的Nongol畫廊是Nongol牆巷的起點,畫廊生動地描繪出壁畫村形成的歷史與過程。


慶尙南道(晋州市)

國立晉州博物館位於晉州城內。該館於1984年開館,後於1998年被改建成“壬辰倭亂”專門博物館。比起地方特色來,該館的各個展廳主要是圍繞「壬辰倭亂」這個主題而建的。晉州是當年「壬辰倭亂」時期和倭寇進行晉州決戰的地方,因而留下了以矗石樓爲代表的許多有關「壬辰倭亂」的歷史遺物。在國立晉州博物館一層,可以觀賞到和「壬辰倭亂」有關的文學著作、繪畫音樂作品等,在這裏可以通過當時俘虜們的生前記載和西方人的視角縱觀“壬辰倭亂”的全貌。所有的展品都是以不同的主題爲單位而進行展示的。這裡的展品是分別來自韓國和日本出土的有關「壬辰倭亂」的遺物,透過它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壬辰倭亂」的情況。從裏面走出來,還可以看到「壬辰倭亂」中重要事件的圖片文字說明。這裏還有一個叫「鬥庵室」的展廳,它是爲紀念向該博物館捐贈179件文物的鬥庵先生而命名的,其中主要展示了繪畫作品、陶瓷器、工藝品等。在二層的展廳裏可以親身體驗到「壬辰倭亂」的全過程,各種文物都是按照時間的順序而佈局,還分成義兵、武器等主題進行展示。該展廳以「壬辰倭亂」的爆發爲起端,一直到留有李順臣將軍遺言的《李忠武功》全書展示場爲結尾而設置的。在這裏可以看到當年韓國守軍用以抗擊倭寇發明製造的具有代表意義的艦船——烏龜戰船的大型模型


江原道(三陟市)

大金窟是與附近幻仙窟、觀音窟差不多時間形成的洞窟,以前由於洞窟入口尚未露出無法接近,經過長期的勘查,洞窟內部的神秘世界才終於被人所知。洞窟內部鐘乳石等洞窟生成物相當發達,沒有人為的破壞,保存相當完整,內部還有許多洞窟湖水及大大小小的瀑布。另外附近還設有生態公園,韓國第一條洞窟內部的單軌列車可以進入洞窟內部140m,可以體驗不一樣的洞窟探訪。* 洞窟內部型態與區域特性1) 人工隧道區域- 140m的水路型人工通道- 利用單軌列車通行2) 瀑布與廣場區域- 高8m的大型瀑布- 洞窟內部的單軌列車月台3) 鐘乳石區域- 棒型鐘乳石、洞窟盾牌、洞窟珍珠、奇特造型鐘乳石等- 多種型態的鐘乳石發達地區4) 湖水區域- 週長60m與30m,水深8~9m的洞窟湖- 從不可探測的區域湧出的大量洞窟泉水


江原道(江陵市)

位於江陵市沙川面的「沙川海邊」鄰近鏡浦道立公園,1975年7月1日開幕了沙川海水浴場。沙質柔細,坡緩,可盡情撿貝殼,周邊還有松樹林,相當適合作為家族遊客的避暑地點。


全羅南道(新安郡)

太平鹽田為全羅南道曾島唯一的鹽田,亦是韓國內最大的海鹽產地。在這裡可見識海鹽的生產過程,還可以親手製作體驗。以嶄新自然生態觀光地登場的太平鹽田,打造了一條觀察泥灘溼地鹽生植物的探訪路線。沿著探訪路走去,可以觀察到野生的各種鹽生植物群落。太平鹽田的探訪路可免費參觀使用,另外還可參加鹽巴博物館、海鹽體驗(製作海鹽過程)、泥灘體驗等各種體驗活動。太平鹽田於1997年被列入近代文化遺產,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亦把太平鹽田和新安泥灘列入生物多樣性保存地區。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金浦國際機場位於首爾市江西區ha-neul街100(空港洞)。1993年當時日軍在京畿道金浦郡楊西面傍花里建設了滑行道,而展開了機場的歷史。之後隨著美國空軍的使用,並允許民間航機的運行。從1954年開始韓國也有部分的使用權。直到1958年後,總統指定為金浦國際機場,於1971年正式具備了機場的面貌。作為國內機場的龍首,金浦國際機場現在不僅是扮演機場的角色,更是有“天空之城”美稱的複合文化、休閒、購物的空間,提供旅客更多的便利和喜悅。


仁川(中區)

巨蠶浦海邊沿著海灘有像屏風一般圍繞的松樹林,白色沙灘和泥灘相輔相成,是一家大小皆可享受的觀光休養地,因此很受遊客親賴。巨蠶浦海邊未來將朝國際休養地的目標發展。


慶尙南道(居昌郡)

仙岩湖水公園原是為了提供工業用水而設置,更為了保存水質以及安全設置了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鐵絲網,與其它地區相較之下顯得較落後,40年間少有人煙。之後,分隔人與大自然的鐵絲網被予以拆除,更融合週邊秀麗的自然景觀以及設置了散步道與許多主題性的設施,讓仙岩湖水公園重新脫胎換骨為現在的樣貌。


首爾(鍾路區)

身為北小門的彰義門以紫霞門的名稱廣為人知,由於肅靖門經常關閉無法出入,只好讓彰義門取代其角色,因此人們常稱彰義門為北門。想到都城北方郊外或是想前往附近的洗劍亭、北漢山都得經由此門,就像是關門般使用性極高。不知是否因為此門附近常被紫霞籠罩,首爾出生的人們常將洗劍亭一帶通稱為<紫門外>,指得就是彰義門外。紫霞門為4小門中唯一保存其原貌的門,建築面積為49.587m²(15坪),裡外雖小,但散發出非常堅固的氣勢。架設上去的屋頂瓦條特別吸引人們目光,為其特徵,就像東小門門樓上彩繪的鳳凰一樣,每個門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彰義門飛檐掛上木刻的雞,果然呈現與其他門不同類型的面貌。緣由來自於門外的地勢像是蜈蚣一般,為了壓制它的氣勢,就作出與蜈蚣相剋的雞懸掛上去。交織於彰義門的歷史中,絕對少不了有關仁祖反正的事。仁祖反正是光海君15年(1623年),李貴等西人一派將光海君及執政的李爾瞻等大北派驅逐,擁立陵陽君倧為王的政變。1623年3月12日,李貴、金瑬、金自點、李适等人進行政變計畫時,雖然部分計畫內容洩漏出去,還是像原本預定的計畫般,長湍的李曙軍與利川的李重老軍在弘濟院與金瑬軍會師。反正軍朝著彰義門進軍,破門入城後,由內應的訓鍊大將李興立輕易地將昌德宮佔領。至此,驚慌的光海君從宮墎後門逃脫,躲藏在醫官安國臣家中,被逮捕後貶為庶人流配江華。陵陽君登上王位,成為仁祖。之後,英祖為紀念這件大事,改建彰義門的城門與門樓,並將反正功臣們的名字刻在匾額上懸掛,現在那匾額仍然懸掛於門樓上。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永宗大橋位於仁川國際機場所在的仁川永宗島,是唯一連接永宗島與獐島的陸橋,也是替以前靠著船通行的永宗人打開水路與航空門戶的橋樑。永宗大橋總長達4.4公里,為道路與鐵路兩用的橋樑,橋樑下方還可供一噸等級的船隻通過,為世界上第一座三度空間的自碇式吊橋(支持橋本身重量的建造方式),亦能夠抵禦強風和地震。永宗大橋是韓國第1號以私人投資所完成的橋樑,不僅具有連接的機能,更是象徵性的美學橋樑建築,並於2002年獲得日本最負盛名的土木學會田中獎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