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博士遺蹟地
 
全羅南道(靈岩郡) ,
王仁博士遺蹟地位於鳩林村東邊文筆峰山腰,讓王仁重新受到矚目,恢復其舊有面貌的地方。這裡有王仁博士的誕生地聖基洞與相傳博士曾經喝過的聖泉,而誕生地旁邊佇立著遺墟碑。另外月出山山腰有相傳為博士唸書之地冊堀與文山齋、養士齋。文山齋與養士齋為王仁博士唸書並培養故鄉人才的地方,每年3月3日舉行王仁博士的追慕祭。冊堀前的王仁博士石人像據說是為了紀念博士的厚德而建立的。聖基洞西邊的回情小徑是博士出發前往日本與同僚、門下書生離情依依道別時,一直回頭望著這充滿感情的故鄉,因此取名為回情小徑。上臺浦為博士出發前往日本搭船的地方,是當時的國際貿易港口。王仁博士以百濟人的身分受到日本應神天皇的邀請,帶著論語10卷、天字文1卷前往日本,以其淵博的經書知識,接獲應神天皇的委命,成為太子的老師。這成為啟發日本文化的重要契機,其後代子孫皆擔任學問相關的職位,侍奉日本朝廷,對日本文化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日本歷史書古事記上有和邇吉師,而書記上則有王仁名字的記載出現。 王仁博士不僅帶來了論語與千字文,更致力技術工藝的傳授、日本歌謠的創始等,成為日本皇室的老師,亦為政治的顧問,透過傳授百濟文化,讓日本人民成為啟蒙日本文化史上的聖人,日本飛鳥文化的原祖。此遺蹟地從1985年起至1987年,展開包含祠堂在內的遺蹟地淨化工程,王仁公園等聖基洞文化觀光事業持續進行中。

薯童公園
 
全羅北道(益山市) ,
於2004年完工的薯童公園,是位於益山市金馬面東古都里與新龍里一帶雕刻公園。面積132,000㎡,展示68件韓國有名雕刻家們的作品,還可以在馬韓館看到三韓時代部落國馬韓的生活形式。除了有展望臺等所構成的休憩空間,還有可以享受釣魚的場所,以及步道,是很受附近的居民以及外地人喜愛的公園。

韓國美術館
 
京畿道(龍仁市)
韓國美術館於1983年3月在嘉會洞初次設立,之後移至現今位置,為韓國現代美術中廣受關注,致力於現代美術的發展和美術文化保存。韓國美術館有以現代美術為主而舉辦的特別展和常設展覽,以及為會員所開辦的美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課程。

渼沙里競艇公園
 
京畿道(河南市)
* 漢江邊最佳約會路線─渼沙里競艇公園 *漢江邊的渼沙里漕艇競技場、獨木舟競技場是沿著奧林匹克大道往河南市方向,再與八堂大橋交界前即可看到的市民休憩空間。最近附近歌手舉辦公演的咖啡廳區與美食餐廳林立,成為年輕情侶們的週末約會路線。88首爾奧林匹克當時舉辦漕艇、獨木舟競賽之地,現在扮演著公園的角色。40萬餘坪的腹地上有個10餘坪的湖水。沿著寬闊的湖水周圍,有著整修完善長達5km的自行車路線,是渼沙里漕艇競技場最自豪的地方。綠油油的草地與自然綠地、各種生活體育設施與休閒設施,非常適合做為家族單位旅客的休憩空間使用,並且與奧林匹克大道與中部高速道路、八堂大橋相鄰,交通非常便利,還有寬敞的停車場。* 渼沙里近鄰公園的設施與使用資訊 *競技場附近有足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籃球場等運動設施與散步道路、自行車健行路線、遊樂船、兒童自然學習場等設施,非常適合運動與進行休閒活動的空間。1995年5月開始免費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並舉辦各種親睦會或野遊會、戶外結婚典禮、郊遊等各種活動。與奧林匹克大道與中部高速道路、八堂大橋相鄰,交通非常便利,還有寬敞的停車場。

議政府部隊鍋街
 
京畿道(議政府市)
議政府地區於1998年開始逐漸形成部隊鍋街,至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代表飲食了。部隊鍋裡有火腿、熱狗、碎牛肉、泡菜、辣椒醬、蔬菜等,是外國人普遍會喜歡的料理。

秋史博物館
 
京畿道(果川市) ,
秋史金正喜晚年於果川的瓜地草堂度過了4年的時間,並致力於追求學問和藝術,最後在此昇華了文藝的靈魂。而為了讓秋史的學問與藝術的成就精髓能被世人所知,果川秋史博物館便因應開館。 果川秋史博物館為了能夠全面研究、展示、體驗秋史的一生與學術、藝術成果,特設置了秋史生涯展示室、學藝室、藤塚捐贈展示室、企劃展示室、體驗室、休息室、博物館商店、培訓室等設施,戶外還留有秋史當時居住過的瓜地草堂。

沙川海邊
 
江原道(江陵市) ,
位於江陵市沙川面的「沙川海邊」鄰近鏡浦道立公園,1975年7月1日開幕了沙川海水浴場。沙質柔細,坡緩,可盡情撿貝殼,周邊還有松樹林,相當適合作為家族遊客的避暑地點。

道洞港
 
慶尙北道(鬱陵郡) ,
位於慶尚北道鬱陵郡鬱陵邑的道洞港,往來浦項、墨湖的船皆可在這搭乘。道洞港左方有望香峰山頂,右方有2,500年樹齡的柏木和杏南燈塔。 道洞港和江原墨湖站距離161公里,慶北浦項站距離217公里,出海順風的情況下2小時20分,平均約3小時左右。獨島位在東南方87.4公里處,從道洞港出發往返平均3小時左右。一天運行1~2次,依風浪、海浪等氣候條件有所調整,出發前務必預約前往。因無提供外語服務請透過導遊或是熟韓語者一起同行。 諮詢電話 054-791-0801(韓語)

安東河回大醬村
 
慶尙北道(安東市) ,
* 妥善保存韓國固有美味的安東河回大醬村* 純以黃土建成的河回大醬村,位於安東市豐川面河回里,河回村與屏山書院的交叉路口。因河回假面與朝鮮時代學者西厓柳成龍先生而馳名的此處,為妥善延續韓國大醬濃郁而香醇的固有美味,至今仍持續不懈地努力。而這裡也是將在此出生並度過大半輩子的鄭燕熙奶奶(音譯)的大醬手藝,原汁原味完整保存的村落。 * 在河回大醬村品味傳統大醬的滋味* 在村莊入口,3,000餘個大醬缸與豐山融合成壯觀的風景,河回大醬村主要製作秘傳600年的安東班家大醬,村內擁有能貯藏100噸黃豆的黃土貯藏室、能煮約100kg黃豆的十個大鐵鍋、能將豆醬餅懸掛風乾的大型玻璃乾燥室,使豆醬餅得以發酵熟成,之後將其用以製作大醬、醬油、辣椒醬。自把韓國產的黃豆熬成糊狀開始算起,約需2∼3個月的乾燥過程,方能製作大醬。 整個生產工廠由入口的宣傳展示館、製造場、第1與第2乾燥場、辦公室所構成。進入宣傳展示館,可以看見大醬、清麴醬、清麴粉、醬油、辣椒醬的試吃區,而展示場簡潔的陳設,則能使參訪者對所有產品一目了然。考量到通風與日照量,於一天能得到最多日曬的乾燥場,是十分特別的建築。同時,活用傳統的大鐵鍋與暖炕房,來使豆醬餅發酵熟成的製造場,則是韓國國內獨一無二,妥善保有傳統技法之處。

來蘇寺
 
全羅北道(扶安郡) ,
位在全羅北道扶安郡鎭西面石浦里北邊1.2km的來蘇寺,相傳是百濟武王34年(西元633年)時所創建。僧人惠丘在此地建造了寺廟,大寺廟名為「大蘇來寺」,小寺廟為「小蘇來寺」。大蘇來寺的佛塔已不復見,現存佛寺是小蘇來寺,擁有國家指定文化財4處與地方文化財2處。保存完善的蓬萊樓洗手間等古老建築物與新建的無說堂、真華舍、梵鐘閣、禪院、會憎堂等建物形成現在所看到的佛寺。被指定為寶物第291號的大雄殿建於朝鮮時期,正面裝有雕刻花格紋的門扉,這些全都是精緻的工藝品,沒有彩繪的方式表現出自然的古寺氛圍。飛檐下貴重的支架與內部衝樑上刻有龍頭,殿內後佛壁上畫有百尊的觀音菩薩坐像,這是韓國現存後佛壁畫中最大的一幅。除此之外,寺內還保存有高麗銅鐘、法華經折本寫本、靈山會掛佛幀畫等國家指定文化財,以及設禪堂-寮舍、三層石塔等指定有形文化財。來蘇寺有樹齡約5百餘年的櫸樹(爺爺山神)與高約20m、樹圍約7.5m的千餘年櫸木(奶奶山神),蓬萊樓庭院內則有著推定樹齡約300餘年的參天巨木「菩提樹」。寺廟入口處蔭鬱的冷杉林道是充滿冷杉香氣與魅力的散步小徑,過了冷杉林道再往內一直到一柱門為止有著楓樹隧道,秋天時可以在來此享受楓葉下散心的樂趣。週邊景點有開巖寺、直沼瀑布、格浦海水浴場、彩石江、邊山海水浴場、月明庵、落照臺、臥龍所、Gamaso、赤壁江等。這裡也是近代善知識海眼大宗師出家與演講佛法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