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津江火車村
 
全羅南道(谷城郡) ,
在全羅南道谷城蟾津江火車村可直接體驗1960年代行駛過的蒸氣火車,充滿異國情趣。行駛時間約1小時左右(約10km),乘車券可透過網路預購或現場購買。另外,村內還有行走於鐵道上的自行車,可以體驗不同樂趣的鐵道自行車也非常受到遊客歡迎。搭乘鐵道自行車可以近距離欣賞風景,鐵道自行車經過的鐵道邊上美麗的花讓步行的人們心情更為愉悅。* 行駛區間 (往返行駛)1) 蒸氣火車  蟾津江火車村(舊谷城站) – 柯亭站(民宿餐廳入口)  行駛次數 : 平日3次,週六日、公休日5次(但冬季僅3次)2) 鐵路自行車  鐵道公園內橢圓形線路 (09:00 ~18:00,冬季 ~17:00 行駛)  

城山日出峰[聯合國指定世界自然遺產]
 
濟州道(西歸浦市)
城山日出峰海拔182米,繫10萬年前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位於濟州島東端,是一塊高聳的巨岩,其頂部有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直徑600米,深90米,面積達8萬多坪。99塊尖石圍繞在火山口週圍,如同一頂巨大的皇冠。東南面及北面是懸崖,只有西北面是草坪山脊,與城山村相連。由於山脊上鋪了草坪,既可散步,也可騎馬。 城山日出峰頂觀日出可謂是歎為觀止。附近的油菜花一到春天就開得黃燦燦,在其間觀看日出更是美妙無比。城山日出峰於2000年7月19日被指定為地方天然紀念物,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  

三島(some sevit)
 
首爾(瑞草區)
三島位於漢江盤浦大橋南端,為韓國境內最先建造的一個形狀為水上花朵般的人工浮島。原名人工浮島(音譯 三光彤彤島)的三島,於2014年重新改裝後更為現名,英文名「some sevit」包含英文「awesome」(令人驚嘆、誇張)和點亮漢江的三個島嶼之意。 位於首爾中心漢江上的三島,為能感受特殊的水岸風情與藝術文化的多功能文化空間,佔地面積廣達10,421 ㎡。三個島嶼與數位多媒體藝廊,分別被稱為佳島(some gavit)、彩島(some chavit)、帥島(some solvit)和藝島(some yevit),位於東側的彩島象徵日出展開活力的一天的太陽,散發燦爛的光芒;而中央的帥島象徵日正當中,在最高處以強烈光芒照亮四方;西側彩島則象徵日落的彩霞,綻放優雅而唯美的光輝;數位多媒體藝廊藝島則象徵夜晚矇朧的月光。 整個三島的周圍皆使用LED燈,島嶼形狀相似的曲線及打在建築外觀上的LED字體,每晚都華麗綻放,成為點亮漢江,為漢江夜景錦上添花的首爾新地標。

忠武公李舜臣銅像
 
首爾(鍾路區)
光化門的忠武公李舜臣將軍銅像,是由舊為政府部門團體的愛國先烈雕像建立委員會與首爾報社所共同主管下,於1968年4月27日建立而成。 李舜臣將軍像共高17公尺(銅像6.5公尺、基座10.5公尺),是一座站姿的青銅像。週邊有1艘龜甲船以及2座大鼓的模型。 而就在決定要設置哪位愛國先烈雕像,在位於國家的心臟地帶的光化門十字路口的當時,因為有風水學者指出, 世宗路以及太平路被貫穿,位於南邊的日本過於強大的氣勢會直衝而來,所以必須要抑制這個情形。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最後決定在光化門十字路口設立了李舜臣將軍的銅像。一來是因為李舜臣將軍為日本人最害怕的人物;二來則是因為李舜臣將軍是守護國家的愛國先烈的象徵,具有抵抗外敵、保護國家的意義。此外,李舜臣將軍銅像的性質比較接近具有象徵性的紀念碑,比起表現出李舜臣將軍的形象背後的事實,反而更加強調李舜臣將軍所留下的歷史意義。而為了表現出李舜臣將軍守護大海的偉大事蹟,在李舜臣將軍銅像前還設置了噴水廣場。

木洞室內溜冰場
 
首爾(陽川區)
為國內外冰上室內競技所舉辦的地方,具有國際規模的設施。地下1、2樓共有兩個溜冰場,因此即使舉辦比賽時,另一個溜冰場仍照常開放使用,為可盡情享受國際級設施的全天候溜冰場。內部有溜冰用品販賣店、餐廳、販賣部等附屬設施。

首爾LetsRun公園
 
京畿道(果川市)
位於果川的首爾LetsRun公園每週週末通過舉行刺激的賽馬為遊客增添歡愉,此外,多樣的特色體驗活動和慶典活動的舉辦更是受到了當地及附近居民的喜愛而受矚目. 其中最具特色的體驗當屬以遊覽公園內對外非公開地區的 “secret way遊覽 ”以及體驗賽馬最刺激的出發瞬間的 “Let's Run Wagon遊覽”活動,此外,作為隱藏在首爾圈的櫻花觀賞名所在這裡不僅有富有人氣的櫻花慶典,在其他各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看點及魅力。

光化門
 
首爾(鍾路區)
光化門為景福宮南門,亦是宮殿正門。朝鮮法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是國王進出用大門,比起其他宮闕正門來說,其規模與格式相對要來得雄偉華麗。光化門城牆的東西末端各自為東十字閣與西十字閣,是朝鮮五大宮闕中唯一有著闕門形式的宮門。光化門為擁有石造三座虹霓門的雙層門樓,中央虹霓門為王專用道、左右則為王世子及臣子們的出入門,而過去的門樓內部是用來吊掛提醒時間的銅鐘建築。像這樣包含光化門在內的城門形式,可以確定景福宮就是朝鮮王朝的法宮。雖然其他宮殿也建造了低矮的城門,但景福宮的光化門不僅是石造高大城門,內部還另外有興禮門,其作用彷彿就像城廓的門一樣,可看出其與眾不同的高規格,再在顯示了其為法宮正門的事實。 景福宮創建初期的光化門曾被稱為‘午門’而無特殊名稱,太祖3年(1395)鄭道傳為其更名為‘正門’,世宗8年(1426)整修景福宮時由集賢殿學者們取了‘光化門’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日帝強佔期隨著朝鮮總督府的建造,光化門一度被移建至宮闕東門建春門的北方,韓戰期遭受砲擊造成門樓損毀,而石造部分則留下滿滿彈痕。1968年朴正熙政權時期曾重建被破壞的門樓,並將光化門移回原位置附近。但當時僅使用鋼筋混泥土重建,也並未對準景福宮中心軸,而是以當時做為中央廳使用的舊朝鮮總督府為中心,因此與原位置有3.5度左右的誤差值。不僅如此,當時位置也比原來要後退了14.5公尺左右。為找回失去原貌的光化門,2006年起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並歷經3年又8個月後於2010年8月15日竣工。 底下穩重的基壇使用花崗岩建造,其上坐落兩層門樓,不僅遠眺視野良好,也顯示出宮闕正門的威嚴。基壇三座拱門型出入口,可看出景福宮被稱為朝鮮正宮的氣派。石造基壇上使用泥土燒製如磚頭般的塼石建造圍繞矮牆,上頭裝飾的八卦花紋反映出朝鮮時代的宮闕特徵。  

Lee Rhee Za 韓服展示館
 
首爾(鍾路區)
韓服展示館位於景福宮正門售票處對面,因此參觀景福宮後,可以順便領略傳統韓服的韻味。但由於僅在每月的第一、第三個星期六開放,所以要注意開放時間。韓服展示館不僅僅是一個展覽館,而且可以學到人從出生到去世所必需的禮節和與此相適應的服飾,因此可以一覽韓國傳統的禮節和禮服。這裏的韓服全部是韓服設計家李利子(音譯)親手精心製作的,共有300多件,都是在現代生活中可以直接穿著的實用性作品。除韓服外,還展示著各種裝飾品和小物件。精巧高雅的裝飾品可能已經賣完。參觀了景福宮和韓服展示館,就可以去附近的光化門或仁寺洞。光化門有各種現代文化,仁寺洞可以體驗傳統文化。

明洞旅遊資訊中心
 
首爾(中區)
明洞旅遊資訊中心是位於首爾中區乙支路2街的旅遊諮詢處,為旅客提供英日中等外語服務。不論是外國旅客或是首爾市民,都能在此迅速獲得觀光、慶典、購物、表演等首爾相關資訊。

澗松美術館
 
首爾(中區)
澗松美術館是由收藏家全鎣弼先生於1938年設立的美術館,是韓國首座保存古書畫的美術館,館內典藏的文物多數為國寶,相當珍貴。原位於城北區,從1971年10月起至2013年,每年僅於5、10月舉辦兩次展覽。自2014年東大門設計廣場(DDP)開館後,遊客可透過在此舉辦的「澗松文華展」,得到親近韓國書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