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川黃梅山躑躅節
 
慶尙南道(陜川郡) ,
為保護躑躅花群落地,自1997年起在地區居民與在外鄉民的同心協力之下,結合地區文化活動,開始於每年5月在黃梅山郡立公園固定舉辦黃梅山躑躅節。黃梅山的躑躅花美景,也使此地在2012年被CNN選為「韓國必遊景點50選」之一。此外,黃梅山也是電影《太極旗-生死兄弟》、《歡迎來到東莫村》、《情慾對決》,以及電視劇《善德女王》、《馬醫》、《新娘面具》等作品的外景攝影地,使此地成為備受遊客歡迎的景點。

軍浦躑躅節
 
京畿道(軍浦市) ,
每逢春季,軍浦就會被花花綠綠的躑躅妝點得美輪美奐,此時便會舉辦軍浦躑躅節。在市區盛開的百萬株躑躅花,獻上愛與休憩,衷心期盼著您的到來。

原州活力舞蹈嘉年華
 
江原道(原州市) ,
由地區慶典一躍成為全國代表慶典的原州活力舞蹈嘉年華,以「街道、人、溝通」為主題,自2015.9. 16(三)至9.20(日)為止,為期5天,於原州市Tattoo公演場與園一路一帶舉行。主要活動「舞蹈嘉年華」,為韓國最大的招募型街頭遊行,慶典期間有海外組舞者們的各種民俗舞蹈,還有軍人們既華麗又雄壯的街頭行軍,以及國內(市民)組熱情且爭奇鬥豔的演出。此外,還準備了綠色安全遊樂區、藝穗表演、軍事體驗區等各種附屬活動,為遊客與市民帶來各式各樣目不暇給的演出與樂趣。

釜山札嘎其慶典
 
釜山廣域市(中區) ,
韓國最大規模的水產市場-札嘎其市場,是釜山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每年秋天在此都會舉辦打著「來來看、來看看、買買看」口號的札嘎其慶典,讓遊客可以感受到位於海邊的水產市場的特有的蓬勃生機。另外,在市場不僅可以購物,還能買到在冒著裊裊炊煙的炭火下烘烤的鰻魚,還可以一嚐難得一見的鯨魚肉,甚至還能以低廉的價格盡情品嚐美味的壽司。 

朝鮮時代守門將換崗儀式
 
首爾(鍾路區)
朝鮮時代的守門將,為負責駐守興仁之門、崇禮門等都城門與景福宮等國王所生活之宮闕的宮門者。守門將會依既定的程序開關光化門並交接換崗,護衛著當時國家的中心-國王與王室,對國家的安定有一定貢獻。韓國最早確立守門將制度的時期為朝鮮睿宗1年(西元1469年),在此之前則由中央軍五衛的護軍擔當把守宮闕的重任。 在朝鮮的法宮(國王起居與處理政務之宮闕)景福宮重現的朝鮮時代守門將換崗儀式,以守門將制度完備的15世紀朝鮮時代為背景,致力於將當時護衛宮殿的軍人服飾、武器與各種裝飾品完整重現。本活動將歷史時代最高水準的王室文化再次呈現在眾人眼前,對於傳統文化的教育、觀光旅遊的發展、文化水準的提升皆有所幫助,為持續維持並發展的主要文化事業。

大邱炸雞啤酒嘉年華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 ,
大邱炸雞啤酒嘉年華將於大邱達西區的頭流公園舉行,為獨一無二,以「炸雞&啤酒」(chi maek)作為主題的嘉年華,有50多家的炸雞與酒類業者參與,並開設150多個美食區供遊客品嚐美食。到時還有啤酒快飲大賽以及許多具有特色的體驗節目。另外,啤酒試喝活動只對成人開放(需確認年齡),活動免收門票。

釜山國際電影節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韓國最大規模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PIFF)」自1996年起正式開辦,為韓國第一個大型國際電影節,現已成為受到全世界矚目的電影節,亦是亞洲最大的電影盛會。釜山電影節不僅提升了文化藝術之都釜山的國際形象,更提高了韓國電影在世界電影界之地位,是促進電影製作、市場供給條件等韓國電影業發展的原動力。 

第4屆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
 
首爾(中區)
過去,腌制越冬泡菜的日子就是分享真情的日子,是慶典,也是宴會。 不僅如此,越冬泡菜還走向世界,被列入了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無形文化遺產, 泡菜成為了深受全球人喜愛的健康食品。 首爾從2014年第1屆越冬泡菜文化節開始,傳承正在被遺忘的韓國分享之情, 以文化節的形式展現越冬泡菜,將其打造成首爾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分享文化慶典。 今年第4屆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以“溫暖的分享,首爾腌制越冬泡菜的日子”為主題, 準備了由五千人同心協力一起為弱勢鄰裡腌制泡菜的分享泡菜、 親自腌制自家泡菜的首爾泡菜間,以及泡菜超市、泡菜想像遊樂場等可以觸摸、 品嘗、體驗韓國越冬泡菜文化的豐富多彩的項目。  2017年11月3日(週五)~5日(週日),首爾腌制越冬泡菜的日子! 舉辦為越冬泡菜賦予傳統價值、在泡菜中融入快樂文化、以越冬泡菜為主題的真正慶典。 希望大家共同暢享魅力無限的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 活動名稱 : 第4屆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介紹 時間 : 2017.11.03(週五)-11.05(週日) 地點 : 首爾廣場,武橋路 主辦 : 首爾特別市 主管 : 首爾特別市、大韓民國泡菜協會、Miral福祉財團  

首爾爵士音樂節
 
首爾(松坡區) ,
在陽光燦爛的春季,於首爾市松坡區蠶室奧林匹克公園草地廣場處,將舉辦亞洲頂尖爵士音樂節「首爾爵士音樂節」。固定於每年5月舉辦的首爾爵士音樂節,將有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前來共襄盛舉,為樂迷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百濟文化節
 
4.0/1
忠清南道() ,
百濟文化節的濫觴是在1955年由以扶餘地方仕紳為中心所組成的「百濟大祭執行委員會」募集居民們的基金後,舉辦了「百濟大祭」以追思百濟末期的三忠臣(階伯、成忠、興首)的三忠祭與撫慰亡靈的水陸齋所開始。1966年公州市、1975~1978年的大田市也加入了舉辦的行列,百濟文化節亦形成了三個地區同時舉辦的盛會。1979年開始,百濟文化節便由扶餘與公州市採隔年主辦的形式舉辦至今。而為了要讓百濟文化世界化,從2007年在忠清南道的主管下,設立了百濟文化展促進委員會財團法人,百濟文化節也由扶餘與公州市共同舉辦,使得百濟文化節成為了韓國最具歷史且為世界一流的歷史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