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高陽市)

Lafesta是一山首度出現的步行街新概念購物中心,不只是單純的購物空間,還能在此享受美食、娛樂與各種文化活動。整個Lafesta一共有6棟建築,分為美容、美食、樂天電影院等8個主題館,各自有許多商家進駐,設施完善,與其他綜合購物中心相較也毫不遜色。


京畿道(光明市)

光明傳統市場最早於1970年代初只是每5天開市的小型5日市場,而後日漸發展,現在已成為擁有約350多間店舖的京畿道3大傳統市場之一,是光明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市場。而光明傳統市場也藉由傳統市場現代化工程,裡裡外外煥然一新,成為購物環境不輸大型超市,既舒適又便利的傳統市場。


釜山廣域市(中區)

現代洋行為韓國傳統人偶、面具與飾品、扇子等各種傳統工藝品的專賣店,雖然規模不大,但可在此購得各式各樣的傳統工藝品,為外國旅客常光顧的賣場。由於非專業師父作品且為大量生產的工藝品,因此價格低廉,亦有許多禮盒供送禮挑選。


釜山廣域市(中區) , 海云台

釜山札嘎其市場連接起中區南浦洞及忠武洞,是鄰近市區的漁業集貨中心,不只兼具市場機能及娛樂設施,與附近的新東亞水產市場、乾魚貨市場一同被列為釜山地區最有規模的市場。札嘎其市場名稱有許多說法,一種是因市場開設於砂石岸邊(자갈해안)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由從前在這裡能大量捕捉到叫做「札嘎其」的活魚而來。在札嘎其市場的海岸道路邊,可以看到眾多叫賣新鮮鯖魚、海鞘、鯨魚肉等漁獲的商販,而一旁是於1980年開幕的新東亞水產市場,1樓主要販售活魚及可馬上品嚐新鮮可口的美味生魚片商家,2、3樓則為乾魚貨、各類海產及生魚片餐廳等。 這裡被選為市場是源於1889年,日本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漁民,而在附近設置了釜山水產株式會社。商人們聚集到那邊,而札嘎其市場的商人們也慢慢地摸索著走向近代化。到了1922年,釜山漁業協會在南浦洞蓋起了建築物,並實施委託販賣,札嘎其市場的商人們開始凝聚起向心力。至此,釜山的漁市被區分為北港的釜山水產株式會社與南港的釜山漁協委託販賣場。之後釜山水產株式會社發展成韓國最大的漁市場,也就是現在的釜山共同漁市。從南港出航的零星漁船,則將漁獲集中給零售商人,也就是釜山漁協委託販賣場周邊,而形成了現在的札嘎其市場。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Bellongjang創意市集位於濟州島海岸的小村落─細花里一帶,是地區居民與遊客能互相交流的創意市集。「Bellong」是濟州島的方言,意指「火光於遠處閃爍的樣子」,而市集也恰如其名,是個快閃市集,僅於每週六的上午11點至下午1點的短短2小時舉行。若週六正好是5、10、15、20、25、30日,與5日市集的舉辦日撞期,創意市集也會休市,建議事先確認好日期再造訪,以免向隅。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機張市場位於機張邑大羅里的中心地區,因市場現代化的計劃,在1985年轉變為現代式常設市場,目前販售機張生產的水產與農產品等各式商品,為知名市場之一。. 機張市場的特徵為依季節不同來販售當季盛產物,春天為海帶與鯷魚,秋天則是白帶魚。尤其是在中秋節前後兩個月所販售的機張白帶魚為聞名全國的美味,使得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批發商人與一般民眾總將市場擠得水洩不通。機張市場的水產等商品售價要比全國最大的水產市場札嘎其市場來得實惠便宜,成為當地住家民眾最常前往的市場。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札嘎其市場銷售近海乃至遠洋的水產,與海有關的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以海洋水產城市之姿,成為釜山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此地最早是光復後返國的韓國人、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避難的難民與當地居民於南港一帶開店而形成,迄今已是東方最大,供應各種水產的綜合魚市。


慶尙南道(昌原市)

富林市場既是昌原的代表性傳統市場,更是知名的嫁妝商街,有許多新人特地來此訂做韓服。此外還有販售服飾、蔬果等各種商品。


釜山廣域市(中區)

形成於光復後,迄今60多年的時間裡,逐漸成為國內具代表性的傳統市場。作為釜山代表性的批發零售市場,到了21世紀持續改善市場環境。市場歷史悠久,可以以市價七至八折的便宜價格購買到優質的商品。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Stori」原意為「裝滿故事的袋子」,是利用韓國傳統素材與設計感製作皮包的人氣專賣店。隸屬LouisQuatorze旗下藝術總監的Zo MyoungHee為Stori的首席設計師,她設計的手提包多使用柔和的皮革、油畫布印畫及紫貝類等各種手工藝材料,而以韓國福袋形狀設計的皮包造型極為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