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靈光郡)

位於全羅南道靈光郡落月面的松耳島,面積4.4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5公里,是落月面最中央也是規模第二大的島嶼。松耳島的周邊包括各離島在內的大老人島、小老人島等面積狹小的島皆緊附著七山海岸。島上松樹高聳林立,而且地形形態如同人類的耳朵而被稱之為松耳島。 來到松耳島釣魚可以抓到許多石斑魚,附近的水域也有眾多新鮮的小黃魚、大蝦、青花魚等漁獲,以及島上的特產海帶及花蟹。 松耳島不僅是世界稀有珍貴的黃嘴白鷺(第361號天然紀念物)及水獺(第330號天然紀念物)的聚集棲息地,也是全韓國最大規模著名的松樹群落,另外海岸線4公里處有黑鵝卵海水浴場,海邊景色秀麗宜人也舖滿陶瓷器的製作原料硅石。


慶尙北道(浦項市)

當你開車行駛在東海岸欣賞絕妙景色,從七浦開往月浦的時候,可以看到一艘大船,這就是《愛的遊覽船西餐廳》。建築在俯視海邊的山坡上,就像擱置在玻璃箱上頭般,這裡的景色是拍攝婚紗照著名的外景地。每個季節都有特別的活動,以顧客致上為主要的經營方針。


仁川(南洞區) , 仁川市區

輕鬆便利遊仁川,使用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 如果您計劃前往仁川,利用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將使您的旅行更加順利和愉快。仁川市在全市設有10個旅遊諮詢中心,為遊客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服務。 這些諮詢中心提供多種語言的旅遊指南和手冊,包括中文、韓文、英文和日文,確保您無論使用哪種語言,都能輕鬆獲取信息。 位於仁川國際機場的旅遊諮詢中心全年無休,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0點營業,非常方便旅客。而其他的旅遊諮詢中心則在韓國的主要節假日(春節當天、中秋節當天)除外,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6點開放。 每個仁川旅遊諮詢中心都有友好熱情的工作人員,為外國遊客詳細介紹各個旅遊景點。如果您訪問仁川,不妨去旅遊諮詢中心看看,獲取最新的景點推薦和各種服務,讓您的旅行更加便利和豐富。 在旅遊諮詢中心,您可以獲得關於文化體驗、歷史名勝、購物場所和美食推薦等方面的信息。這將使您的旅行計劃更加輕鬆,也讓您在仁川的旅程更加愉快。 當您來到仁川時,不要忘記前往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通過獲取寶貴的信息和服務,您可以享受更加便利和愉快的旅行。從這裡開始,盡情享受仁川的魅力,創造美好的回憶吧! 利用仁川旅遊諮詢中心的資源和專業知識,讓您的仁川之旅無憂無慮。從這裡開始,探索仁川的一切吧!


全羅南道(康津郡)

月出山麓如屏風般環繞於周邊的韓屋民宿,位於聚集著多棟韓屋的康津月光韓屋村內。月光微笑裡最珍貴的即是從室內向外看出的自然風光,坐在三面敞開的樓台裡,眼前是猶如自家庭院的月出山國立公園,鼻尖聞到的儘是從附近綠茶田飄來的茶香,小狗們嬉遊的寬敞院子裡,花兒們爭奇鬥艷。 月光微笑的三間房間皆為舖設暖炕的韓式客房,裡頭布置著民俗畫、乾燥花與古色古香的裝飾品,散發出鄉下老家般的舒適氛圍,從窗櫺撒落的陽光與月光更讓人真正有留宿韓屋之感。月光房與樓台相連,景色尤其美妙,可在大自然的陪伴下品茗;入住微笑房時可使用檐廊。早餐是月光微笑裡不容錯過的服務,可品嚐擁有韓式、中式料理執照的屋主所準備的豐盛美食。 距離白雲洞庭園與月出山茶園等康津代表景點約車程5分鐘,搭車10多分鐘則能抵達月出山國立公園。


全羅南道(新安郡)

位於全羅南道新安郡的曾島在2007年12月1日成為全亞洲最早的Slow City指定城市。曾島的觀光路線,讓人們拋離焦躁的情緒,如烏龜般緩慢地漫步於只有曾島才能體會到的獨特魅力,沿著海岸線可漫步一圈的路線。 [曾島第三觀光路線]沿著千年樹林從彈塗魚橋走到泥灘展示館的路線。往羽田海水浴場方向的彈塗魚橋,在滿潮時過橋的話,有如過海般的感覺。松木的香氣伴隨海水,在千年海松林裡漫步,可感受就如Slow City這名字般的享受。


慶尙北道(慶州市)

Gwanseong松林海邊(舊Gwanseong海水浴場)有著乾淨蔚藍的海水,同時松林與海岸相接,畫出一個漂亮的半月型。陽南面新垈里附近還有Kolon高爾夫球場,來到Gwanseong松林海邊可以享受海洋休閒與高爾夫球等多種度假享受。 沙灘 : 長1.3 ㎞、寬30-70m 1988年開放


全羅北道(扶安郡)

位在全羅北道扶安郡邊山面的茅項海水浴場,是外邊山和內邊山相連處的海水浴場。規模雖小,卻可以欣賞到有別於韓國西海岸的其他海邊,水質清澈、沙灘白皙。在茅項海水浴場旅客也可以盡情享受釣魚的樂趣。


慶尙北道(安東市)

除了燉雞還販售海鮮煎餅的店家。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安東燉雞。


仁川(江華郡)

江華仙源寺址為1976年東國大學江華島學術調查團在江華島一帶進行地表調查時首次發現的遺址。當時於此處發現了包含幾個基石在內的寶相華紋磚石、刻著梵字的屋瓦與設置在屋頂上的脊飾,而這個位於仙源面都監村、都監山的寺址因具有學術性及歷史性價值,可追溯出地區的起始淵源,於1977年被指定為史蹟第259號。 1996年起開始進行四次的挖掘調查(東國大學博物館),出土了建築地基、平臺、排水設施遺蹟及蓮花紋路屋瓦、金銅誕生佛、青銅羅漢像、已炭化的金泥寫經、墨書寫經等,查明確為與寺址相關的遺址,但依據考古學資料,至今仍無法確定此處是否即為《朝鮮王朝實錄》中所記載的收藏高麗八萬大藏經經閣的禪源寺址,因而需要長期的考古調查研究。 關於遺址的四次挖掘調查(1996年∼2001年)結果顯示,確認當時遺留下獨立的21個建築地及7個附屬的行廊。大部分建築位於北高南低的地形上,呈東西走向,滿滿建於四個層段之上。中央地帶的大型建築地(地基長38公尺)能看見支撐三尊佛的佛壇殘餘結構。另外在5個建築地上更分別發現了設有暖炕及排水設施的遺址,但至今仍無法確認出正確的塔址。展開挖掘調查地區的建築地主要集中在中央地帶,南北長180m,東西亦寬約180m。 出土文物主要有瓷器類、磚瓦類、小型金銅誕生佛、青銅羅漢像、已炭化的寫經(經文)等。其中瓷器類(共計2,300多件)大部分為12世紀後期至14世紀的青瓷(約佔94%),而磚瓦類以板瓦數量最多,另有瓦當、鷲頭脊、脊飾等出土,其中瓦當大部分為蓮花紋、梵字紋、鬼目紋等紋樣,也有部分為朴氏、劉氏的銘文瓦當,而鷲頭共計有21個。 * 面積 - 11,540.5㎡


慶尙北道(蔚珍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