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瑞草區)

本店為韓國國產牛肉專營店, 採用傳統屋瓦和原木進行裝修, 以展現韓國傳統之美。本店之國產牛肉拼盤嚴選最新鮮美味部位製成, 色香味俱全,令客人口齒留香,回味不已。


慶尙北道(漆谷郡)

韓國國內唯一的3重城-架山山城及架山岩 位於架山上的架山山城是利用山谷建造而成的石城,建於朝鮮仁祖18年(1640)。架山因擁有七個山峰而別名七峰山,海拔901m的架山位在新羅時代五岳信仰中心的八公山山頂西邊約10km處。山頂有著被七座峰包圍的低矮平地,從這裡向四方延伸出7個山谷。經歷壬辰倭亂與丙子胡亂後, 朝鮮中期為戰略性防禦而花費100多年建造了山城。可以很清楚看到利用自然地形建造的山城早、後期建築技法,分為內、外、中城,為韓國國內唯一的3重城。城內過去有著漆谷都護府,以及客舍、人和館等官衙與軍官廳、軍器庫、堡壘、砲樓、將臺等。山頂的架山岩可容納百餘人,是非常適合吹著風欣賞大邱市全景的休憩好地方。 道詵掌握地脈的架山岩傳說 架山岩又被稱為架巖,四面都很陡峭聳立的岩石。上面約有80坪左右的寬廣平地,平地東邊有一個很大的洞窟。四方視野開闊的岩石上,往西南方看去就能將大邱廣域市全景盡收眼底。傳說統一新羅時代的高僧道詵為了掌握這裡的地脈,在岩石上的洞窟內埋藏了鐵製的牛與馬,但在朝鮮時代觀察使李命雄建造城時將其清除掉了。 [文化財資訊] -架山山城 指定編號 : 史蹟第216號 指定年度 : 1974年3月26日 建築時代 : 朝鮮 規模 : 面積19萬4,436㎡、外城3,754步(數量單位,約合韓尺6尺)、中城602步、內城4,710步


慶尙南道(河東郡)

可以沿著蟾津江徒步的樸景利土地街是小說《土地》中主舞台的河東徒步旅行路線。全程共13km,每一段都可以看到蟾津江,櫻花盛開時的景色不亞於鎮海和汝矣島。 “河東樸景利土地街路線2”是從十裡櫻花路到國師庵。花開市場出來後走過花開三岔路可以看到粗大的櫻花樹,密密麻麻的樹枝形成天空下的屋檐。這裡就是十裡櫻花路的起點。傳說握著情侶的手走過這裡可以百年好合,因此也叫做“結婚路”。走過這條路朝著雙溪寺的方向走就會看到茶始培地。智異山綠茶是韓國最先培育綠茶的地方,味道更是上乘。進入雙溪寺的路旁有溪水陪伴,走過雙溪石門岩更是散步的好地方。再步行3km左右就可以看到佛日瀑佈,因為隱藏在山中,在這裡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有的只是瀑佈水落在水潭上、落在岩石上、落在樹葉上的聲音。走過一段斜坡就可到達國師庵,門前有1200歲的榆樹,也叫做“四天王樹”的這顆榆樹傳說是真鑒禅師的手杖。國師庵的蓮花池也很有名,夏日池中會開滿各色的蓮花,即使沒有蓮花,佈滿著荷葉的綠色池塘也是另一番別樣景色。


全羅南道(順天市)

順天燈節是以現代形式重現燈展與傳統佛教文化的慶典,以促進佛教人的友誼與和睦,宣傳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與優秀性為目標,期許能透過佛祖的教誨,在佛教信仰相對弱勢的此處創造佛國的土壤,種下信仰的種子。


江原道(三陟市)

每年4月中旬於江原道三陟市近德面上孟芳裡舉辦的油菜花節,是結合油菜花與櫻花、東海岸蔚藍海景的春季慶典,油菜花園位於區7號國道旁。油菜花節中會舉辦各種男女老少都可參加的活動,主要活動有農特產品販售及美食市集、採摘孟芳新鮮草莓、油菜花與蜜蜂的相遇展、油菜花與三陟觀光展等。週邊還有海神堂公園、新千年海岸道路、水路夫人公園,以及電影《春逝》拍攝地等觀光景點。


江原道(三陟市)

三陟文化藝術會館是位在江原道三陟市城南洞的一處複合性文化設施。1994年6月4日開館至今,內部設有大公演場、小公演場、戶外公演場、展示館等。


全羅南道(康津郡)

安樂窩是位於康津月光韓屋村內的寧謐韓屋住宿設施,屋主在工作40多年後,開始有了返鄉並建造一座擁有寬廣院子的屋子的念頭,最後終於揮別公寓生活,回到故鄉,建了這座以木頭為骨幹,帶有瓦片屋頂的韓屋。為了讓在城市裡過著忙碌生活的女兒與孫子、來到康津的遊客能舒心休息,而將名稱取為「安樂窩」。 ㄈ字形的韓屋裡設有兩間客房,一是利用扁柏建成的暖炕房,採用爐灶生火以烘暖地板;廊亭房設有通往外部樓閣與亭子的門。坐在庭院中的亭子裡,可將月出山山脊線與綠茶田的湛綠風光收入眼簾。到訪第一天提供茶與水果等簡單的點心,免費早餐使用自種的蔬菜製作而成,可從中品嚐南道風味。


忠淸北道(忠州市)

位於忠清北道忠州市仰城面敦山裡與陵岩裡的仰城溫泉使用地下700m湧出的弱堿性碳酸溫泉。對於改善腰痛、肩膀酸痛、身體發冷等症狀極為有效,並以消除疲勞、光滑皮膚的效果廣為人知。


京畿道(抱川市)

跌入美麗的酒缸 這裡是以韓國傳統酒──家釀酒為主題的傳統酒博物館。山楂庭院內歲月廊兩側的大酒缸尤為壯觀,參觀飽受滄桑的文物和相關資料也頗具意義。逛完博物館後,訪客可以免費品嘗裴商冕酒家的生酒,還可以參加家釀酒、果酒、歲時酒的釀造,是一家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的酒博物館。


全羅南道(潭陽郡)

松江亭位於全羅南道潭陽郡古西面院江里,1972年1月29日被指定為全羅南道紀念物第1號,為朝鮮時代的文人鄭澈(號松江)曾留下詩作之所,與環碧堂、息影亭合稱「鄭松江遺趾」。 鄭澈曾在此寫下韓國文學史著名歌辭作品,以純韓文寫作的《思美人曲》,如今松江亭旁正立著載有此作品的詩碑,以紀念其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