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楊平郡)

2002年12月竣工、2004年3月正式對外營業的漢江生態學習園地是將南漢江的挖採場進行改造複原而成,過去在這裡流淌的南漢江江水給水生植物以及生態資源提供者淨化還原的生長環境,但由於大量的開採和伐木導致這裡水質變差,垂柳等植物滅絕,鳥類遷徙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惡果,而重新修複的園區則讓人們在遊覽時感受自然、保護自然、懂得自然的可貴性。 漢江生態學習園地是由環境部/漢江流域環境廳牽頭,環境保全協會管理的生態棲息空間,在這裡不僅能觀賞南漢江流域的美麗景色,同時還能學習到生態資源環境的重要性。


京畿道(平澤市) , 平澤

將牛排像涮涮鍋一樣放入部隊鍋烹煮品嘗的店家。 招牌菜是部隊鍋。 位於京畿道平澤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慶尙北道(軍威郡)

八公山位於作為韓半島支柱太白山脈的南側,地處洛東江和琴湖江的交匯之處,風景秀麗,猶如拔地而起的屏風。自古這裡就跻身於韓國的名山靈嶽之中,古人曾一度堅信此山是座靈山,因為從其山體的外形來看,仿若三尊佛像。 八公山的山頂由外形迥異的花崗岩而形成,突起而高挑,而山谷則有奇岩怪石和茂密的叢林所組成,更加彰顯了名山的風範。 八公山在1980年5月被指定為道立公園,原屬於慶尚北道,但自1981年7月1日,大邱被提升為直轄市後,隨著道和市的分劃,被分成大邱市的東區、軍威郡、缶溪面、山城面、孝令面一部分和永川市、溪谷郡、慶山郡、龜尾市、善山郡等。 供奉三尊佛像的三尊石窟、藏有普覺國師一然禅師著述的三國遺事的麟角寺,現均屬軍威郡歷史遺物的範圍。並且,這裡到處可見供奉的藥師佛,可謂是藥師信仰的發源地,有句話說,在這座上裡,遍地是佛,不論是山陵還是山谷,均可見到供奉著的佛祖,稱之為佛的國度也不為過。 八公山是一座使韓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散發光芒的靈山,行在山中,或許是受到佛祖靈氣的點化,會讓人丟掉所有的雜念,得到片刻心靈上的淨化。


江原道(東海市)

萬景臺位於東海市廳東方1km左右的東海岸邊,矗立在龜尾山後山53號城山峰上,朝鮮時代光海君5年(西元1613年)時,由金勳建造。之後在風浪的侵蝕下損毀,60年前由三陟金氏們修復。登上亭子望向東方,就能將一望無際大海上波浪拍打的樣子盡收眼底。 金勳字元忠,號新堂,官拜通訓大夫司僕寺僉正,為悉直郡王渭翁的第17世孫,父君梧山良弼公曾在西元1510年(中宗5年)三浦倭亂時建功。新堂公金勳品性聰穎不凡、為人辦事正直。1613年(光海君5年)時返鄉,居住在桐淮里(新塘村)並建造了萬景臺,享受風光的同時,與海鷗相伴釣魚渡日。 東邊是沒有邊際的東海,北邊長長的海岸有著約10里的翠綠松林,與背後宏偉的頭陀山一塊兒在眼前展開,箭川江潺潺的流過高聳的懸崖下。萬景臺與三陟的竹西樓合為雙璧,詩人墨客絡繹不絕。1660年(憲宗1年)府使許穆欣賞此處後稱之萬景,1796年(正祖20年)府使俞漢專在此吟詩並留下了匾額。1872年(高宗9年)重建亭子,海石李敦相在亭子後面掛上萬景臺的匾額,公判金元植寫下了上樑文,漢城府尹李南軾加上了“海上名區”的牌匾。1924年再度重建亭子,名儒學家洪政鉉寫下上樑文,當代名書法家玉藍韓溢東在亭子正面掛上了萬景臺的匾額。現在的萬景臺由三陟府使公松亭宗總會後孫保存管理。


首爾(城北區)

以手工刀切麵和餃子在城北洞聞名的美食餐廳。 招牌菜是刀切麵。 位於首爾特別市城北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江原道(旌善郡)

High1高爾夫俱樂部位在海拔1,100m處,是韓國地勢最高的高爾夫球場。因氣壓減低,讓人更能感受到擊球瞬間高爾夫球高飛而去的快感。夏天氣溫也能維持在25度,相當舒適。高爾夫球場周邊種植了與周邊環境相近的樹種與花種,對生態環境的安定與環境維護來看都相當值得讚許。 雖然球場與首爾有些距離,但這裡提供了197間高爾夫專用客房,讓來到這裡的球友可以免去舟車勞頓的辛勞,兼具打球與放鬆的功能。另外從高爾夫專用住宿區望出去便是18洞的高爾夫球場景觀,令人驚豔又印象深刻。


全羅北道(南原市)

實相寺於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證覺大師在實相禪門開山的同時,也創建了實相寺,這是屬於九山禪門中的一派。聽說如果這裡不建立廟宇的話,韓國的浩浩正氣將會流向日本,所以根據風水地理之說,在此地設立廟宇。丁酉再亂時,實相寺幾乎全毀,於朝鮮肅宗26年(1700年),再度重建。但在高宗19年(1882年)時,又毀於一場大火之中,僅部份建築倖存保留。寺內珍藏的統一新羅時代作品國寶第10號百丈庵,是高約5公尺的三層石塔,還有其他11多件的寶物。是目前單一寺廟中,擁有最多地方文化財的廟宇。寺院不位在山間,而是在廣闊的田野中,被蒼鬱的林木環繞著。寺廟入口有一座彎月型的解脫橋,過了拱橋之後,就能看到韓國傳統守護神的石像。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對身體有益的滋補湯。 位於江原道江陵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清燉鴨。


慶尙南道(金海市)

古代首露王與許王后漫步徜徉的森林-首陵園 首陵園位於首露王陵和大成洞古墳群之間,在古代首露王與許王后非常喜歡在這座森林庭園中散步,因此首露王陵及伽倻王等人的墓地大成洞古墳群裡的森林也是內蘊著端莊文雅之意。 由於要建立公設運動場,首陵園與伽倻時代重要文化財產首露王陵、大成洞古墳群及鳳凰洞遺址的相連環境被迫切割。而後以在緩坡陵線上組織種植傳統樹木和松樹等,讓遺蹟之間的間距能自然而然縮小聯結成如同當初首露王及許王后漫步的主題生態庭園。首陵園佔地面積規模為39,600平方公尺。 首陵園的多樣化造景故事 在東部土墩上設置的散步小徑是用來作為紀念伽倻的始祖金露王陵的空間,精心栽種滿遍高大筆直的山芹樹、荊棘樹及麻櫟樹等樹木來代表紀念金露王男性的堅韌挺拔氣慨。經過頂峰往西部出入口的大成洞古墳群上種植的朴樹則是用以緬懷許王后,登上階梯周圍還有許多有實樹上面結滿野生柿子、山梨、杏桃及水蜜桃等果實,呈現出如同女性一般優雅柔和的氣息,丘陵上也有種植象徵許王后的故國印度佛教的紫椴木群落。 為了保留過去公設運動場的歷史,在中間建立一個伽倻庭院來代表首露王與許王后相會的場地,並且可以在這裡舉辦各種多樣化的慶典、表演及居民集合聚會等活動。清楚見證運動場歷史的象徵物建築就是總指揮臺,如今已經被重新打造改建成為展望臺了。 伽倻王國的代表始祖首露王與許王后漫步踏遍的首陵園庭園中也栽植著滿滿的美麗蓮花,以及古伽倻時代棲息在沼澤地上帶刺和黃色幼嫩的蓮花等。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位於束草旅遊漁市的小巷子中,東海米腸湯以其近40年的傳統而自豪。自1984年開業以來,這家餐廳就以其鮮美而清爽的米腸湯而著稱。 “束草美食的瑰寶,只在東海米腸湯!” 為您呈上主打菜單:米腸湯飯、牛頭肉湯飯以及豬內髒湯飯,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不僅如此,這裡還有束草當地的特色小吃,如阿爸米腸和鱿魚米腸。 米腸湯中的鮮湯與米腸完美結合,讓您無法抵抗其誘惑。此外,如果您想嘗試一些與眾不同的味道,那麼我們特別推薦阿爸米腸湯飯。這款米腸湯飯充滿了蔬菜、肉和豆類,是束草的絕對招牌。 “來束草,不嘗試東海米腸湯,那就等於白來!” 此外,這裡還有現場制作的小菜,如泡菜和切的菜。當蒸氣騰騰的米腸湯與金黃色的鱿魚米腸一同上桌,相信您的味蕾將會為之歡呼。 束草的東海米腸湯,一個讓您在韓國的旅行中體驗到的美食天堂,不容錯過!當您計劃來韓國,一定要來品嘗,感受這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