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禮山郡)

參觀禮山的華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鮮後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於禮山,距華岩寺不遠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風格古色古香,別具一格。 位於海拔較低的烏石山上的華岩寺,是一座與秋史有著很深淵源的寺廟。因為這座寺廟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漢荩所重建。作為英祖驸馬的金漢荩,與英祖的二女兒,莊祖的妹妹和順翁主結婚,死後二人合葬於龍山腳下的鹦鹉峰,將生前與這座寺廟的因緣,一直延續下去。 現在的華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處擠滿了整潔乾淨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廟感覺。古色古香而又歷史悠久的寮舍,彰顯了秋史的風採,且隨處可見秋史的遺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為這個位於市郊的古寺帶來一份安詳。建議熱愛秋史的朋友,不妨來訪一次。 * 歷史 關於這座寺廟的由來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證的是在三國時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廟的後方,有屏風岩,相傳古寺曾在屏風岩的下方。隨時間的流逝,寺廟漸漸消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塔,後挪移到現在的位置。 關於華岩寺的歷史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具體緣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遺物展示館所藏的<華岩寺重修記>中,有關於寺廟的記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重建記記述了1848年(憲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後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書法家及碑銘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滿腹經綸,學術略有建樹。根據這部文獻,雖然不知此寺廟最初是何時修建的,但在1752年慶州人金漢荩(1720~1758)為管理其父金興慶(1667~1750)的廟宇,將其重建。在華岩寺西北部約20m處,有一塊近100余坪的腹地,據廟中僧侶所言,是華岩寺的原址。 原來寺廟建於屏風岩之前,閉寺後僅剩下一塔,在和順翁主與月城尉金漢荩重建後,英祖給其命名為華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馬月城尉金漢荩將寺廟重建。雖然名字是英祖賜予的,但牌匾則是月城尉親筆寫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後,憲宗丙午年,寺廟再次受到損壞,以致僧侶無法寄居,於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資重建,便有了現在我們所見的華岩寺。


慶尙南道(固城郡)

唐項浦旅遊景區度假村(Danghangpo Tourist Site Pension)位於慶南高城,是由慶南高城旅遊景區公司直營的度假村,其白色木制建築令人印像深刻。建築共有3層,有8間客房,分為炕間和床間。客房內部寬敞整潔,舒適溫馨,提供無線互聯網服務,可利用筆記本電腦上網。此外還經營汽車露營場,可與恐龍博覽會活動場和便利設施等互通有無。度假村還向來此入住的房客提供唐項浦旅遊景點免費入場機會。


京畿道(高陽市)

PAPA'S DINING位於一山western dome二樓,裝修簡潔而不失華麗,三面玻璃牆使食客在用餐時,還能觀賞窗外的美景。飯店以壽司,海鮮等為主要料理,還提供粥類,炒菜類,煎炸類等其他食物,食客可以自助食用,另外本店還免費提供各種碳酸飲料。


全羅南道(麗水市)


慶尙南道(咸陽郡)

慶南鹹陽郡的榉樹山莊(Zelkova Cabin)位於智異山白武洞韓信溪谷前,縱向攀登智異山或經白武洞攀登時,可以作為大本營。山莊共有兩層,背靠白武洞溪谷,幽深甯靜,與週邊的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客房分為小型、中型炕間。附屬設施包括室外燒烤設施和與山莊共同經營的餐廳。可以在這裡品嘗到利用黑豬、黑山羊、土種雞制作的風味美食和野菜拌飯等。酒店距白武洞汽車終點站200m,步行即可到達,便於乘坐大巴到此。


全羅南道(光陽市)


()

野花學習園是栽種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中出現的教材植物與蔚山周邊野生的野生花,進行讓學生了解韓國花美麗與珍貴的大自然教育,學習園為學習教科植物的研修場所,亦是市民們的休憩空間。 * 規模 - 26,116㎡ * 植物 : 草花類、樹木類、作物類,共800多種 * 蓮花 : 水生植物、水棲昆蟲


全羅北道(完州郡)

過了完州郡大雅水壩湖畔,進入山川里,越過村莊前的橋約200m的分叉路就是大雅樹木園了。150公頃的樹木園內約有30餘萬棵茂密的觀賞用樹木,景色優美宜人。園內有泉水、休息區、展望臺、山林資料室與林間教室等,是個幽靜的休憩區域。  


濟州道(濟州市)

Snoopy Garden House 是感情真摯、個性十足的 Peanuts 朋友們在相互了解、共感的過程中獲得安慰、傳遞信息並成長的空間。 Snoopy Garden House的主題空間盛滿了Peanuts相關的日常故事及以 'Peanuts, Nature & Life'為理念的、與我的實際日常相連接的空間。 在5個主題區間和和史努比咖啡廳,Peanuts Store 度過休閒時光,讓Peanuts為現在的我帶來治愈和安慰。


江原道(旌善郡)

高麗末期侍奉高麗王朝的7位儒臣,隱居於旌善。某天創作了一首思念國王與故鄉的律詩,地方的儒生聽到後,將詩講解給聽不懂的人並流傳出來,繼而成為地方上充滿感情的口傳歌謠。旌善阿里郎是江原道無形文化財第1號,為了保存、培養並繼承發展鄉土固有文化,於2001年10月7日建立了旌善阿里郎傳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