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廣域市(達西區)

早自新羅時代起,經朝鮮時代至現代,燈會就作為傳統文化慶典代代相承至今。而大邱多彩天燈節,是於1967年初具燈會規模的文化慶典,到目前已有半世紀的悠久歷史與傳統。慶典一方面延續傳統文化命脈,一方面也持續發展、進化,不斷呈現嶄新的樣貌。


全羅南道(長興郡)

天冠寺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的天冠山,確切的創建年代難已考證,但相傳是新羅時代(BC 57∼AD 935年)通靈和尙所建。天冠寺從前叫做華嚴寺,曾有89個庵子及1,000多名的僧侶在此修行,在廢寺後於1963年重建極樂寶殿、寮舍與鐘閣等,並改稱天冠寺。 現在天冠寺雖然因年代久遠顯得有些老舊,但在充滿神秘之美的天冠寺有被指定為寶物第795號的3層石塔、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134號天冠寺石燈與5層石塔(全南有形文化財第135號)、塔山寺地石燈(文化財資料196號)等許多文化遺跡。 寺剎所在的天冠山,不但有許多奇岩怪石,春天的紅色冬柏樹、秋天覆蓋整座山的芒草原都相當有名。另外多島海的風景也吸引了很多觀光客前來。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耽羅立春豐年祭是在立春那一天,在濟州市牧官衙一帶牧使在內的一些管理者和巫師們一起進行的一個豐年祭。這個祭典在春天來的同時,開始進行農事之際以祈願豐年為主的一種祭典。. 濟州島的立春是“進入新季節的一天”,代表春天的出發、新的開始的意思。現今的入春豐年祭為了表現出古早入春祭典的原貌,進行世經遊戲(濟州的代表性豐年祭,農耕儀禮)、迎入春豐年祭、入春假面表演等多樣化的傳統民俗遊戲和公演。


慶尙南道(河東郡)


全羅北道(完州郡)

* 揮別日據時代的陰影,煥發新生的藝術村 三禮藝術村是被暱稱為「Samsam Yeye Mimi(三三藝藝美美)」的藝術村,原本在日據時代被作為糧倉與官舍之用,是殖民者掠奪的象徵,如今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搖身一變成為讓民眾親近藝術的空間。整個藝術村由數位藝術館、視覺多媒體藝術館、金相林木工所、製書工房&書本藝術中心所構成,定期舉辦企劃特展、藝術節等各種藝文活動。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為了推廣濟州的海女文化,9月20日到9月22日之間將在濟州舊左邑海女博物館一帶舉辦“濟州海女節”活動。本次”濟州海女節“將強調傳統文化遺產的特點以及突出舉辦地——濟州海女博物館的場所特點。 海女節將包含舞台活動及附屬活動、參與活動、抽獎活動、表演等各種節慶相關活動,並以“母親的呼吸聲,傳入世界人胸口”的創意進行相關主題的各種文化活動。此外,節日致力於將濟州海女的傳統形像和現代感覺融合在一起,為日後舉辦更加世界規模的慶典做好基礎準備。


慶尙南道(山淸郡)

仇衡王陵市為伽倻第10代君王的石墓,為金庾信的祖父──仇衡王的陵墓。而又被稱做仇亥或是讓王的仇衡王,是於西元521年成為伽倻的君王,直至西元532年,伽倻領土被新羅法興王佔領時,只維持了11年的政權。仇衡王陵是由石頭所建,而因為與仇衡王陵相似的石塔分布在安東與義城地區,故其亦被稱為石塔。另外,根據在『東國輿地勝覽』、『山陰縣山川條』裡,出現了「在郡縣40里的山中的石造陵墓,據說有4個面的陵墓皆是位高權重的亡者的陵墓」,以及其在王山寺所流傳下的『王山寺記』中的的紀錄,這座石塔才被認定為仇衡王陵。與一般陵墓不同,仇衡王陵位於斜坡的中央,並由高7.15公尺的階梯式石塔所組成。從正面看去,其共有7層石階;背面則是利用斜坡本身建造而成,與在平地所建的金字塔仍有差異。石墓的最頂端建造成橢圓形,中央則有寫著「駕洛國王陵」的石碑以及近期所設立的石雕此外,於朝鮮正祖17年(西元1793年)時,在王山寺中發現了裝有仇衡王與王妃的肖像畫、衣服 、弓箭的木盒。為了將其完好保存,還建造了「德讓殿」的殿閣。直至今日,仍會在春秋兩季進行祭祀。


全羅南道(木浦市)

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是木浦歷史最悠久的西洋建築,建於1900年,前身為木浦日本領事館。 1897年10月木浦港開港,1898年10月日本決定在木浦設立領事館。領事館建立之前,日本主要向朝鮮政府(1897年高宗稱帝成立大韓帝國,故稱政府)商借萬戶廳(1895年廢鎮的木浦鎮)使用,並曾於儒達山高地上興建臨時建築暫時遷址,而後才回到如今大義洞的現址,建造了木浦日本領事館與警察局、郵局等附屬設施。日本領事向朝鮮政府的務安監理署申請16,028平方公尺的腹地,最後獲准於9,483平方公尺的腹地興建領事館。依據日本人留下的紀錄,整個工程於1900年1月動工,同年12月竣工。 之後這棟建築曾作為木浦理事廳、木浦府廳舍使用,光復後自1947年起則作為木浦市廳使用。1974年,這裡被稱為(舊)木浦日本領事館,1990年1月開始供木浦文化院使用,直到木浦文化院遷址。重新整修後,2014年作為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正式開館,開放遊客參觀。


忠清南道()

清香日食為運用傳統木材和磚瓦建築而成的帶有古風的傳統日本料理店,嚴選優質新鮮的魚類所料理的美味生魚片,味道清爽、美味。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2000年東江水庫建設案擱置後的地區經濟萎縮,以及生態保存地區的限制等因素,造成地區居民失去穩定收入來源,可藉由維持觀光與探訪遊客來保障此地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做為生態保存地區,為了向外界宣傳東江保有的珍貴自然生態,並宣傳自然保護及河川的重要性,以保存、維護東江淡水魚類等各種水生動植物為目的,設立了平昌東江淡水魚生態館。2003年動工,2009年7月開館。 佔地10,350㎡的東江淡水魚生態館位於美灘面馬河里一帶,總面積達1,627㎡的建築物分為地下1樓與地上2層樓。棲息於東江內的淡水魚種佔韓國境內主要淡水魚種的80%,生態館提供了可體驗東江淡水於生態的空間。1樓展示館內展示有棲息於東江和平昌江內的天然紀念物第259號"朝鮮(魚骨)",以及益秀朝鮮鰍與金剛鱥等45種1,500多尾韓國本土魚種,還有水生昆蟲、水生植物等。2樓則提供可觀察魚鰓和魚鰾等各種魚類器官的魚腹探險館,與可看到實際東江水流並體驗搭乘木筏的3D立體影像館。而館內的小魚商店則販售有裝著東江淡水魚或水生昆蟲的小型魚缸與採集桶,以及生態館內展示的魚類等卡通造型物品。生態館週邊還有大型水槽及攀岩等戶外體驗學習場,可直接觀察並親手觸摸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