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麟蹄郡) , 江陵

從圓通向寒溪嶺方向走14公里,在松林之中就是韓式山莊(面積48坪,約合158.4平方米)的將師臺。此處有瀑布的流水彙入寒溪泉,原稱紫陽田。吳德俊將軍爲了悼念6.25戰爭時期犧牲的將士們於1959年10月命國軍的勇士們修築山莊,並起名爲 將師臺。鷺山李殷相(1903~1982年)曾在此以詩來抒發戰爭的傷痛。路的對面有 將師臺的售票處,也是通過向大乘瀑布和大乘嶺的山路起始點。 將師臺周邊有大乘瀑布和“玉女池”。據說在大乘瀑布嬉玩的玉仙女被鬼怪蜈蚣追趕至此。這裏也是前往“鐵鍋池”、寒溪山城、天壁的遊客們休棲之所。這一山莊能容納100多人,規模可謂是相當大。從 將師臺渡過寒溪泉向上看,便是一座高峰加裏山(1519米)。它與勺峰、三兄弟峰一起形成峰嶺。


京畿道(高陽市)

拉姆西斯酒店(Ramses Hotel)位於高陽市德陽區,附近有KINTEX展館、湖公園及各種文化遺迹。漫步於湖公園,鬧市中的自由放飛將會讓您留下美好的回憶。此外,客房將會成為放鬆疲憊的身體和順利開展商務活動的場所。高檔的古典裝修和現代氣息相融而成的客房將為遊客帶來別具一格的感受。


全羅南道(光陽市)

位於韓半島南端中央位置的白雲山(1,218m),為蘊藏鳳凰、豬、狐狸三種神靈之山。白雲山連貫從白頭山脈分支出來的湖南支脈,有550公里的蟾津江流過。以及山內富有900餘種的植物分布其中,生態豐富受到重視。山與山之間以蟾津江為界,和智異山對望。行走於山間,可望見雄壯的智異山和有如畫般的閑麗水道,為白雲山的魅力之一。登山路平坦好走,容易攻頂。山腰上有首爾大學的研究林,長滿了茂盛的樹木,900餘種的稀有植物在此自然生長,品種繁多僅次於漢拏山。站立於山頂上,北方的智異山陵線猶如360度全景圖般呈現在眼前,山前的深藍色蟾津江流經其中。東南方的億佛峰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其後方的閑麗水道也盡收眼簾。蜿蜒流過茂密的原始林,其顏色既清澈又乾淨的白雲山4大溪谷─成佛溪谷、東谷溪谷、於峙溪谷和金川溪谷,相當受來此避暑的遊客喜愛。特別是從玉龍面東洞村等地採取的楓樹藥水,聽說具有治療神經痛、腰痛等療效,因此在每年初春驚蟄時分,為了飲用其藥水,往往吸引人山人海的人潮前往。


慶尙北道(尙州市)

 天上的絕景-洛東江擎天臺1,300餘里長的洛東江中,有個保存著太古神秘的擎天臺,幾乎可以取代成為江名。陡峭絕壁與老松融合而成的絕美景色,就像獨自從天上下來般,因此從前又稱作自天臺。在蔡得沂題上‘大明天地、崇禎日月’的字後,就被改稱為擎天臺。朝鮮時期,出身於此地的儒生雲潭蔡得沂,其所建造的舞雲亭就位在峭壁上方。擎天臺內有展望臺、人工瀑布、擎天臺兒童樂園、露營場,從擎天臺入口翻越山坡到江邊的路上有餐廳與小商店,提供給觀光客方便。可以從彎曲的松樹間看著蜿蜒的洛東江與奇岩怪石,沒有什麼美景比得上從擎天臺峭壁上眺望洛東江。擎天臺的各種故事與景點擎天臺以前也曾做為進行祈雨祭的地方,傳說朝鮮時代將軍鄭起龍就是在此處獲得從天而降的龍馬,現在還留有鄭起龍將軍鑿岩石做成馬飼料桶的遺跡。此處在尚州則是儒生間著名的集會場所,金尚鉉與李植、李萬呂(音譯)等文人都時常前來。玉柱峰上的展望臺可遠望主屹山(1,106m)與鶴駕山,並將洛東江與白華山盡收眼底。前往展望臺的登山步道上,由松樹所構成的樹林非常適合森林浴。附近有被指定為慶尚北道紀念物第25號的傳沙伐王陵、忠義祠等眾多文化財,還有2001年冬天為拍攝MBC連續劇‘商道’而在擎天臺南方江邊搭造的場景,更提供了另一個新的去處。 


慶尙北道(榮州市)

豐基站位在榮州市豐基邑,距離起點站-首爾清涼里199.7km。豐基站所在的榮州生產人蔘,因此在車站廣場設有人蔘造型物,車站水塔也特別畫上人蔘圖來宣傳。訪客可至附近的豐基人蔘傳統市場採購人蔘,亦可至小白山與浮石寺觀光。


忠清南道(扶餘郡)


大田廣域市(中區)

在自古以來重視孝道的兩班之故鄉-大田所舉辦的大田孝文化節,為世界首個以「孝」為主題的慶典。慶典活動會場設於大田中區的樹根公園,旨在使遊客與市民得以追溯韓國氏族的根源,感受祖先的精神。慶典以全韓國136個宗親壯觀的大遊行與祈願子孫平安、順利的祝願活動揭開序幕,隨即展開宗親、文化、傳統、參與、體驗等各類精彩活動,讓遊客能多方面認識韓國的孝文化。


慶尙北道(慶州市)

兼具歷史、文化、藝術的都市─ 慶州市,市內的慶州藝術殿堂於2008年4月14日開工,經過2年4個月的動工,終於在2010年11月6日開館。腹地面積27,925㎡、建築延面積21,232㎡ ,分為地下兩層和地上5層的建築(將近一般公寓大廈13樓高)規模。內設有旋轉舞台等先進的設備。 主要設施備有可容納1,100名的大型公演場和350名的小型公演場,另外也設有展示室,適合觀賞高水準演出和展覽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福利設施、戶外公演場、會議室、研討室、玩具圖書館等,可以參與的各種各樣教育活動。 * 開幕日2010年11月6日


忠清南道(瑞山市)

浮石寺位在忠清南道瑞山島飛山山腳,是被指定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195號的新羅時代寺剎。瑞山浮石寺不像同名的慶尚北道榮州浮石寺那樣有名,其規模較小,歷史紀錄也不多,但據說是文武王17年(677年)由義湘大師所建,之後朝鮮時代由無學大師改建。1330年浮石寺製作的金銅觀音菩薩坐像現在被供奉在日本對馬島的觀音寺,更可以確認浮石寺千年古寺的歷史軌跡。 現今浮石寺尚存的建築以大法堂‘極樂殿’為中心,做為寮舍寨(僧侶住宿的建築)的‘牧龍莊’與‘尋劍堂’整齊排列,與安養樓對望。另外往法堂左側向上走,有座山神閣,在浮石寺庭院往島飛山登山路的路口處有座石塔。登上島飛山山頂可以看到看月島與安眠島所在的西海岸,以及內陸的伽倻山美景,吸引了很多觀光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