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全州市)

位於全州市西老松洞的全州站,於1914年11月17日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於 1978年3月23日被遷移至全羅線北全州-新里間的都市外環區,至1981年5月25日才被遷至牛牙洞現址,並建了新車站。全州站每天平均有6千多名乘客利用,並作為行政、教育、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帶,發揮著重要作用。


全羅南道(求禮郡)

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土地面的雲鳥樓是重要民俗文化材第8號(1968.11.25 指定),為1776年朝鮮英祖時期柳爾冑建的宅院,原本是擁有78間房屋的大宅院,現在僅留下63間。 雲鳥樓的宅號是「像雲中之鳥一樣隱世而居」的意思,這是引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七言律詩中的意思。


全羅南道(求禮郡)

海拔高1,433.4m的萬福臺,是矗立於求禮郡山洞面與南原市交界處,位於智異山西部的山峰,北連鄭嶺峙,南接性三峙等山嶺。萬福臺正如其名,被視為充滿福氣的山峰,整座山皆由和緩的丘陵組成。而在風水地理學上,萬福臺也被列為智異山十勝地之一,是備受肯定的風水寶地,傳說因此地能讓許多人享有福份且長壽,故得名「萬福臺」。 此地也是智異山上最大的紫芒群落地,每到秋天,整座山頭便被白色的紫芒覆蓋,景色極其壯觀。在此眺望東南方的般若峰,更能實際感受到智異山山勢的巍峨雄偉。不僅秋天有紫芒可賞,冬季白雪靄靄的萬福臺也相當壯麗。自1990年代智異山溫泉世界於求禮郡山洞面開幕後,萬福臺作為鄰近溫泉的登山景點,更吸引不少登山客前來造訪。而每到春天山茱萸花季來臨,山洞面位安里的上位、下位村等山茱萸村就被敷染成一片金黃,於村中欣賞爛漫的山茱萸花,再登上萬福臺眺望智異山群峰,也是不錯的選擇。


江原道(洪川郡)

位於江原道洪川的Healience「仙」村,為了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而設立,為一在天然的自然環境中,享受完美的休息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複合式休養設施。「Healience」其字為具有科學建設的健康及治療經驗(Health Science, Healing Experience)之意所組合而成。即透過健康關聯的教育和體驗活動,幫助客人將不良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心靈等生活習慣改善並從新建設的韓國最早Total Wellness Center。 Healience位於海拔250m的山間,共有7棟客房。村內所有的建築物皆以地熱、太陽能等親環境能源系統為基礎運作。客房內的物品也皆為環保性製品。另外,在入口處設有客服中心、健康檢查室、健身房、SPA、講堂、休憩空間、商務中心(Stress Zone)的秋冬齋;以及設有餐廳、會議室,和可以冥想、做瑜珈等多項活動的春夏齋。此外,仙村內也有林蔭道、山頂步道、日岀步道等8條健行路線。最美的莫過於村內的落照臺,可欣賞夕陽落下的美景。 停留在村內,可以透過瑜珈、冥想、運動等活動享受「休」,以及透過正確的習慣矯正生活型態的「Highlife」;夫妻、情侶間可以一起參與的套裝行程;開發兩腦幫助學習的父母與子女一起參與之「增強集中力之旅」等多種套裝組合供體驗。


全羅南道(麗水市)

巨文島舊時有三島、三山島、巨磨島等各種名稱,為了抗議英國佔領巨文島,中國清朝提督訪問巨文島,看見這島上具有學問之人甚多,以文人眾多的意思取名為“巨文”,並說服韓國改島名,因此從那時候開始被稱為巨文島,這就是巨文島的由來。 巨文島燈塔為南海岸上最早的燈塔,於1905年4月12日建立至今,100多年期間為南海岸的船引領方向。巨文島燈塔高6.4m,圓狀白色的塔身,為混凝土、磚頭、石頭所構成的混合構造建築。燈明機使用3塊大型的玻璃加工成的三棱鏡,以每15秒的打燈的方式運作,船在42km外就可以看到光芒。後因為老舊而被高33m的新燈塔取代,並從2006年1月開始發揮其作用。而擁有100年間使用過的燈塔則保留燈塔的外牆及中樞式迴轉裝置等設施,作為海洋古蹟。 巨文島有一部分被列為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的所屬地區,每年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觀光,來到巨文島的觀光客必定拜訪此燈塔。從下船處的巨文里到燈塔為止,徒步的話大約需要1小時的時間,過了橋、海水浴場,還會經過一個稱為“Muneoni”海水浮上的地方。並從這裡開始轉入海邊奇岩峭壁,眼前會出現大約1.2km長的散布道,路兩旁的冬柏樹形成一條林道,漫步在林間使人心情舒服愉快。在燈塔的峭壁邊有一座觀白亭,可盡情地欣賞壯觀美麗的大海景色。 * 最初點燈日 - 1905年4月10日 * 構造 - 白色混凝土(33m) * 照明 - 白光 15秒1閃(FlW15s) * 特徵 - 韓國第一個以紅色磚頭建成的燈塔,在100年前設置,3等級迴轉式的燈明機,為南海中部沿岸的船隻照明方向。  


江原道(楊口郡)

楊口戰爭紀念館是為回顧在韓戰時於楊口地區曾進行的兜率山、大愚山、血的稜線(山脊)、白石山、Punch Bowl、加七峰、斷腸稜線、949高地、聖誕節高地共9場激烈戰役,緬懷先烈們的犧牲精神與豐功偉業,並喚醒各世代的保國精神與愛國心的愛國殿堂,建於2000年6月20日。 規模包括腹地面積3,491m²(1,056坪)、建築413m²(125坪)、展示面積334m²(101坪),裡面分為無念、歡迎、相見、理解、體驗、確定、追思、思考等不同主題空間與頂樓。展示設施有戰爭場面的佈景、影片及擁有3面多媒體室。


()

武昌浦神秘海路大蝦‧鰶魚節於忠清南道武昌浦港與武昌浦海水浴場一帶展開。活動期間,遊客可以進行網箱釣魚場體驗、徒手抓魚體驗、挖干貝體驗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另外,遊客還可在特定的日子,體驗開放的神秘海路。      


全羅北道(茂朱郡)

1995年遷移至赤裳山城的安國寺,是整座山城上唯一的一座寺廟,位於海拔1000公尺高,正殿、側殿共15多間。山的頂端有山城湖水,景色優美,因此佛教徒和觀光客絡繹不絕。尤其以秋天的楓葉景色最為迷人。安國寺另外又以第1267號的靈山會掛佛幀寶物、第42號極樂殿有型文化材、第85號護國寺碑、及保有世界佛像的聖寶博物館等著名。連赤裳山城本身都是第146號史蹟。


慶尙北道(鬱陵郡)

獨島位於韓國最東端的鬱陵島東南角87.4公里的海域,總面積為180,902平方公尺,由岩石島組成的一個火山島。準確位置是在東經131度52分,北緯37度14分。新羅時代智證王13年(512年),異斯夫(真興王時期的將軍、政治家)把鬱陵島和獨島組成的于山國收歸為新羅所有,在歷史上有"六月于山國歸屬新羅"的記載。根據朝鮮時期(1392-1910年)《成宗實錄》記載,金自周曾對獨島(當時稱三峰島)的形狀進行過描寫。朝鮮時期,獨島也稱爲三峰島、可支島、于山島等,1881年改稱爲獨島。1906年鬱陵郡守沈興澤最先正式使用獨島的名字,1914年行政區域改編時又劃入慶尚北道。壬辰倭亂(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的戰略)後日本漁民更頻繁地出入鬱陵島和獨島的近海,於是安龍福就東渡日本,向日本政府確認鬱陵島和獨島是韓國的領土,並禁止日本漁民在兩島附近捕魚。對此史書上亦有相關的記載。獨島由東島、西島及其附近的36個小島組成,東島(海拔98公尺)有火山噴出口;西海(168公尺)無噴出口,是由火山岩構成的。東島和西島間有兄弟洞,東島還有天頂洞和海蝕溶洞,其海蝕階地和海蝕崖地形十分發達。1905年日俄戰爭過後,日本認知到獨島的重要價值,於當年2月22日單方面地將獨島改稱爲竹島,並規劃入日本島根縣。此後又一直主張對獨島的領土所有權,直至今日獨島問題仍然是韓日間重要的外交問題。現在獨島上駐有韓國的警備隊,他們在岩石上修築房屋,並建造簡易的碼頭。獨島上多處發現水質良好的礦泉,飲水問題也隨之順利解决。


京畿道(廣州郡)

朝鮮時代專為王室生產陶瓷的生產地-京畿道廣州,如今每年都會盛大舉辦《廣州王室陶瓷慶典》。此慶典從1998年開始,每年伴隨著大型表演、展覽活動、體驗活動等,持續受到好評。而今年也不例外的有開幕活動、祝賀演出、傳統國樂表演、舞蹈表演、街頭藝術之行動雕像等多樣活動,歡迎各位旅客一同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