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統營市)

李舜臣公園為建於望日峰山麓的閑山大捷紀念公園,2008年2月1日起改名為李舜臣公園,公園內部設有李舜臣將軍銅像、觀景平臺、散步道、傳統文化館、鶴翼亭、草地廣場、停車場等


慶尙北道(安東市)

高16.8公尺、寬7.75公尺的新世洞七層磚塔是韓國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磚塔,被指定爲16號國寶。此塔所在地區稱爲“法興里”,由此推斷該塔屬於建於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的法興寺。但除此塔以外,寺廟再無任何遺迹。有迹象表明現在固城李氏宗宅的所在地爲法興寺舊址。現存的七層磚塔上部已經消失,下部刻有精美的佛教保護神。據收錄安東地區歷史的《永嘉志》[安東地區歷史書,完成於1608年]記載,1487年修葺此塔時法興寺還留有3間左右的建築物。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Winners觀光飯店位於東北亞中心的樞紐機場「仁川國際機場」與經濟自由貿易區之間,設有可眺望乙旺里王山海水浴場與西海落日的客房、咖啡廳、餐廳、宴會場、商務俱樂部與KTV等各種設施,融合自然的景觀與提供積極完善的服務,讓房客都能感受到舒適與安樂。


仁川(南洞區) , 仁川市區

蘇萊濕地生態公園位於仁川廣域市南洞區論峴洞,整個公園佔地面積350萬平方米。其中,以廢棄鹽田為中心的66萬平方米的空間開園於1999年6月。這裡的生態展示館是在鹽田倉庫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館內展示著百脈根、海棠花等鹽生植物的照片以及制鹽場景、蘇萊浦口的照片。2001年4月,濕地公園進行了生態學習空間擴張工程,分別建造了公園諮詢館、生物壁畫館、自然能源體驗館、仁川第21宣傳館、仁川環境NGO活動情況館。在展示館附近的自然學習場中為遊客準備了與生態公園植物及鹽田相關的教育影像,設有桌椅、屏幕齊全的教室。生態公園以小學生為對像,分別在每年的6~7月、9~10月每週開放五天,為學生提供20分鐘的學習時間。鹽田學習場是將廢棄鹽田進行複原後建成的,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這裡每天可以產鹽400~1,200kg,可直接觀察到生產食鹽的過程,看到形如圍棋棋盤般的鹽田和工人們用水車抽取海水的工作場景。特別是在取鹽時間(通常為下午4點)前往的話,還可直接參與下鏟鹽體驗活動。在鹽田學習場旁邊設有可赤腳進入捕捉螃蟹、挖採貝殼的泥灘體驗場。其週邊則是棲息著金魚、鯉魚的淡水蓮池。自1999年6月開園以來,這裡一直深受首都圈市民的喜愛,公園距高速路口僅有五分鐘的車程,在公園入口處立有標著“首都圈海洋生態公園-海洋探索自然學習場”的樹門。


慶尙北道(安東市)

雲興洞五層磚塔建於統一新羅[AD654∼935]時期,是一座用長27.5公分、寬12.5公分、厚6公分的無花紋磚石壘砌而成的高8.35公尺的磚塔。塔原高7層,1598年壬辰倭亂[1592~1598間日本兩次入侵韓國引發的戰爭]時金銅塔尖部分遺失,韓戰時又部分受損。現存的磚塔修復於1962年。據說磚塔所在位置原是法林寺的舊址,距離塔西5M處的棟竿支柱就是最好的證明。從磚塔每層供放佛像的神龕和塔頂的瓦片上還能看出磚塔前風行一時的木塔的影子。磚塔的2層南面花崗岩基石上刻有兩具仁王(佛教中的守門神)像,爲整座磚塔更添了幾分美感。東部洞五層塔位於安東火車站廣場左側的停車場內,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爲第56號寶物。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和順金沙灘擁有99,174m²(約3萬多坪)的天然沙灘,周遭更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此處地近山房山、龍頭海岸,放眼望去,又能看見西南邊的兄弟島、馬羅島與加波島,自然景觀十分美麗。而這裡的交通、住宿、商店、餐廳等便利設施也相當完善,海邊的一處還有豐富的湧泉水,是能讓遊客同時享受淡水浴樂趣,備受喜愛的海水浴場。 ※ 規模 – 長250m、寬80m、平均水深1.2m、傾斜度5度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首爾特別市鍾路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辣燉雞肉。可以品嚐韓式辣味雞肉料理。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有什麼素材用來表現怪物最自然呢?雖然靠混合泥土建立骨架所完成的塑像也是作品,但泥土加上斷裂的鐵鍬、除去寒冷的暖爐筒、掃把、老松樹、有一個一個洞的玄武岩等偶然出現的獨創性作品更吸引人。親身體驗1998年起從企劃到設計、開發市場等專門設計師7年間直接手製的2,300個妖怪表情後,再利用奇特的想像力製造出屬於自己的妖怪,妖怪公園內有類似這樣的各種活動。跳舞的妖怪、唱歌的妖怪、塑像與活用音響、照明、影像的3次元表演等,以妖怪為主題的專門主題公園內充滿各種動感的視覺饗宴與活動。夏季夜間開放時,白天提供欣賞的建築與塑像都會成為活動的主角。夜晚活用妖怪的特性,在塑像、建築物的眼睛及周圍設置照明,並以石頭、星星影像等自然主題的影音讓妖怪公園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各式各樣的活動與公演相互結合,帶來慶典氛圍的演出。只有妖怪公園能感受到的特色與美麗星星之旅,適合與親愛的家人、戀人一同前來遊玩。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永宗大橋位於仁川國際機場所在的仁川永宗島,是唯一連接永宗島與獐島的陸橋,也是替以前靠著船通行的永宗人打開水路與航空門戶的橋樑。永宗大橋總長達4.4公里,為道路與鐵路兩用的橋樑,橋樑下方還可供一噸等級的船隻通過,為世界上第一座三度空間的自碇式吊橋(支持橋本身重量的建造方式),亦能夠抵禦強風和地震。永宗大橋是韓國第1號以私人投資所完成的橋樑,不僅具有連接的機能,更是象徵性的美學橋樑建築,並於2002年獲得日本最負盛名的土木學會田中獎獎項。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

宋俊吉先生在48歲時,將自己在孝宗4年(1653年)所建立的別堂建築一部分改為公園綠地。公園後方山林自然環境和同春堂一帶相互融合景色秀麗,現在受到東部地區居民的歡迎,使用率更逐漸增加。同春堂是朝鮮孝宗時期,原是大司憲、吏曹判書、兵曹判書的同春堂宋俊吉先生(西元1606∼1672年) 的別堂,在1963年被指定為第209號寶物。四季如春的同春堂取名自俊吉先生的號,掛在門上的字牌是在俊吉先生過世第六年,即肅宗4年(西元1678年)由龍庵宋時烈先生所刻寫的。公園內有三座蓮花池、民俗鞦韆、八角亭及洗手間、簡易運動器材、長椅、飲水臺等多種設施。另外這裡每年都會舉辦多項文化活動,像是原在4月份舉行的同春堂文化節,自2011年起改至10月舉行,已轉型為市民一起同樂的慶典。同春堂文化節活動包括同春堂儒學學術研討會、崇慕祭禮、揮毫大會、漢詩賽詩會、投壺遊戲及傳統鞦韆遊戲等,藉由活動來緬懷遠離故鄉求學的同春堂宋俊吉先生過人的學風及品格,也加強居民間的溝通交流,達成和諧融洽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