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中區)

仁川廣域市中區的韓中文化館位於韓中文化共存、韓國境內唯一一個中國城裡,它肩負著韓中文化、經濟交流的重任。為了讓訪客們即便不踏足中國也能切身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給與訪問中國城的遊客們更多樂趣,韓中文化館不僅擁有眾多看點,而且還會提供各種有用資訊,對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韓中文化館通過多種多樣的演出、特別企劃展等活動以及與韓國國內唯一的中國城相毗鄰的地理優勢,正在成為一處充滿趣味的生活文化驿站。此外,文化館裡還會舉行中國文物展、中國文化體驗廣角、能夠學習韓中歷史/文化的圖書廣角等活動,是一處提供知識、體驗和樂趣的文化聖地。不僅如此,韓中文化館還在週末針對韓國人提供漢語教學課程、針對外國人實施韓語教學項目、並舉辦免費觀看電影等企劃活動。


仁川(南區) , 仁川市區

為可用手直接觸摸、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為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兒童博物館,位於仁川文鶴競技場內的仁川兒童博物館並非單純用眼睛參觀的博物館,而是可以用手直接觸碰、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仁川兒童博物館透過各種領域的相互作用展示品與教育性活動,幫助小朋友使其能以各種方式摸索並表達出自己獨特的創意,並且提供豐富的資料,讓小朋友能夠持續進行自發性與創意性的探索活動,為非形式性的教育機關。仁川兒童博物館內除了地球村文化探索、科學探索、教學工具探索、圖書探索、恐龍探索等各種領域的展示場以外,還有立體影像館、藝術體驗室等其他便利設施,不僅是為小朋友設立的體驗教育學習場地,亦是全家族可共同充實渡過休閒時光的文化空間。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位於漢江上的栗島,如一顆栗子般坐落在漢江上。這裡還被稱為駕山,並且與汝矣島的別稱羅衣州相對應,還被稱為栗州。 栗島東部和西部的河蝕崖還被稱為“小海金剛”,大栗島的下面是漢江堆積而成的9個河中小島,延綿數十裡的白沙灘早已被列為首爾名勝“栗島明沙”,週邊的景色優美。 根據《東國輿地備考》記載,漢江栗島曾是高麗時期的流放地,1394年,隨著朝鮮王朝遷都至此,這裡便成為漢江上的運輸要塞,直到6.25韓戰之前,這裡一直是造船處和物資集散地。據《慵齋叢話》記載,世宗•成宗時代,這裡種植了許多桑樹,並有著“國家的桑田”之美稱,養蠶業興盛。 據《明朝實錄》11年4月記載的栗島居民日常生活:這裡位於首都首爾,漢江水十分乾淨,可以直接當做飲用水,與外部的交流較少,因此很少引起週邊的註意,島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大體是自由奔波,民風淳樸,這裡聚集著馬氏、印氏、石氏、宣氏等韓國比較稀有的姓氏家族。府君堂和銀杏樹被視為庇佑島上村落安甯與和平的像徵。 到了1968年2月10日,作為汝矣島開發的一部分,對栗島實行了爆破,島上的62戶443名居民集體遷到了麻浦區倉前洞牛山半山腰。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江水的衝積,栗島上長滿了紫芒、水楊等親水性植物。1990年成為世界上罕有的城市中的“候鳥棲息地”。1999年8月10日,被指定為首爾市“生態保護地區”,一直以來受著特別地保護。


首爾(西大門區) , 新村・梨大

梨花女子大學博物館于1935年日本統治時期,為了保存韓國境內文化遺產,由教授和學生們一起收集的民俗品、木工品、陶瓷器等,在本館一樓陳列展示開始為創設的契機。博物館為了學生和一般民眾,于1972年開始每年舉辦展覽,並從1996年開始,館內的名品以類別區分,計劃特別展、小規模的特別主題展,致力於文化藝術的社會教育之使命。另外,身為陶瓷研究專業機關,致力於陶瓷址的發掘和調查研究。為了遺物的保存管理、學問調查研究,全國各地的遺物發掘調查等現場調查都一起進行,透過發刊及調查報告,提供學術界及一般民眾對於文化財的關心及理解。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風月堂於2003年6月開業,營運內容包括古典音樂和歌劇唱片銷售、講座、出版、旅遊服務、古典音樂咖啡廳等,是一個複合式的文化空間。店內收藏古典音樂CD、DVD及歌劇唱片等約11,000張,店中並舉辦各種音樂講座及開設音樂相關課程。這裡還可以免費欣賞電影,購買唱片可在咖啡廳享有5折優惠。對於古典音樂及歌劇愛好者來說,這裡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Namu by namuhana是最注重舒適度的手工皮鞋品牌。主要針對年輕消費者推出時尚前衛的設計,贏得了重視品質、強調實用性與合理性的消費者的一致好評。鞋跟的高度及鞋身寬窄、面料都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量腳訂做。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崔基舜 楮韓紙(原料為楮樹的樹皮)人偶畫廊是個展示各種楮韓紙的韓國傳統人偶和研究人偶的地方。由於畫廊裡充滿著楮韓紙香氣和平和舒適的氣息,最近疲累的年輕人們開始學習楮韓紙人偶作為興趣,並將此地視為沉澱心情的好地方。在此展示著許多從古至今的人偶面貌,也被使用為人偶製作的講課教室,隨時都可見到人們在此做人偶的情景。另外,此研究院也提供販賣、展示、以及訂購服務。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 东莱温泉・釜山大学

朝鮮時代東萊府使曾經進貢給國王東萊當地最具有傳統鄉土風味的美食-東萊大蔥煎餅。被列為釜山民俗餐廳1號的東萊奶奶大蔥煎餅開店至今已經流傳至第四代,現在是由孫媳婦(金貞熙(音譯)負責經營,奶奶還在世時店名原為第一餐廳。東萊奶奶大蔥煎餅將香氣逼人的湯汁加進糯米粉和粳米粉當中均勻攪拌揉面後,再放入新鮮海鮮、牛肉及清香的大蔥,讓大蔥煎餅整體味道調配得更加清甜可口。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國立現代美術館為同時代現代美術館中的重點美術館。繼1986年國立現代美術館果川館開館、1998年德壽宮館開館後,首爾館於2013年,在朝鮮時代曾為昭格署、宗親府、奎章閣、司諫院所在地的現址開館。此地於韓戰後,曾為首爾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國軍首都綜合醫院、機務司令部等機關所在地,為極具歷史淵源的政治文化中心。 作為複合藝術文化中心的首爾館,館內擁有展示室、數位資訊室、多媒體廳、電影館等各種設施,以進行韓國現代美術展與新媒體融合展。之後,此地也將成為兼容各種藝術形式,形成豐富且極具生產力的現代美術言論,促進文化發展的開放型美術館。


大邱廣域市(中區)

韓國的藥材市場主要是經營朝鮮時代的韓藥材,根據清州、大田、公州、全州及原州等地取材時間,每年分為春秋兩次出貨。其中又以大邱、全州、原州的藥材市場是韓國三大中藥市場。世界性的中藥供給地——大邱藥材市場從朝鮮時代就開始向韓國國內、日本、中國及俄羅斯等國輸送藥材。 大邱藥材市場雲集了全韓國的藥材栽培者、採集者、商人及消費者,生意興隆人聲鼎沸。僅是一條長一公里的彈丸小巷就有50多家中藥房、25家中醫院、85家藥業公司、20家人蔘製品店、120多家煎藥鋪和其他店鋪,而且還有在全韓國率先建成的韓藥批發市場。在批發市場二樓展示館裡有藥材標本、採藥時用的網兜、製藥器皿、保管藥材的器皿,稱重秤、煎藥湯碗等,還有韓式中藥等相關書籍。另外這裡每年到了5月都會舉行藥材節,祭禮樂和農樂等傳統民俗音樂會、藥材展覽會及藥材交易會等多樣豐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