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金海市)

為迎接韓國最大佳節春節,國立金海博物館舉辦迎新春傳統文化活動,期許旅客能透過和家人、好友一同參與體驗活動,或參觀地區文化遺產等,在新年留下美好回憶。


全羅南道(莞島郡)

在莞島客輪站可搭乘多條路線前往其他地區。


濟州道(西歸浦市)

第18屆濟州國際實驗藝術節(JIEAF) ▷主題 – 生態與藝術邂逅之迴響(ECO + ECHO) ▷日期 - 2019年10月9日(三) ~ 10月20日(日) ▷地點 – 濟州耽羅共和國、西歸浦文化電池充電站、挾才海邊、醉茶禪渡假村、弘益濟州飯店 協辦 – 九龍頭、濟州耽羅共和國 後援 – 文化觀光部、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文化藝術財團、環境運動聯合、韓國YWCA聯合會 贊助 - 弘益濟州飯店


()

於自然的國度-茂朱舉行的「茂朱南大川冰雪節」,將自2016年1月8日至17日為止,為期10天,在茂朱南大川一帶登場。本次慶典以「自然的國度茂朱,回憶的童心之旅」為主題,準備了抓冬季鱒魚體驗、滑雪橇等適合闔家同遊的各種活動,讓遊客在此留下冬季的美好回憶。


全羅南道(寶城郡)

寶城旅遊汽車旅館位於全南寶城寶城高速終點站旁,位置明顯。因綠茶園而聞名遐迩的寶城到處分佈著大小各異的綠茶園,旅館週圍也分佈著這種綠茶園。旅館共有6層,外觀現代氣息濃郁,整潔利落。走進大門,寬敞明亮的大堂迎接遊客的到來。客房分為床間和炕間,客房內部裝修高檔整潔。客房內各種備品設施齊全,提供舒適溫馨的休息空間。旅館週邊不僅有綠茶園,還有忠節祠、西便制寶城之聲傳授館等旅遊景點。南海得良灣方向有因海水浴而聞名栗浦海濱浴場,還有恐龍蛋化石地、日林山踯躅群落地、柳新裡磨崖如來坐像等眾多旅遊景點和遺址。


慶尙南道(河東郡)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


全羅南道(谷城郡)

白色村莊(White Village)位於全羅南道谷城郡,鄰近鴨綠遊園地、蟾津江和遠近馳名的河蟹辣湯餐廳。在渡假民宿的草坪上房客可以踢足球和玩球類遊戲,也可以舉辦烤肉派對和營火晚會。而在渡假民宿前的江邊可以自由捉蝸螺和釣魚,是個親近大自然的好機會。另外周邊的旅遊景點還有,谷城火車村、蟾津江泛舟、蟾津江天文台、鐵軌腳踏車等,均在15分鐘車程內。針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旅客,還提供谷城站、谷城巴士客運站接駁服務。


京畿道(楊州市)

菲爾飯店位在北漢山松楸溪谷遊園區附近,坐擁濃密的綠蔭與清新的空氣。飯店追求自然中的休憩空間,提供最頂級的服務與系統化的客房管理,致力於帶給遊客舒適的體驗。飯店共有39間客房,分為一般房、雙床房、特別房等房型,客房內電視、冰箱、空調、盥洗用具、超高速網路等便利設施一應俱全。鄰近觀光景點包括松楸溪谷、北漢山、長興遊園區、權栗將軍墓、松岩瞭望臺等,距離首爾車程30分鐘、距離松楸交流道車程10分鐘,距離議政府車程25分鐘,適合開車旅遊。


全羅南道(珍島郡)

857年由道詵國事所建立的雙溪寺。座落於珍島的中心地尖察山(高485m)的北面,兩旁有溪流。寺廟於1648年重建,清幽雅致,石子鋪成的小徑在香樹、櫻花樹、柿子樹等百年老樹的陪伴下向遠處延伸。 沿著寺廟後的溪流而上,約10分左右,即可看到被指定為107號的天然生態物,佔地3,700坪的樹林,樹種多達50多種。寺廟的南面有朝鮮時代的著名畫家許維渡過晚年的雲林山房。


忠清南道(禮山郡)

參觀禮山的華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鮮後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於禮山,距華岩寺不遠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風格古色古香,別具一格。 位於海拔較低的烏石山上的華岩寺,是一座與秋史有著很深淵源的寺廟。因為這座寺廟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漢荩所重建。作為英祖驸馬的金漢荩,與英祖的二女兒,莊祖的妹妹和順翁主結婚,死後二人合葬於龍山腳下的鹦鹉峰,將生前與這座寺廟的因緣,一直延續下去。 現在的華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處擠滿了整潔乾淨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廟感覺。古色古香而又歷史悠久的寮舍,彰顯了秋史的風採,且隨處可見秋史的遺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為這個位於市郊的古寺帶來一份安詳。建議熱愛秋史的朋友,不妨來訪一次。 * 歷史 關於這座寺廟的由來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證的是在三國時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廟的後方,有屏風岩,相傳古寺曾在屏風岩的下方。隨時間的流逝,寺廟漸漸消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塔,後挪移到現在的位置。 關於華岩寺的歷史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具體緣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遺物展示館所藏的<華岩寺重修記>中,有關於寺廟的記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重建記記述了1848年(憲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後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書法家及碑銘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滿腹經綸,學術略有建樹。根據這部文獻,雖然不知此寺廟最初是何時修建的,但在1752年慶州人金漢荩(1720~1758)為管理其父金興慶(1667~1750)的廟宇,將其重建。在華岩寺西北部約20m處,有一塊近100余坪的腹地,據廟中僧侶所言,是華岩寺的原址。 原來寺廟建於屏風岩之前,閉寺後僅剩下一塔,在和順翁主與月城尉金漢荩重建後,英祖給其命名為華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馬月城尉金漢荩將寺廟重建。雖然名字是英祖賜予的,但牌匾則是月城尉親筆寫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後,憲宗丙午年,寺廟再次受到損壞,以致僧侶無法寄居,於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資重建,便有了現在我們所見的華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