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鍾路區)

零汽車旅館(Motel Zero)位於首爾鐘路,步行10分鐘可達鐘路5街站。對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遊客來說非常方便。週邊有景福宮、德壽宮、南大門、東大門、仁寺洞等首爾的景點,各大著名百貨商場、免稅店等將這裡打造成購物天堂。附近各大餐廳奉獻的多種美食將讓來到的遊客留下美好的回憶。


慶尙南道(南海郡)

慶南南海的南海扁柏自然休養林為扁柏樹叢生所形成的休養林,是享受南海的美麗景觀與舒適休憩的絕佳場所。附近有李舜臣將軍擊退日本水軍立下功績的〈忠烈祠〉等眾多歷史遺跡。休養林內散步道路、展望台、草地廣場等設施完善,住宿設施有山林之家、山林文化休養館、山林修練場、休養館、露營場等。可網路線上預約。網址:http://www.huyang.go.kr/huyang/namhae/rate/index.html (韓) 


忠清南道(論山市)

自1997年開始舉辦的論山草莓節是維他命C豐富的超甜韓國草莓代表慶典,每年4月在韓國草莓產量最大的論山草莓產業特區舉行。草莓展示販售活動除了宣傳論山草莓外,還可以品嚐草莓,並以低廉價格購買。另外還準備了試吃草莓醬或年糕等免費試吃活動,以及各種與草莓相關的體驗活動,預定還會有論山地區特產市集與煙火等附屬活動。


全羅南道(求禮郡)

智異山稷田谷楓葉節以「與三紅共度的五色楓葉之旅」為主題,在全羅南道求禮郡土旨面的楓葉公園與稷田谷一帶舉行。活動期間燕谷寺開放免費參觀,還舉辦楓葉祭禮、音樂會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與文化表演。


江原道(襄陽郡)

襄陽SURFYY BEACH位於江原道襄陽郡縣北面河趙臺海水浴場北邊,是長約1公里的衝浪專用海灘,擁有衝浪客所需的各種附屬設施。這裡也是韓國第一個衝浪專用海灘,不僅有著韓國陣容最豪華的專業講師群,還設有具備1000多個衝浪裝備的「衝浪學校」,可進行新手至中高級的客製化教學。教學課程可至網站預約,如有衝浪經驗,還可在此租借衝浪板。除了衝浪以外,也可在此體驗水上瑜伽、滑板、浮潛等活動。海灘可自由進出,但想利用懶人沙發區、吊床區、放鬆區、日光浴區等設施的話,則需購買SURFYY PASS方能入場。海灘開放時間為早上9點至晚間8點,便利設施有酒吧&Lounge,販售各種飲料、酒類、簡便的餐點等。日落後,還會舉辦海灘派對,讓遊客能在充滿異國風情的海灘上一次享受衝浪、派對、露營的樂趣。這裡也被文化體育觀光部與韓國觀光公社選為「2020韓國觀光之星」。 [主要設施&附屬設施] SURFYY BEACH、酒吧&Lounge


全羅南道(麗水市)

向日庵(文化財資料第40號)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廟中的一座,百濟義慈王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958年)允弼大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復原、新建後,才具備了廟宇的樣貌。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的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於2012年5月6日復原完成並舉行落成儀式。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路段中間過了售票處後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地。抵達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廟的不二門。Impo村入口處有樹齡500年左右的冬柏樹,向日庵後面的金鰲山有王冠石、經典石、學士帽石、扇子石等。因南海水平線上的日出景緻非常壯觀而被稱為向日庵,周圍的石頭模樣像龜殼般而又被稱做靈龜庵。雖然位於海邊,但一點也沒有鹽份與黏呼呼的感覺,從向日庵前廣場到遙遠的水平線間,視野良好的南海風光與涼爽舒暢感無法言語。12月31日至1月1日舉辦向日庵日出節,為了前來觀賞日出美景的觀光客們甚多。前來的路上有防竹浦等海水浴場眾多,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績地、天鵝渡冬棲息地、興國寺等。向日庵內有7座石頭洞窟或石頭裂縫,聽說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從大雄殿和龍王殿間的藥水池旁之石頭和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上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像是烏龜形狀的石頭雕像之背或是頭上。


京畿道(楊州市)

93年以韓定食開業, 而94年7月變更為主要以二東排骨、大排骨並延續至今。釜谷排骨味道深邃特別, 只選擇肉嫩骨粗的大排骨, 醇香滑嫩,味道堪稱一流。曾上過SBS的《美味餐廳,特色餐廳》和體育首爾的《有好吃餐廳就有好吃美食》等節目。


忠淸北道(曾坪郡)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位於首爾特別市松坡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韓定食(韓式套餐)。


首爾(中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這間宅院是朝鮮純宗的岳父──海豐府院君尹澤榮,在女兒純貞皇后於1906年被冊封為皇太子妃,住進昌德宮時所建。建材是紅松,取自被拆除的慶雲宮(德壽宮前身)。海豐府院君尹澤容齋室原位於東大門區祭基洞224號,而後則遷至南山谷韓屋村內並加以修復。宅院的平面結構是韓國少見的「元」字模樣,一字形的祠堂位在元字的第一筆,也就是整個宅院最裡端、最高的地方,剩下的「兀」字型相較之下是南端較矮的地方。元字的第二筆是裡屋與舍廊房,三、四筆是東西相對應的行廊房。原本被燒毀的祠堂在1960年被修復,祠堂前,有兩個用石磚堆疊起的花階。「兀」字型的中央自然而然形成中庭,而各自面對東西的行廊房,對面砌了圍牆,圍牆連接到大門,來去的人們在院子裡來來往往。裡院可透過西行廊側的中門進入,舍廊院則在東側行廊的末端,並連接到大門。屋頂呈歇山頂,整體以磚瓦鋪成,舍廊房飛簷為雙層屋簷,其他為單層屋簷。行廊房的屋頂是以三樑架構構成的懸山頂。宅院的整體氛圍比起家居用,更偏向讀書辦公用的齋室,因此形成大廳在中間,裡屋跟舍廊房在兩旁的特殊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