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和順郡)

神秘的千佛山多塔峰雲住寺以千佛千塔聞名世間,蘊含著韓國佛教深遠意涵的雲住寺,是擁有不同於韓國其他寺廟形態的佛寺。雲住寺佛像位在千佛山各山谷大大小小的石群地上,以毘盧遮那佛祖為主佛,幾個幾個為一群的排列。不僅大小不同,每尊佛像的臉部表情也都不同。細長的臉型上只以單純的線條修飾眼、口與高挺的鼻子,單純的法衣下襬令人印象深刻。民間稱呼這些佛祖為爺爺佛、奶奶佛、老公佛、老婆佛、兒子佛、女兒佛、小孩佛,而這些佛像的表情也就像我們鄰居的臉般樸素親近。這樣的佛像排列與佛像製作技法,是只有雲住寺佛像才擁有的特殊價值,其他地方難以找到這種類型。另外,雲住寺的石塔也各自顯現出不同的面貌與個性,蓮花花瓣寬大扁平刻在底下的圓形屋蓋石石塔、缽盂型石塔、與扶餘定林寺5層時塔相似的百濟系列石塔、與甘浦感恩寺址石塔相似的新羅系列石塔,以及樣式像芬皇寺址磚塔般,塔身石上有著特殊菱形交叉紋樣的毛典系列新羅式石塔等。這些做為雲住寺石塔材料的石頭,其材質較易破碎,反而比起堅硬花崗岩材質的大理石,要來的容易讓有著高超技巧的石匠或弟子們將平時無法發揮的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用這些石材製作的石塔,經歷悠久歲月的風霜流傳至今,其雕刻者可以說是擁有最高的技術也不為過。


江原道(旌善郡)

Min-dung山紫芒花節固定於海拔1,118m的Min-dung山一帶舉行。Min-dung山有「紫芒山」的別名,整座呈圓型的山頭是無限延伸的曠野,被20萬坪左右的紫芒覆蓋,十分壯觀,名列韓國五大紫芒群落地之一。而Min-dung山紫芒花節即是為了宣傳與吸引喜愛紫芒花美景的遊客特地舉辦的慶典。現場也進行讓所有登山愛好者都能參加的登山大會,以及各式各樣豐富的體驗活動。


全羅北道(南原市)


京畿道(高陽市) , 一山


江原道(東海市)

DQ汽車旅館(DQ Motel)位於江原道東海市,從東海高速大巴終點站步行2~3分鐘可達,便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遊客到此。旅館外觀簡潔大方,客房內也同樣整潔利落。可以到距此5分鐘車程的墨湖港品嘗一下價格便宜的各種生魚片和海鮮。望祥海濱浴場、武陵溪谷、東海鯨魚化石博物館、湫岩燭台岩、泉谷天然洞窟等豐富多彩的看點均在30分鐘車程內。旅館在墨湖客運碼頭提供接站服務並採用積分制,向經常來此的遊客提供優惠。


忠清南道(禮山郡)

德山道立公園的德山是德崇山的簡稱。公園內擁有元曉峰、石門峰,及號稱湖西小金剛的德崇山、獬豸岩瀑布與清澈迷人的溪谷等。公園內建有修德寺,寺內全是女性僧人。修德寺的大雄殿與榮州的浮石無量壽殿、安東鳳停寺的極樂殿等,為韓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高麗時代木雕建築。 修德寺大雄殿於1936年進行為期4年的整修,由當時殿內大樑上的墨書發現,修德寺為高麗忠烈王34年(1308年)時期所建造。 被指定為國寶49號的大雄殿,可從高麗時代建築的風格中,見到百濟特有線條設計。建築物採前三旁四隔間的單層"人"字型設計,讓整座殿宇更顯莊重。


江原道(楊口郡)

在展示方山地區白瓷的楊口白瓷博物館(原方山瓷器博物館),不僅可以看到館內所收藏的方山白瓷,還有陶枕、匣鉢等製陶工具,並能透過多部影片來了解方山白瓷的演變。在約70餘坪體驗室中備有電窯、瓦斯窯、木柴窯等戶外與室內的設施,可以體驗捏土與拉坯及直接進窯燒烤的過程。 楊口的方山面為陶瓷產地,自高麗時代即受到注目。朝鮮時代時供給原料至京畿道廣州的分院里官窯,可說是廣州官窯技法與美學的源頭。在方山面一帶所進行的陶窯址地表調查結果表示,這裡共有40多處陶窯址,分布於目前隸屬楊口郡方山面境內的長坪里、漆田里、縣里、松峴里、五味里、金岳里等6個地區,與附近楊口邑內的上舞龍里等共7個地區。 其中長坪里有7處、漆田里5處、縣里4處、松峴里7處、金岳里4處、五味里4處、上舞龍里9處,共確定有40個陶瓷址,在這7個地區中發現了過去生產白瓷的原料。楊口是朝鮮後期王室分院里官窯所生產的白瓷主要原料的供給地之一,由於原料供需,可知這裡與廣州分院白瓷的關係,事實在楊口所發現的白瓷或青花白瓷等,與朝鮮分院白瓷的作品有相當高的相似度。韓戰後這裡仍持續從事陶瓷業,是了解韓國從朝鮮到近代的陶瓷產業實態的重要遺跡。 在記錄楊口方山白瓷生產歷史600年的博物館中,可見到足與朝鮮王朝最後的官窯分院里所產的青花白瓷並駕齊驅的作品。以由王室白瓷擴及至庶民階層的朝鮮白瓷最後佳作方山青花白瓷缸為中心,介紹以品質優良的楊口白土所製成的朝鮮白瓷的光輝與演變。


全羅南道(潭陽郡)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6號的<俛仰亭>是位在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祭月里山腳下的亭子,1533年由宋純(1493~1583)建造,包含李滉(1501~1570)在內的許多學者與文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亭子為木造瓦屋,側面與左右都有木地板大廳,中央設置了房間。原貌為勉強能遮風避雨的草亭(屋頂以草或蘆葦製作的亭子),經歷過好幾次修補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亭子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脈稜線,還能將山坡底下寬廣的原野盡收眼底。宋純將此處做為吟詩作詞的地方,亭子內部刻掛著當時著名學者與詩人的詩篇。


慶尙南道(居昌郡)

可以在晚間一邊吹著怡人的清風,一邊在溪谷裡或是戶外欣賞話劇的居昌國際話劇節,每年固定於7月底至8月初舉行。居昌國際話劇節也是成功將地區盛會與藝術節做結合的慶典,更被韓國國內公演藝術界評價為最優秀的戲劇節之一。觀眾們白天可以在清涼的溪谷中消暑,夜間則可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自由地欣賞附近美景,享受精彩的話劇演出。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白龍洞穴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美灘面河馬里,總長1.8km為一天然石灰岩洞穴,入口位於水平面之上約10~15m處。洞穴入口周圍分布著奇岩怪石,在以前是需要搭船才可接近的石灰岩洞穴。白龍洞穴自很久以前,就為附近村民間所熟知的地方。入口附近留有爐灶及地暖的痕跡,推測在很久以前韓國祖先們曾在這裡居住過。1976年間,這裡的居民把主通路中間有如拳頭般的窄小通路拓寬之後,開始可以進行洞穴調查,也對白龍洞穴的景觀及其學術價值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之後取孕育白龍洞穴的白雲山之“白”字,和發現這洞穴的鄭武龍之“龍”字,命名為白龍洞穴。並於1979年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