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昌原市)

注南水庫是多種候鳥避冬的必經之地,山南、注南、Dongpan水庫一帶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提供訪客大自然之旅、與休養生息的療癒空間。這裡可免費使用濕地文化館、生態學習館、觀鳥臺、注南環境學校等設施,並可聽取注南水庫一帶的專業導覽解說。除此之外還有蓮花園可供參觀散步,歡迎訪客來賞鳥賞花。


慶尙南道(巨濟市)

前往南部面海金剛途中會經過道場浦村,左測是道場浦遊覽船碼頭,可搭乘遊覽船前往外島、海金剛遊覽,從售票處俯瞰到的就是風之丘。這裡是有著寬敞草坪的禿山,海風涼爽,為最佳的觀海景點。過去因連續劇《夏娃的花園(2003年SBS晨間連續劇)》、《旋轉木馬(2004年MBC水木連續劇)》曾在此取景拍攝,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遊覽,「風之丘」的名稱更是因為熱愛此地區的人們而生。 * 巨濟市南部面道場浦村,位於村莊北側的小山丘 * 沿著道場浦村海岸碼頭的木製散步道慢慢步向山丘,可看見在海的那端有著背倚老子山,以卵石海灘聞名的鶴洞村全景。 「風之丘」受地理影響,時有海風吹拂,在此生長的植物亦受生態環境影響,大部分的植物皆屬矮小型。風之丘上部有著長期受海風吹拂,樹齡久遠的山茶樹群落,枯皺且傷痕累累的山茶樹皮完整呈現了歲月的痕跡,像是把世間所有花朵都攬在身上似的,就連凜冽寒冬也大大方方地盛開出血紅花朵,堅忍的生命力讓人重振因生活而備顯疲憊的身心。


首爾(鍾路區)

名列世界無形遺產的宗廟大祭是韓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為使其文化與藝術價值更廣為人知,傳承國家無形文化財,於11月5日(六)特別在宗廟舉行秋享大祭。


京畿道(平澤市) , 平澤


京畿道(富川市)

超越想像的都市!位於文化特別市富川的Hotel&P,乾淨整潔,對韓國國內遊客及團體海外遊客來說都是人氣極佳的地方。所有客房均由兩張單人床構成,在寬敞的早餐廳提供免費早餐,還另設有休息室以便使用。每年舉辦春季桃花藝術節、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及富川國際動畫節。


慶尙北道(慶州市)

從慶州到奉吉里海水浴場的車程約50多分鐘,便可看到東海。眺望東海蔚藍的海水,可以看見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而美麗的石島。這個小石島是統一了三國後的新羅(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裡的墳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個水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遺言興建的。大王希望死後能變成海裡的龍以對抗日本海盜,保衛祖國。他的後代按照大王的遺願,於大王死後在慶州附近奉吉里海邊的小石島上舉行了葬禮。首先在周長200米的石島中央挖出一個東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狀的湖,然後在水深2米處放置一塊高3.6米、寬2.85米、厚0.9米的石頭,石頭下安放遺骨。目前學者對安放的是骨灰還是遺骸尚有爭論。爲使變成龍的大王能夠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發現了水道的痕跡。到了秋天,從慶州到文武大王水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場的道路就成爲絕景。


全羅南道(麗水市)

萬聖里海水浴場位於麗水世博站沿著海岸道路北方約3km處,交通相當便利。長540m、寬25m的白沙灘,加上25℃左右溫暖的平均水溫,為最適合發展成海水浴場的地方。特別是海灘上的黑沙,因遠紅外線放射能數值高的關係,有助於毛孔及血管擴張,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汗腺分泌。因此有治療神經痛或各種婦女病等功效。功效最強的時候為每年農曆4月20日(陽曆5月下旬~6月上旬間),在那時候會舉辦黑沙汗蒸幕等活動。海邊的便利設施也相當俱全。 * 毛沙金海水浴場 從萬聖里海水浴場再進入2km處,週邊的景觀壯麗,由柔軟的沙灘和圓滑的石灘所構成的海水浴場。這裡平時適合作為兜風路線,夏天不只來到這裡避暑的觀光客多,也是釣客聚集的地方。  


京畿道(加平郡)

鱉島汽車露營場位於京畿道加平風光明媚的北漢江邊,曾為2008年加平世界露營大會的舉辦地,是首都圈最大也最佳的綠色休閒設施。鱉島由中島、西島、南島所組成,是1943年隨著韓國第一座發電專用水壩清平大壩的竣工,而於北漢江上生成的島嶼。這裡最早因光復後有中國人在此務農被叫做中國島,直到1986年召開加平郡地名委員會,有人提議表示整座島嶼像望著有「鱉脖」之稱的鳳尾山,而決議改稱「鱉島」。 鱉島汽車露營場內有移動式房屋(Mobile home)、露營車、露營車營位、汽車營位等露營設施,以及炊事場、洗手間、淋浴間、洗衣室等公共設施,以便遊客使用。所有露營設施採預約制,需事先透過網站預約。周邊還有各種可順道遊覽的景點,如露營場旁的生態公園二和園、位於西島的電視劇《IRIS》的拍攝地,以及每年10月定期舉辦的鱉島國際爵士音樂節。


全羅北道(全州市)

「大私習」原指板索里(韓國傳統清唱)聚會表演,約於朝鮮英祖大王時代在全州形成,逐漸流傳至今。古時的全州大私習遊藝,都會在冬至當天邀請國內優秀的街頭藝人們,通宵達旦地表演板索里狂歡,後演變成相互間的表演競爭。現今的全州大私習藝術節,都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著名的板索里演唱家,一同參與盛會並展現個人的優秀的歌藝。


慶尙北道(奉化郡)

位在奉化邑東南方29km、安東市東北方24Km的清涼山(870m)像是躲避人間俗事的紊亂一般,默默隱藏著。並且擁有包含金塔峯在內的12作美麗山峰、8個洞窟、包含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元曉大師所建的清涼寺在內的12座寺廟及庵子、寬昌瀑布等觀光資源。 清凉山道立公園自古就有著名的高僧和文人居住。清凉山的奇岩峭壁構成了12座山峰,洛東江環山而流。清凉山道立公園的岩石後面有朝鮮時期著名學者李滉(號退溪,1501-1570年)所作的“清凉山歌”詩碑。據說退溪先生在修建教授儒學的學校即陶山書院時,曾對究竟選擇清凉山還是現在陶山書院所在地猶豫不决。除了退溪先生外,新羅時代的僧侶元曉、義湘(625-702)、書法家金生(711-791)、學者崔致遠(857-?)等有名的人物也都曾來清凉山研修學道。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清凉山的文物古迹有清凉寺、應真殿,以及退溪的弟子們在退溪曾與文人們講學論道的地方修建的吾山堂,高麗恭湣王(1351-1374年在位)爲躲避紅巾賊之難(農民起義)而來此居住時修建的清凉山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