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座落於五臺山國立公園東邊地區的青鶴洞小金剛,它的奇岩怪石模樣,彷彿是金剛山的縮小版,所以被取名為小金剛。又由於狀似鶴展翅的模樣,所以別稱青鶴山。以海拔1,470M的黃柄山為主峰的老人峰,和左側的梅峰形成似鶴展翅的山勢。小金剛茂盛蔥鬱樹林之間,展露了奇岩怪石的壯觀秀麗,讓來此的遊客都被此深深吸引。武陵溪流經40餘里,沿途有武陵溪、十字沼、明鏡臺、食堂岩、九龍瀑布、君子瀑布、萬物相等景點,還有新羅麻衣太子背負著國家復興,訓練軍隊的金剛山城(又稱峨嵋山城)等名勝。


忠清南道(禮山郡)

位於禮山西北方23公里處的忠義祠,是日治時期獨立鬥士尹奉吉義士的出生地,當時爲了鼓吹農村啟蒙與愛國精神及表揚和追憶尹奉吉鬥士的義舉和愛國忠誠,於1968年時設立了忠義祠。每年的4月29日是紀念尹奉吉的梅軒文化祭,展示尹奉吉義士的珍貴遺物登記為寶物第568號保存。


釜山廣域市(江西區)

金海機場位於釜山廣域市江西區大渚2洞,前身為1958年8月落成的釜山水營區機場,1963年9月升格為釜山國際機場,而後為了擴建機場設施,於1976年8月搬遷至現今位置,並改名金海國際機場。金海國際機場與地區社會一同發展,一年乘客運輸量達1,000萬人次,而為了服務旅客,更逐漸擴充許多便利設施與無障礙設施,使機場設施更加完善。


慶尙南道(統營市)

此慶典是為宣傳與紀念世界四大海戰之一的韓國閑山大捷(1592年)而舉辦,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莫過於在眾人面前重現「閑山海戰」,可觀賞龜甲船(外形像烏龜的船)、倭船(日本船)與發射大砲等具有臨場感的海戰景象。此外,舉辦閑山大捷慶典的統營地區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眾多觀光名勝,鄰近海邊的地理位置更可以讓前來的遊客們品嚐新鮮美味的海鮮料理。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位於釜山廣域市釜山鎭區的豬腳專門店。在簡約幹練的室內裝潢中,享受豬腳和刀削麵。招牌菜是醬豬腳。


慶尙北道(浦項市)

「浦項國際煙火節」白天有著熱情的海洋運動,夜晚則有美麗的煙火,將迎日灣裝飾得華麗耀眼。每年夏季舉行的浦項國際煙火節以「兄山江體育公園」與「迎日灣(北部)海水浴場」等作為活動場地,主要活動包括國際煙火大賽、光之都表演及煙火遊行等,另外還有「浦項海洋國際話劇節」與煙火美術大展等表演及海兵海警文化體驗等體驗項目。此外,慶典期間將同時舉辦全國海洋運動大會,設有堪稱夏季運動代名詞的快艇、沙灘排球等競賽體驗項目,更增添夏季慶典的熱情與趣味性。


京畿道(金浦市)

* 金浦的末端—愛妓峰 * 愛妓峰為一般禁止通行地區,在韓戰時期曾是南北雙方發生激戰的154高地。欲前往可一窺北韓大地的愛妓峰峰頂,訪客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前往。由於站在峰頂可將遠方松鶴山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因此這裡被設置為一般禁止通行地區。 * 愛妓與民族分裂的悲傷地 * 丙子胡亂時期,平壤監事和其愛妾-愛妓曾在愛妓峰有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據說愛妓峰這名字取自丙子胡亂時期,終日於峰頂思念被押走的平壤監事,最終含怨逝去的愛妓。1968年,韓國前總統朴正熙到訪愛妓峰時,曾表示愛妓的怨恨與喪失家庭及故鄉的流浪者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便揮毫寫下「愛妓峰」三個字以示紀念。或許正是出於此因,每到中秋,覺得失鄉與失去親人的流浪者們便前往愛妓峰-望拜壇祭祀先祖,同時祈求南北韓統一。 *一眼望穿漢江河口的歷史* 含有民族悲情與渴望統一的愛妓峰最來逐漸成為漢江河口歷史文化的教育場。與西海相會需經歷400km長程的漢江河口被稱為祖江,含有「以捕魚為生直至終老,如長者般平靜祥和的江水」之意。實際上,從愛妓峰上俯瞰祖江之光景不需言語形容,其幽靜平和的光景便令人肅然起敬。而將北方大地攬入懷中的臨津江和遠處的禮成江、難辨江海分界的鹽河江、於鹽河江中成為候鳥棲地的留島,都彰顯著漢江河口的歷史與文化,偶爾還能在此看見隨祖江水流駛往首爾的帆船,每一種場景都如詩如畫。 * 進出手續 1) 僅車輛可進出檢查站(徒步或騎單車者不可進出) 2) 可派1人為代表,於出入申告所書寫申請書,並遞交證件,通過檢查站檢查即可出入 3) 外國人來訪時需出示護照


仁川(延寿區)

J酒店坐落於仁川延壽區,乾淨舒適,設施齊全,週邊環境幽雅,不喧鬧,讓您在市中心也可以徹底放鬆疲憊的身心,充分休息。房間內可以免費觀看電影,酒店還提供免費的三明治和咖啡。鬆島新城、仁川機場、鬆島遊園區、仁川市立博物館、仁川登陸作戰紀念館、花蟹街等是市區可以旅遊放鬆的景點。


全羅南道(海南郡)

美黃寺位於號稱南海金剛山的達摩山(489公尺)西側,是韓半島中最南端的廟宇,建立於新羅景德王8年(749年)。西海岸絢爛的黃昏、達摩山壯麗的山景,讓造訪美黃寺的遊客們,讚嘆不已。大小適中的寺院,位於綠色山麓旁,居正的大雄寶殿則讓人感到心靈上的平靜。特別是大雄寶殿的礎石,外貌類似烏龜、螃蟹等海洋生物模樣,相當罕見。還有聽說乾旱時,只要掛上去並舉行祈雨儀式,馬上就會下雨的佛幡(寶物1342號)。大雄寶殿和雄真殿內牆壁與天花板的18世紀壁畫,應真殿和冥府殿內的菩薩、羅漢、童子、神將等,神韻獨特的神像。處處都是讓遊客們,盡情遊玩的景點。


慶尙北道(奉化郡)

位在奉化邑東南方29km、安東市東北方24Km的清涼山(870m)像是躲避人間俗事的紊亂一般,默默隱藏著。並且擁有包含金塔峯在內的12作美麗山峰、8個洞窟、包含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元曉大師所建的清涼寺在內的12座寺廟及庵子、寬昌瀑布等觀光資源。 清凉山道立公園自古就有著名的高僧和文人居住。清凉山的奇岩峭壁構成了12座山峰,洛東江環山而流。清凉山道立公園的岩石後面有朝鮮時期著名學者李滉(號退溪,1501-1570年)所作的“清凉山歌”詩碑。據說退溪先生在修建教授儒學的學校即陶山書院時,曾對究竟選擇清凉山還是現在陶山書院所在地猶豫不决。除了退溪先生外,新羅時代的僧侶元曉、義湘(625-702)、書法家金生(711-791)、學者崔致遠(857-?)等有名的人物也都曾來清凉山研修學道。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清凉山的文物古迹有清凉寺、應真殿,以及退溪的弟子們在退溪曾與文人們講學論道的地方修建的吾山堂,高麗恭湣王(1351-1374年在位)爲躲避紅巾賊之難(農民起義)而來此居住時修建的清凉山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