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城南市) , 龍仁

藏書閣是1918年李王職下令設立的韓國學專門圖書館,1981年開院以來負責收藏韓國的古典資料與近現代史相關資料,以及1971年從文化財管理局移管的"藏書閣"資料。現在的藏書閣擁有古經典與一般圖書的書庫、收集整理室、閱覽服務室、參考文獻與族譜室、學位論文與期刊室、特殊資料室,以及微縮膠片的攝影、複製、顯像等閱覽資料時所需之內部設備,提供給學術研究與教育機關使用。韓國學中央研究院藏書閣收藏了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朝鮮王朝'儀軌'(287種、490冊),與許浚所統合研究編撰的朝鮮時代醫學書'東醫寶鑑'(25卷、25冊/寶物第1085-2號)。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帶小朋友們進入夢與幻想的歡樂世界,讓大人們重新找回童年的愛寶樂園,每年3月春天來臨,都會舉辦鬱金香節。慶典準備了阿培爾頓鬱金香(Apeldoorn)、塞納達藍鬱金香(Synaeda blue)、粉紅鑽石(Pink diamond)等100多種、共計120萬朵的鬱金香的主題花園以及花卉大道,提供讓遊客目不暇給的華麗春之饗宴。


全羅南道(潭陽郡)

潭陽位於全羅南道北邊,擁有肥沃的平野、美麗的自然風光,為保存、繼承無數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的故鄉。朝鮮時代儒生們繼承像竹子般正直的儒生精神,批判不合理又矛盾的政治現實環境,一邊感嘆無法完成自己的大志,離開首都搬到南部地區,在潭陽一帶新建樓閣與亭子,創作詩詞歌賦,與自然絕景為伴。他們自修其身,並為培養後輩人才而盡力,後接獲國家的指示,盡忠報國,在國家有難之時,奮然起身站在最前線捍衛國家。在以漢文為主流的朝鮮時代,以國文作詩,其中歌辭文學發展最活躍,館內藏有李緒的樂志歌、宋純的俛仰亭歌、鄭澈的星山別曲、關東別曲、思美人曲、續美人曲、南極曄的鄉飲酒禮、忠孝歌等18篇的歌辭,因此潭陽被稱為歌辭文學的故鄉。 潭陽郡為了歌辭文學相關的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保存,以及現代化的傳承與開發,自1995年開始促進歌辭文學館的建立,於2000年10月竣工。 有本館與附屬設施紫微亭、洗心亭、山房、特產品店、傳統茶館等。展示品除了歌辭文學資料外,還有宋純的傘仰集、鄭澈的松江集,以及漆版遺墨等珍貴遺物。文學館附近的息影亭、環碧堂、瀟灑園、松江亭、俛仰亭等為湖南詩壇的重要舞台,此為韓國歌辭文學創作的基礎,其傳統仍延續至今。 * 歌辭- 高麗末期出現的3·4調或 4·4調的韻文詩歌形式


慶尙北道(榮州市)

小白山從朝鮮半島的骨幹─太白山中向西南方向分叉延伸,成為慶尚道、江原道、忠清道三個道的分界線。小白山於1987年12月被指定爲第18號國立公園,總面積320.50平方公里。其代表性的山峰爲毘盧峰,山頂長滿了野花和山躑躅花,從第一蓮花峰到毘盧峰的西北斜坡上分布著韓國規模最大的朱木群落。小白山東面坡度較陡,洛東江上游的水流在這裡滙入竹溪川,許多人都來此登山。從毘盧峰沿竹溪川而下是石侖礦山,再往下就是草庵寺。在這裡向下看,能看到石川瀑布和聖穴寺等。在這一帶的山谷中生長著嘉魚,這種魚只生長在清水中。毘盧峰向西南方有約4公里長的一條平道,再往下一點就到了蓮花峰。從第一蓮花峰經國立天文臺就到了第二蓮花峰。山的南面約4公里處有一處名叫竹嶺的高坡。從小白山第二蓮花峰向東有新羅時期的古寺喜方寺和毘盧寺,喜方寺的入口處有被稱爲慶尚南道第一瀑布的喜方瀑布。


京畿道(驪州市)

位於京畿道驪州郡的世宗大王陵是朝鮮時代(1392-1910) 第4代王世宗及其王妃昭憲王后合葬的陵墓。王陵四周被石欄杆環繞,前有長明燈照亮(石制燈),另設有石虎、石羊、石馬等守護王陵。王陵內,除陳列同世宗大王業績相關聯的各種遺物和資料的世宗殿外,還有世宗大王銅像和舉辦祭祀典禮的丁字閣。王陵入口處是自擊漏(設有自動報時裝置的水錶)、觀天臺、測雨器等按原件複製的科學器具。* 英陵英陵為朝鮮第4代王─ 世宗(1397-1450,在位期間1418-1450)和其王妃昭憲王后(1395-1446)的陵墓,是朝鮮王陵中最早出現的合葬陵。世宗為1397年(太祖6年)朝鮮第3代王─ 太宗和元敬王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並於22歲登上王位,為朝鮮第4代王。世宗大王直到54歲過世前,在位32年間創造訓民正音,以及蓋建集賢殿,培養國家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水準。透過儒教治國和文化的興盛,帶給朝鮮時代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或是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位於京畿道驪州郡陵西面的英陵,原本在1446年昭憲王后死後建陵在光州瑞江。右邊的石室原為了世宗大王的陵寢而預先蓋好,世宗大王於1450年駕崩後,將予合葬。但之後以風水不好的理由搬移到現今的位置。而原本位於光州的石物(搭建陵墓的石頭),於1973年挖掘後,移到首爾清涼里的永徽園北方安置,並成立世宗大王紀念館。* 寧陵寧陵為第17代孝宗(1619-1659,在位期間1649-1659)和其王妃仁宣王后(1618-1674)的陵墓。一開始原位於健元陵西邊的位置,因屏風石(保護陵寢安置於上方如屏風般的四角狀石頭)出現縫隙,於是在1673年(顯宗14年),移至世宗大王陵(英陵)東邊的位置。寧陵的王和王妃墓,不像英陵般放置於左右兩側,而是以上下方式安置的方式,相當特別。根據風水地理而建的雙陵,是朝鮮王陵中的先驅。孝宗為第16代王仁祖與仁烈王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於1649年即位後,進行軍隊制度改編、強化軍事訓練等,為了征伐清朝而樹立北伐計畫。除此之外,孝宗設立大同法(各地區以米取代特產進行納稅的制度)、以「常平通寶」為貨幣進行流通買賣等的經濟施策。


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城北世界村多元文化節,是透過各種世界各國的飲食,讓遊客跨越民族、人種、國家的界限,體驗世界文化的慶典,現場也會進行展現多元文化價值的各種慶祝表演。


慶尙南道(山淸郡)

2010年5月開館的山清傳統韓方主題樂園,連結韓醫學博物館,以韓醫學(韓方)為主題構成5個庭院。主題公園內除了熊與老虎的造型之外,各種紀念銅像、水景設施、象徵物等,以親環境的素材,編織成傳統韓方的故事,為國內最早的韓方主題樂園。


首爾(鍾路區) , 市廳・光化門 

為迎接韓文字頒布570週年,文化體育觀光部特別於光化門一帶舉辦韓文文化慶典,宣傳韓文文化與韓文的價值,並讓一般市民、專家、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一起同樂。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首爾365時裝秀是首爾市民與首爾市共同打造的生活型時裝秀。 活動期間將會有各種走T台活動在首爾各處進行。首爾市民成為模特每個月舉行精彩時裝秀的活力四射城市——首爾! 此次活動旨在打造出不是專屬於專家們的,而是市民們親自制作、參與、可以享受的,文化相融的複合型文化藝術時裝秀。 首爾365時裝秀活動年間會提供給100名以上的年輕人成為職業模特的機會,也是在為青年們創造工作崗位做出貢獻。 首爾365時裝秀還會選拔專屬模特,提供專門的教育訓練機會,也會提供各種工作機會。  


京畿道(楊平郡) , 九裏

楊平郡位在京畿道的東端,東面鄰江原道洪川郡、橫城郡、原州市;西南面鄰驪州郡、廣州市;西北面鄰南楊州市、加平郡。郡中央以坐落於北部的龍門山為主體,大部分為山岳地帶。主要山峰包括道一峰、白雲峰等,此外還有北郡界的通方山、禿鷹山等,南郡界的楊子山、婆娑山、牛頭山等。北漢江由西北往西南流,南漢江則是由西南往西北流,於兩水里附近交匯成為漢江主流。楊平郡的面積是京畿道內所有市郡中最大的,龍門山於1971年5月20日被指定為國民觀光園區,1983年正式開始統整管理。鄰近龍門寺、龍門寺銀杏樹、正智國師浮屠與碑、龍門山地區戰跡碑等文化遺跡,每到秋天來欣賞龍門寺天然紀念物第30號銀杏樹的遊客眾多絡繹不絕。* 龍門寺銀杏樹此樹為韓國現今存活最碩大古老的銀杏樹,現就位在龍門寺大雄殿前。經推測銀杏樹生長至今約已1,100餘年,高約60多公尺,樹幹周長超過12.3公尺,同時也是東洋最大的銀杏樹。據說這棵樹是新羅末代王敬順王來拜訪他的老師大鏡大師時所種植的,也有另一說法是他的世子麻衣太子在痛失國家的悲痛中,經過金剛山途中所栽種。另外也傳說這是新羅高僧義湘大師將手持的柺杖插在此後生根所長成的。由於經過多次戰亂,寺剎遭到嚴重毀壞,尤其是丁未義兵時日本軍宣稱這裡是義兵的根據地而將寺煞燒燬,但只有銀杏樹倖免未遭到大火吞噬,因此這棵樹亦被稱之為"天王木",朝鮮世宗時期還特別賜予正3品的堂上職牒官位。這棵樹還有一個傳說流傳著,從前有人想要砍樹,但斧頭砍的地方居然噴出血,原本晴朗的天空也突然變陰雷聲大作,使得他無法繼續砍樹。另外傳說每當國家發生大事時,它就會發出聲響,在高宗去世的時候一根大樹枝突然掉落,8.15光復及6.25事變時這棵樹都曾經發出異常聲音。著名觀光景點:龍門寺銀杏樹、龍覺庵、庭院岩、將軍泉、自然溪谷、龍門寺上院寺、 正智國師浮屠與碑、運筆庵、龍門山地區戰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