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麗水市)

麗水水產市場將在麗水海岸邊剛剛新鮮捕捉到的魚隻、海參、章魚、海鞘、花蟹等出口策略魚種,裝放於水族箱中供應至各大生魚片餐廳商家,這裡也是麗水市的專業市場之一。大約有百餘名商人在此從事海產生意,自突山大橋沿岸引來的海水在經過淨水和殺菌過後,再供給至各賣場的水族箱作為維持活魚的最佳新鮮度,目前線上水產購物商城也正營運當中。 2002年10月麗水市根據水產專業市場培育施策法案,提撥經營費用超過93億韓元以維持事業發展,原為喬洞的水產市場陳舊狹窄,後計畫將其擴張遷移至南山洞麗水水協所有保持及國有址,並且將原喬洞市場所在地重新規劃變身成為市民公園及停車場。另外在2004年8月10日反對水產市場遷徙的喬洞市場30餘間商家聚集起來抗議,直到8月13日經過多方協調溝通後,麗水綜合水產市場才得以順利進行動土儀式。由於下水道設施建構不良之故,誤將污水排放至鄰近海域地帶,麗水綜合水產市場立刻針對下水道管路重新施工。為了使市場營運能夠更加活躍,政府配合展開道路開發等改善週邊環境的各大工程,麗水市共投入36億韓元將南山橋至麗水綜合水產市場的區間,由原先幅度4~7公尺拓寬至15公尺,並將道路更改成為四線車道。2004年12月29日麗水綜合專業水產市場終於順利正式開幕營業。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坐落於北岳山、仁王山山腳的中式餐廳<賀琳覺>以中國傳統料理為傲,位於韓國最好的自然環境下,距離市廳僅5分鐘,只要經由內部循環公路30分鐘即可抵達江南,交通十分方便。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濟州偶來小路第16條路線始於高內浦口,途經南頭烽火台、舊岩碼頭、水山峰圍路、水山田路、三別抄最後一個將軍抗蒙精神的所在之地缸坡頭裡遊園地、古城叢林之路、青花村後最終達到光令1裡事務所,全程15.7km。途中包括部分上坡路,在經過新嚴碼頭後設有台階,中途還會遇到叢林,故而不適合推嬰兒車或輪椅的遊客前往。


江原道(太白市)

黃花蓮塘位於市中心,為1,300里洛東江的發源地,從此池塘所湧出的水滾滾流向寬廣的嶺南平原。此池塘的圓周圍100m,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每天湧出5,000噸的水,亦被用於上水道取水。這裡有著"從前一名和尚向居住在此的黃富翁乞討,但是富翁沒有施捨和尚,反而挖了推肥給和尚,之後突然天搖地動,富翁家就此變成了池塘"的傳說。此地也是韓國名水前100名之一。


忠清南道(泰安郡)

由安眠島與泰安半島一帶的130餘個島嶼所組成的泰安海岸國家公園為海洋休養地,眾多海水浴場、風貌各異的岩石、低緩山丘與因侵蝕作用而曲折的海岸,融合成秀麗風光。1978年10月,該地總達328.99㎢的地區被指定為國立公園並加以開發,同時為學術性研究,種植有250多種植物。* 文化遺產沃坡李鍾一先生故居(忠魂閣)、泰安磨崖三尊佛、興住寺(興物寺三層石塔)、白華山城、安興城、夢山里釋迦如來坐像、南門里五層石塔* 參觀項目、文化慶典千年紀念物-薪斗里砂丘、千里浦樹木園、黃島鵬旗豐漁祭、煮鹽與大蝦節、淺水灣候鳥遷徙地、安眠島國際花卉博覽會※ 春季野生花開花時期與地點 花種開花時期開花地點孝善草4月底海岸砂丘全區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首爾極具代表性的環保與舊建築再利用地標 麻浦文化儲備基地過去41年來曾是石油儲備基地,如今搖身一變,由工業化時代的遺產成為新型態的複合文化空間。原有的5個石油儲油槽被改建為表演場、展示館、多功能展館等,並另外新建了一座資訊交流中心。而曾是臨時停車場的寬廣戶外空間也重獲新生,變為文化廣場,提供市民休息與進行各種交流活動的空間。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位於首爾特別市乙支路入口站附近的日本料理專門店。主打菜品是炸豬排。供應日式炸豬排的餐廳。


京畿道(果川市)

位在首爾近郊淸溪山山麓,交通便利。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大公園、首爾樂園等教育、娛樂、休憩設施就在旁邊,方便進行綜合的營隊訓練活動。


江原道(三陟市)

大耳里洞窟地區有幻仙窟、觀音窟、梯岩風穴...等6個洞窟,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78號。之中的幻仙窟於1996年開始開發內部石灰洞窟,開放給一般人進入參觀。不只是洞窟,周圍還有德項山、燭臺峰、地角山等秀麗的山岳環繞,更有橡木皮屋、瓦屋、磨坊等豐富的民俗資料,附近一帶亦被指定為大耳里郡立公園,設立了許多便利設施。幻仙窟總面積6.2km,位在海拔500m的山腰處,為東洋最大的石灰洞窟,拱門型的洞口寬14m、高10m,有大量的洞窟水流出。在幻仙窟內部可以看到在韓國的其他石灰洞窟所看不到的華麗鍾乳石及經過許多階段所形成的生成物,可以觀察洞窟的生成、成長、退化過程。尤其是中央廣場的玉座臺與洞窟入口的萬里長城、香菇型鍾乳瀑布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另外幻仙窟內10多個的大大小小洞窟湖水與6個的瀑布,讓人好像探訪地下溪谷一般。幻仙窟的地上幾乎都是由鐘乳石所組成,而直徑40m的巨大中央廣場可以容納數萬人的白沙地。幻仙窟的主要通路直徑都在15m以上,比起其他洞窟更加壯觀。幻仙窟全年氣溫都維持在11℃,由天花板及壁面滲出的水滴相當明顯,且不易滴落。幻仙窟內棲息有蝙蝠、馬陸等24種洞窟生物,在開放區域中也可以經常看到。* 規模:總長6.2㎞ / 開放區域1.6㎞/ 入口寬14m / 高10m,內部20~100m / 高20~30m* 氣溫:10℃ ~ 15℃* 幻仙窟由來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大耳里村燭臺岩附近有個瀑布,有一個美麗的女人經常來此洗澡。有一天村民們來這裡,突然附近雷聲大作,落下許多巨石把女人的行蹤隱藏了起來。村民認為那女人是仙女轉世,就把降下許多巨石的地方命名為幻仙窟,並開始祭祀,祈求村落的平安。女人消失之後,燭臺岩附近瀑布的水開始乾枯,而從幻仙窟開始流出大量的水,形成仙女瀑布。天上落下的石頭現在還保存在通往幻仙窟的入口,在岩石上建了山神堂。另外還有一名法師為了悟道進入幻仙窟,但沒有人看到他出來,人們也認為法師也是仙人轉世,因此把法師的柺杖插在山神堂前,據說現在的欕樹就是那枝柺杖所變的。幻仙窟內法師所使用的暖炕與灶都還在裡頭。


全羅北道(益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