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Leo汽車旅館位於靠近慶釜高速公路水原收費站旁邊的新葛五岔口的7車道大路邊。因其位於路旁的環境優勢,交通方便。此外,客房內供有含鍺的溫泉水,天然養生。


慶尙北道(安東市)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臥龍面中佳邱里的安東壩為多功能水壩,也是洛東江水系的第一座水壩。為減少每年洛東江下游例行性的洪水災害,並確保農工業用水與生活用水的足夠,於1971年4月動工,並於1976年10月全面竣工。


光州廣域市(南區)

在楊林洞可以探訪光州的近代文化遺產。100多年前,這裡是光州最早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之處,也是光州近代歷史的起點,為當時文化資源的中心。 在楊林歷史文化村,可以看到西洋近代建築與韓屋和諧共存的景象。這裡是歷史與文化的空間,有促進光州醫療與教育發展的禹一善(Robert M. Willson)傳教士私宅,有呈現朝鮮上流階層家屋風采的李章雨家屋,還有民主化運動之母、一生為苦難階層獻身的曹亞羅女士的紀念館,以及為了農民生活費盡心力的魚丕信(Gordon W. Avison)傳教士之紀念館,於光州傳教最後殉教的歐文(Clement C. Owen)之紀念閣。 此外,也有能認識音樂家鄭律成的鄭律成街,以及當地居民與藝術家廢物再利用聯手打造出藝術作品的企鵝村等。近代與現代文化在此交融,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魅力。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此店以餃子而聞名,在此可以品嘗到由黃海道出身的老板所制作的黃海道式餃子。雖然價格偏高,但依然相當受到歡迎,因此必須排隊等候。 ​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烏頭山(119m)山頂上的烏頭山城,其名稱依照紀錄的不同稍有差異。《大東地志》內稱其為鳥頭城、《輿地圖書》內為烏頭山城、《世宗實錄地理志》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內則紀錄為烏鳥城。這座山城以漢江與臨津江交界處的烏頭山山頂為中心建造,長約620公尺,為百濟時代的馬鞍形山城。四面陡峭,西邊為臨津江、南邊面朝漢江、東邊是農耕地,北邊則與山腳相連。山頂上到處都散佈著城牆用石材,可以看出從三國時代到朝鮮時代持續修築的痕跡。1990~1991年間發掘調查結果,出土的大部分為土器、白瓷、瓦片、鐵鏃等。此處為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雖然在建立統一展望臺後,已難以看出其原來的樣貌,但根據相關專家對於遺跡附近的實地考察結果,可確定臨津江與漢江交界的西邊內陸有高1~1.5m、長約30m、寬6~7m、完整保留下來的古城牆。建築方式為基石上堆疊地臺石(5~15cm)後,內側為全部只填充石頭的後填充石形式。在大巖盤上採集石頭使用,而將其斷面作為城牆的型態是研究百濟時代城墎的重要遺跡。從烏頭山城位置及山勢等週邊地形條件來看,有學者主張它就是廣開土大王陵碑、《三國史記》與《百濟本記》等紀錄中所提到的百濟北邊關彌城,金正浩的《大東地志》中則紀錄烏頭山城就是百濟的關彌城,是最近在學界引發不少關注的地方。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像牛橫臥並浮在水面的牛島以碧綠的草原、黑色石籬笆以及燈塔呈現出最具濟州島特色的風光。在附屬濟州島的62個島嶼中牛島是最大的,牛島偶來能欣賞一年四季蔚藍色的美麗大海,以及牛島美好的風光路線。經過牛水桶丘陵,走過被完整保存下來的石籬笆偶來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生長著黑麥、大麥和花生的田壟偶來。 現存的牛島峰散步路線是可以直接往上前往瞭望台的路線,牛島偶來則是會經過海水淡化處理的牛島水庫旁小路,再登上牛島峰的路線。一路上的罌粟花和深紅三葉草把這條路妝點得如詩如畫。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東方觀光飯店客房於今年2月重新裝潢,每間客房使用乾淨的溫泉水,使旅客能夠盡情放鬆,享受溫泉。飯店位在金剛公園入口處,距離機場乘車約40分鐘,至釜山站約35分鐘,交通便利。


京畿道(九里市) , 安城

位於京畿道九里市峨川洞牛尾川村的「高句麗冶鐵村」為高句麗(BC 37-668)遺址(主題)公園,亦是歷史教育地點,規模為韓國最大。設有直徑達7公尺的「水車」與2層樓建築高的「火爐」等設施的高句麗冶鐵村規模浩大地重現了高句麗時代的燦爛文化。韓民族歷史上,擁有最大領土的便是高句麗,其國家發展與象徵的動力皆來自於鐵器文化,在峨嵯山山麓下的高句麗冶鐵村則是完整呈現了當時的文化風貌。為了兒童與遊客,準備了透過高句麗學習活動來探討學習高句麗歷史與文化的「峨嵯山遺址展示館」、淵虎凱家屋(高句麗人的立式生活空間)、望樓(村莊防禦與監視周邊的地方)、冶鐵坊、談德家屋(展示一般高句麗房屋)、巨木村(Gomul Chon,會議場所)等,可感受高句麗村莊的風情。同時還有可玩投壺、踢毽子、套圈圈等各種民俗遊戲的戶外學習區、高句麗舞蹈或現場體驗學習活動等的各種表演。高句麗冶鐵村以裴勇俊主演的電視劇《太王四神記》拍攝地而聞名,因而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此外,這裡還是《風之國》、《快刀洪吉童》、《自鳴鼓》的拍攝地。


全羅北道(金堤市)

位於母岳山道立公園入口的金山寺創建於百濟法王元年(599),776年由真表律師重新改建才有了大伽藍的風貌。寺院境内有被指定為國寶第62號的彌勒殿及10多個文化財,之外還有很多附屬的建築物,是湖南第一大的寺院。木造的彌勒殿是韓國唯一擁有三層法堂且上下内部相通的殿堂。每到春天從山的入口到金山寺一路盛開的櫻花,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造訪。在冬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信徒來到彌勒殿拜菩薩像或圍著殿堂念經拜佛的樣子。彌勒殿的彌勒佛像是世界最大的室內立佛,三尊佛中央的彌勒佛像11.82m,左、右佛像8.8m。1999年開山1400週年紀念時建造的1400週年紀年館內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 主要文化財彌勒殿(國寶62號)、露柱(寶物22號)、石蓮臺(寶物23號)、慧德王師真應塔碑(寶物24號)、金山寺五層石塔(寶物25號)、金山寺方等戒檀(寶物26號)、金山寺六角多層石塔(寶物27號)、金山寺幢竿支柱(寶物28號)、深源庵北崗三層石塔(寶物29號)、金山寺大藏殿(寶物827號)、金山寺石燈(寶物828號)


慶尙南道(陜川郡)

海印寺位於慶尚南道陜川郡伽倻山上,因保管著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 八萬大藏經,而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海印寺的寺廟寄宿有這裡才有的特色,並以韓國佛教傳統的參禪修行方式與八萬大藏經的親見及印經為中心經營。另外還可以參觀伽倻山上以海印寺為本寺的大小庵子,感受佛寶宗剎海印寺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