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廣域市(東區)

東大邱站於1969年6月10日正式開始營運,2004年4月1日KTX高速鐵路通車之時,車站也同步擴建成現今的面貌。車站增建工程於2012年完工後,自2014年為止進行開發整頓工程,使東大邱站成為大邱的新地標。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酒店位於漢江週邊的金融、政治和文化、信息中心地汝矣島,連接首爾市中心和仁川國際機場,便於商務往來,為商務人士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仁川(南洞區)

地近首都圈,四季饕客絡繹不絕的蘇來浦口綜合魚市場,以提供當季新鮮代表活魚,價格與量極具競爭力而有名。春季蘇來浦口滿是為購買梭子蟹而來的遊客,每次漁船進港,都能享受現抓現吃的梭子蟹美味。而醃越冬泡菜的季節,則到處都是美味的魚醬,蘇來浦口綜合魚市場沒有淡季,一年365天都有豐盛且美味的漁獲。與其他複雜且髒亂的浦口不同,這裡是既乾淨又有分區規劃的現代魚市,不僅有冷、暖氣,還有充裕的停車空間,以及有系統的快捷與宅配服務,讓顧客得以享有更加便利的服務。 浦口附近的好去處相當多元,有蘇來鐵橋、獐島砲臺址等知名旅遊景點,能充分享受漁村的浪漫風情。而此處所舉辦的蘇來浦口慶典更於2010年被選為潛力慶典,可謂韓國代表地區慶典之一,每年吸引近百萬的旅客到此遊玩。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

鷄足山的黃土小路是在山林中赤著腳走路的健康步道,也是韓國國內的第一條健康旅遊步道。鷄足山的黃土小路在2008年還被旅遊專門記者選為「想要再去一次的旅遊景點33選」的其中之一,2009年也被韓國觀光公社選為「5月一定要去的名勝」之一。此外,這裡也是參加聯合國環境兒童會議的100個國家的500多名的外國小朋友與塞席爾共和國的詹姆斯‧米歇爾總統所走過的地方。 赤腳走在充滿松香的黃土小路上,可以讓全身充滿舒暢感。在三國時代遺留下來的鷄足山城上,還可以一次將大田市區的風光一覽無遺。而這裡也是可以感受到其他地方所感覺不到的大自然所給予的健康的空間。在位於海拔高度200公尺~300公尺處、總長14公里的黃土小路上,無論是用走的或是用跑的,都可以讓身心帶來無比的健康。 在春、秋兩季,為了欣賞鷄足山美景的健行愛好者們,都會騎著腳踏車往鷄足山聚集。每年在這裡也會舉辦Eco One宣揚Masai馬拉松大會,總計有40多個國家、共5000多人參加,其中包括600多名外國人也前來參與,而此活動也儼然成為了大田的代表慶典。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選用優質韓牛, 切成合適大小, 放入以鹽﹑梨和蒜等調和而成的調料中醃製後置於木炭上燒烤, 口味清淡,肉塊充滿彈性,味道一流。泡菜﹑清蒸魟魚﹑南瓜煎餅等佐餐菜異常潔淨。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2003年開業時名為“Sahara Tent”,2007年8月店名變更為現在所用之名。剛開始時經營印度﹑土耳其菜,現在阿拉伯﹑印度﹑土耳其菜皆營,廚師為印度人,店主是約旦人。客人主要為東南亞留學生﹑阿拉伯(中東)商人等,韓國本國人也經常光顧。其特徵是接近本土口味。


首爾(江東區)

漢江公園除了汝矣島漢江公園游泳池外, 還有6個漢江公園設有戶外游泳池。入場費用為一般游泳池的一半, 價格合理, 並進行嚴格的水質控管, 讓您玩得安心。此外, 場內還設有游泳用品販賣與簡單餐飲小賣店等附屬設施, 非常方便。*位置: 位於奧林匹克大橋與南沙水源地之間  


京畿道(果川市) , 首爾大公園

左面是賽馬公園,右面是首爾大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等),前面是首爾國立科學館,因此家庭、外國人、公司職員都可以在這裡聚會。 只需30分鐘的路程,便可在都市生活中享受大自然、森林浴,還可以被古木的韻致所感染,可謂展示四季風情的淺海餐飲文化麥加地。另外,寬闊的空地上設有供單位體育活動使用的足球場。 ※ 被指定為京畿道最佳營業場所 ​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光熙門為朝鮮太祖5年(西元1396年)創建漢城都城時,於東南側建成的小門,被列為四小門之一的南小門,並常被稱為水口門。雖然以距離來看,與清溪川流經之地建成的水口實際上與東大門較接近,離光熙門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獎忠壇公園至漢南洞的山坡上,另有過去修築的南小門,故為了便於區分,將之稱為水口門。此外,水口門實際上又與西側的西小門被當做屍軀門使用,都城內的葬禮行列在向東行進時,往往由此通過。壬辰倭亂時,都城與宮殿皆遭到破壞,光熙門亦然。依肅宗時的記錄所載,南小門與光熙門的位置被混為一談,城門地基與軍營位置亦難以確認,可見都城遭嚴重破壞後,並未重新修築。於肅宗37年(西元1711年),都城重新修築完成後的次年,光熙門終於開始重建,水口門被重新堆砌,門樓也一併修築。由於水口門被嚴重破壞,石造建築被重新改修,而因耗時甚久,將管轄西大門地區的衙門之木材搬至敦義門(西大門)建成門樓,在城門修築完成後,究竟門樓於何時重建完成不得而知。但在肅宗45年(西元1719年),據史冊所載,當時代理政事的世子同意為光熙門題匾額並將之懸掛於門樓,而英祖時重建都城門樓,光熙門並未在重建名單之列。被判定約在西元1759年左右繪成的《都城圖》,依當時有無門樓的實際情形描繪,水口門的門樓亦被繪出。由此可以推定,光熙門的門樓於肅宗時即已重建完成。在日帝強佔期,因鋪設電車軌道而將首爾城郭拆除,光熙門僅留下城門與城樓。在南北韓戰爭時,門樓再次遭到破壞,直到1975年,因城門位於道路正中央,被遷至原址南側15m處,且開始復原工程。光熙門曾經歷許多歷史事件,仁祖2年(西元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後,李适即藉由此門逃出都城,而丙子胡亂(西元1636年)時,君王仁祖亦自此門退往南漢山城。朝鮮時代日本的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過漢江,亦是經由光熙門前往位於仁峴洞的日本使臣專用驛館東平館。光熙門的城門與首爾城郭的其他小門相同,皆採用長方形的武沙石做為城樓基石層層構築,再於城門的中間設置前後拱門與通道,最後再於其上建築門樓。整體石造建築高6m,寬7.98m,外側拱門高4.18m,寬4.58m,內側拱門高4.68m,寬5.18m,而拱門內部通道寬5.16m,拱門臺石高2m。門樓屋宇為正面3間、側面2間的初翼工系單層廡殿頂,在四角礎石上立起柱子,於屋脊上設置神像,並僅於地板中間鋪設長板廊。門樓外側四方為未設槍眼,高1.02m、長達62km的石造女牆,左右內側則設有登城階梯與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