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新安郡)

「天使島盆栽公園」位於全羅南道新安郡押海邑,園內有花草園、野生花園、玫瑰園、濕地保護區、生態蓮花池、盆栽園、森林教室等,讓人能在此直接觀察植物與學習。此外,還有戲水區、體力鍛鍊場、多用途廣場等各種設施,能使遊客在盡情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得到充分的休息。


忠清南道(禮山郡)

參觀禮山的華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鮮後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於禮山,距華岩寺不遠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風格古色古香,別具一格。 位於海拔較低的烏石山上的華岩寺,是一座與秋史有著很深淵源的寺廟。因為這座寺廟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漢荩所重建。作為英祖驸馬的金漢荩,與英祖的二女兒,莊祖的妹妹和順翁主結婚,死後二人合葬於龍山腳下的鹦鹉峰,將生前與這座寺廟的因緣,一直延續下去。 現在的華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處擠滿了整潔乾淨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廟感覺。古色古香而又歷史悠久的寮舍,彰顯了秋史的風採,且隨處可見秋史的遺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為這個位於市郊的古寺帶來一份安詳。建議熱愛秋史的朋友,不妨來訪一次。 * 歷史 關於這座寺廟的由來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證的是在三國時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廟的後方,有屏風岩,相傳古寺曾在屏風岩的下方。隨時間的流逝,寺廟漸漸消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塔,後挪移到現在的位置。 關於華岩寺的歷史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具體緣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遺物展示館所藏的<華岩寺重修記>中,有關於寺廟的記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重建記記述了1848年(憲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後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書法家及碑銘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滿腹經綸,學術略有建樹。根據這部文獻,雖然不知此寺廟最初是何時修建的,但在1752年慶州人金漢荩(1720~1758)為管理其父金興慶(1667~1750)的廟宇,將其重建。在華岩寺西北部約20m處,有一塊近100余坪的腹地,據廟中僧侶所言,是華岩寺的原址。 原來寺廟建於屏風岩之前,閉寺後僅剩下一塔,在和順翁主與月城尉金漢荩重建後,英祖給其命名為華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馬月城尉金漢荩將寺廟重建。雖然名字是英祖賜予的,但牌匾則是月城尉親筆寫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後,憲宗丙午年,寺廟再次受到損壞,以致僧侶無法寄居,於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資重建,便有了現在我們所見的華岩寺。


忠清南道(舒川郡)

希里山整座山被茂密海松所覆蓋,景色秀麗,入口處有個貯水池,可在此享受山林休憩。沿著登山道路往山頂爬上去,可眺望西海海岸,並且鄰近春長台海水浴場、金剛河口垻與韓山苧麻城鎮等景點,利於旅遊觀光。希里山海拔329m,最高峰為文秀峰,休養林西北邊有過去四壯士曾經遊玩的四人台。四人台下方有140m的絕壁,壯士吊單槓的地點也位於此,因此也稱作吊單槓場。文秀峰下有很多床虱腐蝕寺廟,至今僅見寺廟的遺址而已。文秀峰往南500m為戰士們騎乘馬匹奔馳之地,沿著山陵線延展開來,而東南邊500m處,則佇立著一個外型狀似馬糞的岩石,因此得名‘馬糞岩’。其下有兵卒們駐足過的100多個小岩石,因此稱為兵卒岩,岩石的外型千變萬化,從希里山到文秀峰的登山道路沿途景點眾多。


忠淸北道(淸州市)

直指是1377年清州興德寺印刷的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金屬活字版本,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紀錄遺產。為讓直指文化被世界所認知,清州市政府舉行過8次清州直指慶典和5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直指獎頒獎儀式。2016年經政府批準,決定將兩個活動合二為一,統稱為“直指韓國”。本次慶典活動將於2016年9月1日至8日在包括清州古印刷博物館、清州藝術殿堂在內的清州直指文化特區一帶舉行,為期八天。本屆活動將以“直指,將世界喚醒”為主題,積極宣揚和繼承發揚直指文化的創造價值,通過展示、公演、教育、體驗等活動為遊客提供一個了解直指文化的平台。


江原道(江陵市)

江陵一帶的元宵節風俗由1991年開始正式以慶典「望月祭」的方式保存,慶典共分為3階段進行。為了祈求當年風調雨順、農作豐收、健康長壽,從正月十五元宵節下午開始到深夜為止,舉行一連串的慶典活動。首先下午先進行「尤茨遊戲」、「投壺」(站在定點將箭投入箭筒中)、還有韓國式的踢毽子遊戲等。第二階段則進行假面舞、農樂公演、還有驅除厄運的「踩地神」等活動,而向月神祈求豐年的「望月祭」,隨即在各地點燃熊熊大火。慶典最後部分,即祈求當年能有豐沛雨水的「求龍雨」活動,利用稻草所製成的遊龍,由數百人同時高舉並遊行2公里左右,場面十分壯觀,整個祭典活動持續至深夜為止。求龍雨意指「引東海龍王之水」,即當村落的井水不足時,可以引灌豐沛的泉水之意。在望月祭慶典中,會場不但免費提供美味的道地韓國牛肉、香醇的小米酒、還有傳統的韓式年糕等,遊客們可以好好地大快朵頤。


京畿道(義王市)

位在白雲湖附近的Songihyang餐廳是,堅持傳統美味的韓式餐廳。在店內享用美食的同時還可以欣賞白雲湖與淸溪山美景,店家30年間堅持選用韓國產的松茸,同時鑽研各種菇類料理,喜愛韓式料理的饕客不妨一試。


全羅南道(珍島郡)

857年由道詵國事所建立的雙溪寺。座落於珍島的中心地尖察山(高485m)的北面,兩旁有溪流。寺廟於1648年重建,清幽雅致,石子鋪成的小徑在香樹、櫻花樹、柿子樹等百年老樹的陪伴下向遠處延伸。 沿著寺廟後的溪流而上,約10分左右,即可看到被指定為107號的天然生態物,佔地3,700坪的樹林,樹種多達50多種。寺廟的南面有朝鮮時代的著名畫家許維渡過晚年的雲林山房。


全羅南道(長興郡)

位於長興郡大壩最上遊的獨角仙村主要收入來源於天然香菇。獨角仙村保持著原生態天然環境,這裡的香菇學習廠、生態體驗廠、獨角仙飼養廠等,既可以用做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場所,也可給城市人提供一個體驗和休息的空間。 農田面積:82.3公頃(高地33.7公頃 稻田48.6公頃) 山林面積:31.5公頃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

本店占地廣闊, 擁有五間傳統韓式房屋。在此可品嚐高級韓式套餐; 另設茶室, 可於用餐後悠閒品茗。除冬季外,每月舉行一次打糕活動,貴賓可品嚐自己親手打出的米糕。 此外,還設有傳統文化商品館、傳統手工打糕銷售館(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為貴賓解說)、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傳統婚禮、韓國飲食、遊戲文化體驗)。


全羅北道(全州市)

在固守全州韓屋村,樹齡高達600年的銀杏樹旁,有一間以傳統貴族房屋修建而成的韓屋體驗住宿設施,正是豐南軒的所在。在豐南軒可以品嘗到屋主在智異山親手栽種的茶,還會舉辦許多與茶相關的體驗,許多人因此慕名而來。 傳統韓屋豐南軒在1934年落成,屋內的橫梁已經用了80多年。落成之後一直是一般住家,一直到2004年經過修繕後,才以豐南軒之名與世人會面。這棟古宅使用了一般住家常見的四角柱支撐,並採用八角形的屋頂,是典型的韓屋風格。以寬敞的檐廊取代大廳並加裝上窗戶這點,是豐南軒的特徵。屋主為了保留傳統貴族之家的氛圍,費盡心思地刻意留下原有的木材與架構,尤其在屋瓦上花了很大的心力。屋頂所用的屋瓦,是委託登記為無形文化遺產第121號屋瓦大師李金福先生在高靈親手製作的。 內部的整修工程也花費超過兩年的時間才完成,其中最用心的地方便是地板。每間房間都以韓紙裱糊後再上漆,才終於完成與陳年木材極為相襯的深黃土色地板。由於屋主的興趣是蒐集骨董,故房內處處都是極具韻味的骨董家具。尤其是歷史悠久的韓國畫與屏風,讓下榻於此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傳統貴族之家的古典情趣。 在豐南軒,旅客還能品嘗到新鮮的野生綠茶。屋主的老家位在澄淨自然的智異山花開市場,他在那裡擁有兩萬坪的野生綠茶田。在豐南軒品嘗到的綠茶,即是由其中最優質的茶葉泡成。親手栽種茶葉也能看出屋主對茶的愛好,使用這些無公害綠茶招待客人也讓他感到無比的幸福。 為了想更深入了解茶的人,屋主夫妻也規劃了野生綠茶體驗。體驗活動包括親手炒茶葉的「製茶體驗」、「茶食品嘗體驗」等許多與野生綠茶相關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