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完州郡)

* 揮別日據時代的陰影,煥發新生的藝術村 三禮藝術村是被暱稱為「Samsam Yeye Mimi(三三藝藝美美)」的藝術村,原本在日據時代被作為糧倉與官舍之用,是殖民者掠奪的象徵,如今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搖身一變成為讓民眾親近藝術的空間。整個藝術村由數位藝術館、視覺多媒體藝術館、金相林木工所、製書工房&書本藝術中心所構成,定期舉辦企劃特展、藝術節等各種藝文活動。


全羅北道(扶安郡)

位於全羅北道扶安郡邊山半島國立公園的猴子學校,透過與日本日光猴子軍團技術合作,開創了韓國最早且唯一的猴子學校。各自有不同名字、不同個性的31隻猴子,在教室模樣的劇場裡帶來逗趣的演出,還有倒立騎單車等特技表演。除此之外,在鱷魚動物園裡能看到好幾種不同的鱷魚,可以觀察各種不同種類化石的自然史博物館、自然學習館,全都在這個地方,很適合與孩子們一起來這邊觀察並學習自然。


全羅南道(麗水市)

位於全羅南道麗水市突山邑的地上24層樓、地下1層樓規模的大型飯店,前為遼闊的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一旁則是突山近鄰公園。客房總計424間,選擇多樣,依景觀分為可欣賞麗水大海與突山大橋夜景的全海景房、可欣賞到部分海景的半海景房,以及可眺望突山濃綠景觀的山景房;根據等級則分為Deluxe、Premier、President與Suite。此外還有結合高品質服務與戶外烤肉區的豪華露營房,兒童房則適合攜孩子出遊的家庭使用。附屬設施包括大廳咖啡館、可享用早餐的西餐廳、設於麗水最高頂樓的餐飲設施與Zip trek(高空滑索)、健身中心與游泳池。6樓的Raterni Park Poor(游泳池)在冬季(12~3月)期間暫停開放,僅開放5樓的無邊際溫水池。


江原道(襄陽郡)

襄陽的鮭魚出生於被稱為母親江流的南大川,成長於大海,在經過5年的成長後,鮭魚們會回到家鄉孕育下一代生命。看著一隻隻的鮭魚奮力逆流而上,讓人想到人的一生也要像鮭魚一樣經過許多奮鬥,為了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並讓訪客能夠更直接地了解鮭魚,因此每年10月-楓紅的南大川舉辦 「襄陽鮭魚節」。 


忠清南道(錦山郡)

深幽溪谷、雄偉山峰與天然闊葉林,再加上山腰下人工造林地,成功展現人工與自然相互融合的地方,別名熬谷(Jijimigol)。鄰近大芚山道立公園與太古寺(傳統寺廟),附近還有梨峙大捷碑,紀錄了壬辰倭亂時為確保軍糧,將江虎視眈眈的倭敵引入溪谷內使用火攻而成功殲滅的功績。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全羅北道(完州郡)

完州Wild Food慶典是在居民的努力下,以完州地區出產的新鮮食物為主題打造而成的慶典,讓遊客能在此感受到童年故鄉的美味與美景,以及濃濃的人情味。不僅可以在溪邊徒手或用漁網抓魚,在田裡抓蚱蜢、田螺、泥鰍,還可體驗現烤年糕、小龍蝦、鵪鶉蛋、馬鈴薯等,品嚐如媽媽巧手烹飪而成,完州清淨山野間生產的鄉野美味。


慶尙北道(高靈郡)

由佔畢齋金宗直先生的後代們一起打造的家庄-開室村,村莊入口處可以清楚看到吸引眾人目光的朝鮮時代兩班家生活模式的古宅街。這個村莊80%維持著傳統韓屋的樣子,自然景觀與屋瓦線相互融合,散發著滿滿的農村情趣。村莊內有戊午史禍時受罪的佔畢齋金宗直先生宗宅(民俗資料62號)、道淵齋(文化財資料第111號)等,附近大伽倻博物館內有金宗直先生的紀念室,展示著有形文化財第209號的佔畢齋文籍遺品。 農協在2003年指定開室村為farm stat村莊,是有著傳統與農村體驗等豐富活動的最優秀村莊,各種採集收穫體驗(地瓜、草莓、辣椒、插秧)、傳統飲食體驗(麥芽糖、年糕、油蜜果、豆腐等製作)、傳統遊戲體驗(盪鞦韆、跳跳板、腳踏碓、鐵環、投骰遊戲、打木球、踢毽子)、傳統教育(禮節教育、傳統茶試飲、七帖飯床受禮)、製作體驗(竹子水槍、傳聲桶、風箏製作、稻草工藝、陶瓷器製作、天然香皂製作、押花工藝)、自然體驗(抓泥鰍、搭木筏、冰上雪橇、野生花觀察、觀賞鬥牛、古老傳說地觀覽、動物農場、製作野生花盆)等,眾多四季皆可體驗的活動應有盡有。還可以入住傳統韓屋,在經過長久歲月的開室村古宅內,體驗傳統文化與古老的歷史。


慶尙北道(蔚珍郡)

佛影寺位於蔚珍邑西邊約20km處的天竺山西邊山麓上,是新羅時期的古老寺廟。以寺廟為中心,一直到下院里,總長約13km的佛影寺溪谷祕境連綿不絕。佛影寺為真德女王5年(651年)時義湘大師所興建,因蓮池倒映佛祖的影子而得名佛影寺。朝鮮太祖5年(1396年)因大火燒毀,隔年由小雲大師重建,之後的1500、1608、1724、1899年皆有重建紀錄。從停車場到寺廟的路上,以山太極水太極(風水)保護,非常有魅力。雖然是比丘尼的道場,但寺廟旁的蓮池與連池旁的菜園讓前來寺廟的人們內心能感受到一陣暖意。被指定為名勝6號的佛影寺溪谷,清澈的水與奇岩怪石、茂密樹林形成神秘感,雖然比不上雪嶽山千佛洞溪谷與五臺山武陵溪谷、寶鏡寺溪谷的雄偉與華麗,但仍然有著以天竺山為背景的精緻景觀。 * 主要文化財 1) 佛影寺應真殿(寶物第730號) 2) 佛影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35號) 3) 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2號) 4) 佛影寺大雄寶殿(寶物第1201號) 5) 佛影寺靈山會上圖(寶物第1272號)


全羅北道(茂朱郡)

有湖南第一樓美譽的寒風樓,與全州的寒碧堂、南原的廣寒樓並稱「三寒」。寒風樓確切的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但於壬辰倭亂(1592)時遭日軍焚毁。宣祖32年(1599),時任茂朱縣監的林懽因喜愛寒風樓的兄長林悌入夢相求而重建此樓。1783年,由當時的茂朱縣監林重遠重新修繕。寒風樓為歇山頂的雙層樓閣,規模下層正面3間、側面4間,上層正面三間,側面2間。目前僅開放於附近參觀,禁止登樓,周邊另設有近鄰公園與運動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