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長興郡)

天冠寺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的天冠山,確切的創建年代難已考證,但相傳是新羅時代(BC 57∼AD 935年)通靈和尙所建。天冠寺從前叫做華嚴寺,曾有89個庵子及1,000多名的僧侶在此修行,在廢寺後於1963年重建極樂寶殿、寮舍與鐘閣等,並改稱天冠寺。 現在天冠寺雖然因年代久遠顯得有些老舊,但在充滿神秘之美的天冠寺有被指定為寶物第795號的3層石塔、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134號天冠寺石燈與5層石塔(全南有形文化財第135號)、塔山寺地石燈(文化財資料196號)等許多文化遺跡。 寺剎所在的天冠山,不但有許多奇岩怪石,春天的紅色冬柏樹、秋天覆蓋整座山的芒草原都相當有名。另外多島海的風景也吸引了很多觀光客前來。


京畿道(加平郡) , 九裏

1943年被指定為韓國國民觀光勝地的清平湖畔,是加平美麗景觀的代表名勝,還可以嘗到辣魚湯、海鮮湯、山菜定食等鄉土飲食。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位於首爾特別市松坡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韓定食(韓式套餐)。


江原道(橫城郡)

一來到橫城郡的安興面,安興豆沙包村即映入眼廉,路邊盡是一間間豆沙包專賣店,還有寫著「安興豆沙包村」的大型招牌熱切歡迎遊客的到來。這裡的店家約自1998年起開始營業,透過商品開發與信用建立、宅配服務的提供等,使安興豆沙包成為孝親的不二選擇。外皮Q彈、內餡甜而不膩是安興豆沙包的一大特徵,為使其更廣為人知,橫城郡也固定於每年10月左右舉辦安興豆沙包村慶典,讓遊客能盡情感受安興豆沙包的美味。


首爾(中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這間宅院是朝鮮純宗的岳父──海豐府院君尹澤榮,在女兒純貞皇后於1906年被冊封為皇太子妃,住進昌德宮時所建。建材是紅松,取自被拆除的慶雲宮(德壽宮前身)。海豐府院君尹澤容齋室原位於東大門區祭基洞224號,而後則遷至南山谷韓屋村內並加以修復。宅院的平面結構是韓國少見的「元」字模樣,一字形的祠堂位在元字的第一筆,也就是整個宅院最裡端、最高的地方,剩下的「兀」字型相較之下是南端較矮的地方。元字的第二筆是裡屋與舍廊房,三、四筆是東西相對應的行廊房。原本被燒毀的祠堂在1960年被修復,祠堂前,有兩個用石磚堆疊起的花階。「兀」字型的中央自然而然形成中庭,而各自面對東西的行廊房,對面砌了圍牆,圍牆連接到大門,來去的人們在院子裡來來往往。裡院可透過西行廊側的中門進入,舍廊院則在東側行廊的末端,並連接到大門。屋頂呈歇山頂,整體以磚瓦鋪成,舍廊房飛簷為雙層屋簷,其他為單層屋簷。行廊房的屋頂是以三樑架構構成的懸山頂。宅院的整體氛圍比起家居用,更偏向讀書辦公用的齋室,因此形成大廳在中間,裡屋跟舍廊房在兩旁的特殊構造。


慶尙北道(蔚珍郡)

佛影寺位於蔚珍邑西邊約20km處的天竺山西邊山麓上,是新羅時期的古老寺廟。以寺廟為中心,一直到下院里,總長約13km的佛影寺溪谷祕境連綿不絕。佛影寺為真德女王5年(651年)時義湘大師所興建,因蓮池倒映佛祖的影子而得名佛影寺。朝鮮太祖5年(1396年)因大火燒毀,隔年由小雲大師重建,之後的1500、1608、1724、1899年皆有重建紀錄。從停車場到寺廟的路上,以山太極水太極(風水)保護,非常有魅力。雖然是比丘尼的道場,但寺廟旁的蓮池與連池旁的菜園讓前來寺廟的人們內心能感受到一陣暖意。被指定為名勝6號的佛影寺溪谷,清澈的水與奇岩怪石、茂密樹林形成神秘感,雖然比不上雪嶽山千佛洞溪谷與五臺山武陵溪谷、寶鏡寺溪谷的雄偉與華麗,但仍然有著以天竺山為背景的精緻景觀。 * 主要文化財 1) 佛影寺應真殿(寶物第730號) 2) 佛影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35號) 3) 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2號) 4) 佛影寺大雄寶殿(寶物第1201號) 5) 佛影寺靈山會上圖(寶物第1272號)


京畿道(始興市)

瑟堡賓館位於以悠閒舒適的環境而聞名的西海岸始興月串浦口。約396平方米的停車場可以停靠旅遊大巴,同時酒店還配有12個豪華室。月串是一座充滿生機的海濱小城,盛產海鮮。月串不像其他港口那樣喧鬧,如果想暫離城市的繁雜,建議您到這裡來放鬆一下。首爾地鐵直達月串,交通十分方便。


京畿道(漣川郡) , DMZ・板門店

上升OP是為了觀測敵軍動態的最前線觀測所。由飛龍部隊看守,24小時不間斷維持警戒任務。在觀測所周邊的非武裝地帶至今棲息著許多老鷹、山羊、野鹿等平常難以見到的動植物。在這裡透過望遠鏡可以一窺北韓軍人的一舉一動,定時還可以聽到北韓對南韓的喊話廣播。 事實上1號地道正位在非武裝地帶,無法提供參觀。因此在最接近的觀測所-上升OP製作的同樣規模的模型範本。1號地道發現於1974年11月15日,為北韓南侵的地道。


忠淸北道(堤川市)

玉筍大橋解決了因為忠州大壩建設與忠州湖的淡水問題,所引發的忠北水山面與清風面一帶的交通不便,連結國道36號線與國支線82號線,強化迂迴道路的連結機能,為提供來訪忠州、堤川、丹陽的旅客交通上的便利而建設的橋樑,長度達450m。 結構上將上弦材(建築構架上邊半月形的部材)像懸垂線般曲線化桁架形狀美麗,並強化支點部的韌度,設計成能夠行使像懸垂橋般的力學作用。從玉筍大橋眺望的丹陽八景之一的龜潭峰、奇岩絕璧的玉筍峰與清風湖畔的美麗景色,堪稱一絕。


京畿道(楊州市) , 坡州(heyri村)

紺岳山自古就有石頭間同時冒出黑色與藍色的光的傳說,因此稱紺岳,即黑色石山之意。在坡州積城面,不管位於哪一處都看得到紺岳山,遠處遙望時看似山勢平穩,但一登上海拔675m的山頂,可見四方都是岩峰和絕壁。因此與加平華岳山、開城松岳山、果川冠岳山、抱川雲岳山並列為“京畿5岳”。紺岳山位於首爾和開城之間,天候極佳時,可清楚看到開城的松岳山、首爾的北漢山和東豆川的消遙山。 山頂山立有鄉土遺蹟第8號的三國時代古碑(高170cm),又稱新羅古碑。石碑字樣磨損,但字體與北漢山的眞興王巡狩碑相似。山頂西邊山腳下有座法輪寺和瀑布,將軍峰下方有林巨正館軍遭攻擊而戰死的窟。也為6.25戰爭時激烈的戰場,戰況慘烈到雪馬溪谷入口處設立了一個參戰紀念碑,為歷史上戰爭傷痛之地,直到1980年初期才開放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