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6,641 個
WE Guest House位於著名景點釜山海雲台附近,環境舒適,浪漫幽雅,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浪漫和回憶。WE Guest House是釜山唯一的別墅型Guest House,客房乾淨整潔,浴室寬敞舒適。靠近海雲台海水浴場,便於您感受美麗的海景風光。可以步行遊覽週圍的釜山APEC會議中心、冬柏島、映月路等景點。海雲台市場也不太遠,可以品嘗豐富的美食。
獨立藝術的代表性慶典-首爾藝穗節。首爾藝穗節為每年夏天固定舉辦的大規模藝術慶典。藝穗節同時也是為了支持獨立文化(Indie culture)藝術家們的作品,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在活動中體驗藝術帶來的愉悅感。活動期間可以看到多種藝術領域的創作與表達,更有多種動感藝術,如舞蹈、話劇、音樂等,讓整個都市因為藝術而繽紛起來。
陽智Pine渡假村位在京畿道龍仁市陽智面(嶺東高速公路陽智IC旁)獨朝山山麓上,距離首爾約40分鐘,是擁有絕佳天然條件的綜合休養地。陽智Pine渡假村在寬廣的松樹林間有著畫一般的高爾夫球場,以及各種滑雪道的滑雪場,一直是提供顧客安穩休息空間的公寓型飯店管理渡假村。因為是同時擁有高級飯店氛圍與公寓便利性的渡假村,可放心安穩的享受悠閒時光。
1990年被指定為慶尚北道民俗資料第89號的<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位於慶尚北道青松郡,此宅由申漢泰建於朝鮮肅宗(在位期間1674~1720)時期,目前申崇謙將軍第15代孫申得清供奉始祖。建築結構上可以看到朝鮮時代士大夫家屋的代表性住宅樣式,Sotseul大門旁有行廊齋與庫間,寬廣的內院有著呈現 ‘ㅁ’字型的裡屋與別齋、亭子等。這座村莊除了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以外,還有與其並排的棲碧古宅(慶北民俗資料第101號)、泗南古宅,形成集姓村。村入口處有茂密的松林,村前則有洛東江支流龍纏川流經。
山城西面的守禦將臺是南漢山城四個城臺之一,建造於仁祖2∼4(1624∼1626)年間,作為軍事所用,即是負責守禦將帥們指揮發令的地方。在仁祖14(1636)年時,適逢丙子胡亂,仁祖曾親自在此指揮守城軍,與清太宗的12萬大軍對峙,堅守了45日之後最後還是忍辱投降了。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High 1飯店位在可以俯視C.C全景的海拔 1,100m高處, 使用超高級室內裝潢, 擁有一般標準房到皇家套房等引以為傲的客房。 此外, 在能讓人聯想到森林宮殿的高級餐廳‘High Land’裡,可以享用到一流的料理以及江原道當地料理等多樣菜色,還備有清靜高原的綜合會議室提供大家聚餐宴會的空間。讓您能感受到溫暖的回憶及悠靜的浪漫,度過一個既特別又滿足的快樂時光。
閑麗海上國立公園地跨從全羅南道麗水市到慶尚南道統營市閑山島之間的閑麗水道水域和南海島、巨濟島等南部海岸的一部分。總面積達巨濟島的三倍,1968年被指定爲國立公園。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中有名的景致有:梧桐島,該島到處都生長著山茶樹等溫帶植物;巨濟市的海金剛,那裏日出和日落的景色分外迷人;統營市的比珍島,這裏是有名的八角金盤生長地帶。其中閑山島曾是國防要塞,壬辰倭亂時李舜臣將軍將在這裏打過勝仗。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大海、島嶼、海岸綫也十分美麗。這裏有陸地觀光路綫和海洋觀光路線等多種路綫,夏天許多遊客都來此避暑,春秋兩季的游船觀光則人氣甚旺。閑麗海上國立公園觀光的海上路線中,巨濟海金剛和被稱爲韓國天堂的外島海上農園觀光路綫最受遊客們的歡迎。
曾為國家產業原動力的煤炭,為韓國唯一的賦存能源資源,對國民生活的燃料供給與國家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與清淨資源的一般化,減少對於煤炭的需求,依據政府煤炭產業合理化政策,煤炭逐漸沒落,其重要性亦逐漸消失。把過去煤炭產業的變遷與地下資源開發史等,匯聚一地,有系統一目了然地展示,喚起我們對於煤炭的記憶,並活用成歷史教育的學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