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橫城郡)

橫城郡最大規模的慶典活動-「橫城韓牛節」是由每年舉辦祈禱國泰民安和豐年的“橫城文化節”演變而來,之後變更了慶典的名稱,從2004年開始以新的宗旨和主題舉行慶典。橫城韓牛節除了宣傳全國知名的橫城韓牛的優秀性、並讓大家認識橫城韓牛的故鄉,此外更發展成橫城郡的代表慶典,所有的活動皆以橫城韓牛為中心展開。 橫城韓牛節可品嘗到橫城韓牛的美味,也可體驗在都市無法看到的農耕文化,透過慶典舉辦的各種豐富多樣的活動,提升橫城韓牛品牌價值,並提高地區形象,促使地區發展。橫城韓牛節以全國民為對象,準備了各種體驗活動,還可在慶典看到橫城峻的代表特產安興饅頭、橫城沙蔘。


京畿道(楊平郡) , 九裏

楊平郡位在京畿道的東端,東面鄰江原道洪川郡、橫城郡、原州市;西南面鄰驪州郡、廣州市;西北面鄰南楊州市、加平郡。郡中央以坐落於北部的龍門山為主體,大部分為山岳地帶。主要山峰包括道一峰、白雲峰等,此外還有北郡界的通方山、禿鷹山等,南郡界的楊子山、婆娑山、牛頭山等。北漢江由西北往西南流,南漢江則是由西南往西北流,於兩水里附近交匯成為漢江主流。楊平郡的面積是京畿道內所有市郡中最大的,龍門山於1971年5月20日被指定為國民觀光園區,1983年正式開始統整管理。鄰近龍門寺、龍門寺銀杏樹、正智國師浮屠與碑、龍門山地區戰跡碑等文化遺跡,每到秋天來欣賞龍門寺天然紀念物第30號銀杏樹的遊客眾多絡繹不絕。* 龍門寺銀杏樹此樹為韓國現今存活最碩大古老的銀杏樹,現就位在龍門寺大雄殿前。經推測銀杏樹生長至今約已1,100餘年,高約60多公尺,樹幹周長超過12.3公尺,同時也是東洋最大的銀杏樹。據說這棵樹是新羅末代王敬順王來拜訪他的老師大鏡大師時所種植的,也有另一說法是他的世子麻衣太子在痛失國家的悲痛中,經過金剛山途中所栽種。另外也傳說這是新羅高僧義湘大師將手持的柺杖插在此後生根所長成的。由於經過多次戰亂,寺剎遭到嚴重毀壞,尤其是丁未義兵時日本軍宣稱這裡是義兵的根據地而將寺煞燒燬,但只有銀杏樹倖免未遭到大火吞噬,因此這棵樹亦被稱之為"天王木",朝鮮世宗時期還特別賜予正3品的堂上職牒官位。這棵樹還有一個傳說流傳著,從前有人想要砍樹,但斧頭砍的地方居然噴出血,原本晴朗的天空也突然變陰雷聲大作,使得他無法繼續砍樹。另外傳說每當國家發生大事時,它就會發出聲響,在高宗去世的時候一根大樹枝突然掉落,8.15光復及6.25事變時這棵樹都曾經發出異常聲音。著名觀光景點:龍門寺銀杏樹、龍覺庵、庭院岩、將軍泉、自然溪谷、龍門寺上院寺、 正智國師浮屠與碑、運筆庵、龍門山地區戰跡碑


慶尙南道(陜川郡)

大藏經板是韓國第32號國寶,保存在慶尚南道陝川郡伽倻面緇仁里的海印寺內的4處藏經板庫裡。多達8萬餘片的經板上記錄了8萬4千煩惱的經文,因而被稱為八萬大藏經。八萬大藏經於西元1237年(高麗高宗24年)起的16年間製作而成,以彙集民心,用佛祖的力量戰勝蒙古軍。作為世界最古老的大藏經板,八萬大藏經的保存地海印寺藏經板殿於2007年6月被指定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其價值得到肯定。


慶尙南道()

巨濟島是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相互輝映的觀光勝地,也是韓國的第二大島嶼。從長坪里過橋就到達了巨濟島,這裏可以說聚集了南海的觀光勝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海金剛、鵝卵石海邊、外島海上農園等。被稱爲南海金剛的岩石島海金剛屬於閑麗海上國立公園,是以奇岩怪石和日出日落而著名的地方。此外,由鹅卵石组成的鶴洞鵝卵石海邊,春天山茶花怒放,八色鳥飛来,夏天是有名的海水浴場。近來最受歡迎的要數外島海上農園了。在近14萬平方米的區域內種植了3000多種樹木,配以地中海式的建築,被人們成爲韓國的天堂。異國情調再加上海邊風景,成爲許多電視劇的外景地。巨濟島上有許多歷史遺跡。在爲紀念壬辰倭亂(1592)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玉浦海戰(1592.5.7 - 5.8)而建立的玉浦大捷紀念公園中,每年舉行紀念忠武公的祭祀活動。此外,6.25韓國戰爭中聯合國軍最大的俘虜收容所——巨濟島俘虜收容所也作爲史跡對遊人開放。


首爾(城東區) , 首爾東部

在漢江製造38天的難忘回憶! 2016首爾代表夏季慶典「漢江夏季慶典」共為市民準備了80多個特色活動。現場預計有露營、水上運動、馬戲團、音樂會、電影節、街頭表演、自行車、紙船渡江、火焰藝術、傳統工藝、夜市等由漢江事業本部和市民企劃團、民間協力團體共同舉辦的節目,自7月15日至8月21日,漢江將變身為文化活動遊戲廣場。


忠淸北道(堤川市)

* 韓國天主教的搖籃,舟論聖地 *   位於堤川與原州國道邊的舟論聖地是韓國天主教傳播的發源地,在天主教會史上有重要的意義。這裡是韓國最早的信徒們為逃避迫害而躲藏的地方,以燒烤陶器與煎餅來維持生計,是養育信仰的教友聚落。 舟論聖地地理上是在雉嶽山的東南邊,是被高聳的九鶴山與白雲山山峰包圍的險峻山地,難以與外部連繫的山谷,步行10里山路即到達朴達嶺的山脊,經過忠州、清州就會到達全羅道,從堤川如果越過竹嶺則通往慶尚道,由原州則能抵達江原道,為交通要衝。舟論這個地名是指村落的山谷地形像是船的模樣,以漢字來寫即為舟論或是照發音也稱為徘論。 * 舟論聖地的由來* 在過去朝鮮時代時的行政地名為堤川縣近右面八松亭里陶店村,是燒烤陶瓷器的地方。舟論正式成為天主教信徒聚集之地,是從1971年(正祖15年)開始,推斷為辛亥迫害之後為躲避鎮壓而藏身此地。 1801年辛寅迫害時,黃嗣永藏身在這裡的窯洞中,寫下紀錄當時迫害情況與要求信仰自由與重建教會的帛書(用布寫成的文章),1855到(哲宗8年)到1866年(高宗3年)韓國最早現代化的神學教學機關--舟論神學校也位於這裡。此外,在1861年辭世的韓國第一個留學生金大建神夫與第二位崔良業神夫的墓地,以及1866年丙寅迫害的殉教者南鐘三的故居與安葬之處都在這裡。 舟論聖地在1911年屬於京城教區,於1968年時改為原州教區,至1979年時重新開發,直到今天。


光州廣域市(西區)

1910年代每月2、7日在光州橋下白沙場定期擺攤的市集就是現在良洞市場的起源,1940年日據時代將神社週邊的市場整理後遷移到現在位置直至今日。1969年12月以前是市營,而後則轉為民營。1972年時在市場旁興建了商店街,如今變身成為擁有現代化設施的乾淨市場。譽有湖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傳統市場之稱,佔地面積為1萬563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為1,253平方公尺,共有4棟建築物,約有340多間細分為農產、水產、工業及其他物品等的店面。良洞市場以販售祭祀用品和婚禮用品聞名,每年4月~9月的第一及第三個星期日定期公休,10月~3月則無公休日。5·18民主化運動時期,良洞市場和大仁市場是聚集光州市民發揮大同精神的場所,當時商人們免費提供飯團、飲料、藥品等,鼓勵並支援市民軍。在良洞市場有一間被稱為盧武鉉湯飯屋的餐廳,2002年12月14日盧武鉉總統探訪之時,將這間餐廳的湯飯吃得一點都不剩而出名。 


釜山廣域市(西區)

臨時首都紀念館是韓戰當時的總統(大統領)官邸兼辦公室,妥善保存了韓戰時釜山作為臨時首都克服國難的歷史現場。這裡也是讓後代認識韓戰這段韓民族史的黑暗期,並祈願南北韓統一與蓬勃發展的教育場所。


濟州道(西歸浦市)

大浦港生魚片村位於西歸浦往中文途中的海邊。傍依大海的2層小洋樓和寬敞的停車空間構成了專營生魚片的川江生魚片餐廳。餐廳內清潔的衛生設施和乾毛巾以及為縮短作業距離而採用的最新廚房設備(廚房專用升降梯),同任何地方相比都毫不遜色。顧客在這裡可以享用到各種新鮮的生魚片。據主人介紹說,餐廳堅持以誠信為經營方針,食物的價格雖不算低廉,但20種爽口小菜和新鮮生魚片確是物有所值。 基準日期 : 2002年7月 16日 營業時間、休息日及食物價格等可能隨實際情況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