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翁津郡)

大青島位於仁川西北方202㎞、甕津半島西南方約40km處,面積12.63㎢、海岸線長24.7㎞,目前共有1,195位464世代的居民居住於此。大部分居民從事漁業,部分以經營水稻與旱田為副業,是典型的漁村。這裡在80年代末期,曾有大規模捕捉魟魚的盛況。整個島皆擁有豐富多樣的魚種,是非常有名的釣魚勝地。因距離黃海道長山岬不過19km的位置,可以說是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要衝地。除此之外,還擁有韓國其他島嶼無法比擬的乾淨海域,以及天賜的觀光資源。 * 島構成 : 本島1、附屬島1 * 面積 : 15.51k㎡


全羅北道(金堤市)

位於全羅北道金堤市扶梁面龍城里的趙廷來阿里郎文學館,於2003年5月16日正式開館,是能透過作家趙廷來的大河小說《阿里郎》,進一步了解金堤歷史之處。 在1樓的第1展示室可以看到被堆得高高的,作家耗時整整五年親筆寫下的《阿里郎》小說原稿;第2展示室則展出作家趙廷來老師的取材手冊、筆記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而在第3展覽室,則可認識到身為作家的趙廷來老師的另一面,感受其日常生活。此外,於金堤碧骨堤,還設有阿里郎文學碑。


首爾(麻浦區)

新村WS酒店位於麻浦區新村站附近。客房簡潔,價位低廉。酒店位於年青人之街新村站附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本國遊客和來到首爾的外國遊客心中人氣頗高。步行5分鐘可到達新村站,弘大文化街也離此不遠。遊客可以在年青人之街上盡情遊賞,盡享美食。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急流泛舟是6~8人同乘一條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可以欣賞自然美景,是相當受歡迎的冒險運動。另外,泛舟可以透過水上的訓練來加強自信心,並且培養果斷心、團體合作心、判斷力與耐力,激勵挑戰的意志,並透過與大自然的交流,可以消除日常生活的緊張壓力。 韓國的漢灘江、內麟川、東江3處是泛舟的好場所。 經過水下溪谷到達馬下里的鎮灘碼頭,這裡是溪谷與東江的匯流處,大部分的東江泛舟都是從這裡出發。東江中有一部分位在平昌郡的界線上,此處正是文化村與鎮灘碼頭之間的區域。文化村的幾棟農家大部分都兼營民宿,其中幾棟山屋更是為江東泛舟準備的專用客房。


光州廣域市(西區)

集文化、購物與交通樞紐機能於一身的全新地標!U Square為光州綜合客運站的新名稱,含有「屬於您的空間(You)」及「年輕的廣場(Youth)」之意,內部設有便利、舒適的環境與複合文化空間。2006年8月完成現代化施工,更新了所有冷、暖氣設備,讓整體環境更加舒適。候車室內的花壇與屋頂花園「 U-Terrace」的清爽裝潢,讓這裡搖身變成能放鬆身心的好去處。此外,重新配置了抵達廳與出發廳的位置,大幅縮短之間距離,使乘客在利用上更為方便。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亞洲最棒的文化商品主流秀! 首爾主流卡通漫畫展邀請國內外300多個漫畫角色、主流相關企業參加,是亞洲地區相當重要的國際主流商品展示會。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1973年10月攔阻昭陽江而形成的昭陽湖,大壩長530m、高123m,水面直線距離60km、彎曲水面距離達120km的巨大湖泊。昭陽湖很適合釣鯉魚,從昭陽大壩到麟蹄的水路長達150里,因美麗如畫,遊客絡繹不絕。周圍自然景觀秀麗,還有高麗時代的古剎清平寺,以及因石頭名聞遐邇的五峰山,因而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日旅遊路線郊遊場所。另外包含香魚、鱒魚在內,初冬還能享受釣冰魚的樂趣。因魚種豐富,一年四季皆吸引眾多釣客。水質也非常好,楸谷泉水就座落於此,更增添昭陽湖觀光的樂趣。昭陽湖碼頭除了清平寺與前往楊口的客船外,還有觀光遊覽船行駛。在水面畫出水流的遊覽船與周邊景觀融合,讓人聯想到一幅畫般。大壩頂上有餐廳、咖啡廳、紀念品店、休息區等便利設施,大壩上雖然有停車場,但因為不大,週末時會管制車輛進出,請將車停放在大壩下方的停車場後,搭乘巡迴巴士進入。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地近首爾的龍仁韓華渡假村,擁有36洞的高爾夫球場、夏天能盡情戲水的戶外游泳池、冬天能感受滑雪橇樂趣的雪橇場,相當適合闔家同遊或商務旅客。高爾夫球場擁有寬廣的平坦球道(fairway),以及活用天然地勢設計而成的路線,深受高爾夫玩家的喜愛。此外,戶外游泳池周邊還有秀麗的松林景致,能充分滿足顧客放鬆的需求。而冬天還有長180m的寬闊雪橇場,能讓大人暫時找回童心,與小朋友一起同樂。


江原道(太白市)

黃花蓮塘位於市中心,為1,300里洛東江的發源地,從此池塘所湧出的水滾滾流向寬廣的嶺南平原。此池塘的圓周圍100m,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每天湧出5,000噸的水,亦被用於上水道取水。這裡有著"從前一名和尚向居住在此的黃富翁乞討,但是富翁沒有施捨和尚,反而挖了推肥給和尚,之後突然天搖地動,富翁家就此變成了池塘"的傳說。此地也是韓國名水前100名之一。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以南平文氏的宗祠而聞名的三憂堂文益漸的後代子孫大約在500年前進入大邱,在仁興定居的則為其第18代後孫─ 仁山齋文敬鎬(1812~1874)。其原為了建立只屬於文氏宗族的村莊,而選在高麗時代的大寺院仁興寺的遺址建立了今日的仁興村。最先建設好的建築物為西元1920年左右建好的龍湖齋,亦即今日廣居堂的所在地。在80年代後期,此地大多為初期建造的草屋建築,直到100年後才逐漸形成現今的聚落。現在具有70多間瓦屋的仁興村的建築年代雖未滿200年,但仍保存著嶺南地區的貴族世家的風貌,而如此與週遭景觀融合的韓屋村也鮮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