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潭陽郡)

* 茂密竹林的竹林浴場-竹綠苑 *經過官防堤林和位於榮山江源頭潭陽川的鄉校後,左手邊看到的竹林就是竹綠苑。約16萬㎡的茂密竹林位於潭陽郡聖人山一帶,於2003年5月開園。從竹綠苑入口沿著石階一步步往上走,可舒展僵硬的身軀。而竹林間陣陣吹來的微風,能替平時疲憊不堪的身心注入新的活力。聽著竹葉窸窸窣窣的聲音,漫步於生長茂密的竹林內,讓穿過竹葉的陽光灑落在身上,令人充滿朝氣。竹綠苑內生產吸收竹葉上的露珠所生長的竹露茶,在享受完山林浴後,品嚐一杯竹露茶,感受身心的悠閒舒暢。* 在竹綠苑享受竹林浴 *竹綠苑內有一條能夠享受竹林浴的2.2km步道,步道從竹綠苑的觀景臺開始,步道以大吉大利(運數大通)、青梅竹馬、哲學者等8種主題所構成。展望臺可以眺望包含潭陽川在內的風景,以及由樹齡超過300年的古木群所組成的官防堤林、潭陽有名的水衫林蔭道等。園內還有生態展示館、人工瀑布、生態蓮池、戶外公演場等,另外還設置了晚上也能夠在竹林內散步的夜間照明。


光州廣域市(西區)

直接運自產地之海鮮每日所需海水達25噸,海鮮生猛且以薄利多銷方式銷售。店主兼廚師擁有20年豐富經驗,對經營充滿自信,員工之服務也尤為親切。


首爾(鍾路區)

用每天從統營直銷的牡蠣製作料理的餐廳。主打菜品是牡蠣湯飯。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站附近的韓國料理專門店。


江原道(華川郡)

鯽魚島位於江原道華川郡華川邑下里,是因春川大壩而形成的小島。 因自然生態等要素,而組成了四季綠色體驗休養地,現做為釣場及郡民的休憩空間。除此之外,華川郡還努力在此栽種樹木,並製造自行車道。而且每年都會舉辦各種地區文化慶典,包含1月中旬的狼川冰凍節、6月的碑木文化祭,以及10月的龍華慶典等。附近還有七星樓、華川鄉校、彌勒石、華川江等,觀光景點眾多。


全羅北道(群山市)

2005年被指定為國家登錄文化財第183號的廣津家屋,其所位於的新興洞一帶是日據時期上流層所居住的地區。而曾被作為布行經營,原是廣津富商所建造的廣津家屋,後來轉為(舊)湖南製粉的李龍九(音譯)社長名下所有,今日則是屬於韓國製粉的資產。電影《將軍的兒子》、《風之拳手》 》、《老千》等許多韓國電影以及電視劇都曾在此進行拍攝。 廣津家屋為日本近代武家的高級住宅形式,為一兩層的木造建築,屋頂、外牆、內部、日本庭園都維持建立當時的原貌,於建築史上極具價值。


江原道(平昌郡)

位於江原道平昌的林間精靈地處海拔700公尺處,空氣清新、景觀遼闊,擁有宮殿造型的歐式原木外觀,是座風格獨特的渡假村型民宿。這個大規模的民宿園區共分為四個區域,大大小小的木造建築裡聚集著密密麻麻的客房,儼然是座小村莊。民宿園區內設有公園、戶外游泳池、遊戲區、雪橇場、溜冰場、小公園、情侶鞦韆等各項主題設施。此外,更有室內咖啡廳、露天咖啡廳、會議室、戶外烤肉區、營火區、KTV等適合團體聚會的附帶設施。民宿周邊還有偶來小路,沿著連接散步道的山脊線,可前往風力發電所與泰歧山登山步道,相當適合健行。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Sun Cruise渡假村是位於海拔60公尺高懸壁上的郵輪造型飯店,並成功移植熱帶植物椰子樹,打造了佔地1,500坪的人工湖公園。 於2001年12月開幕的Sun Cruise渡假村內,所有客房都可欣賞到正東津海景,並有套房、標準房等211間房間,皆分成韓式與西式兩種內部設計。於樓頂有每小時繞行一圈的迴轉餐廳兼展望台,另有東西式餐廳、咖啡廳、酒吧、KTV等豐富的設施。於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的大宴會廳中,還可以進行國際會議、研討會或是婚禮等,也有中小型的宴會場可供選擇。   渡假村的外形為「現代蓬萊號」郵輪一樣,是正東津的賞日名勝。而在渡假村內有雕刻公園,展示有30多件作品,由250多個由安東河回村帶回的長生柱組成的長生柱公園,首家由火車列車改裝而成的列車咖啡廳等,提供各種觀賞與休閒的空間。  


慶尙北道(安東市)

高16.8公尺、寬7.75公尺的新世洞七層磚塔是韓國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磚塔,被指定爲16號國寶。此塔所在地區稱爲“法興里”,由此推斷該塔屬於建於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的法興寺。但除此塔以外,寺廟再無任何遺迹。有迹象表明現在固城李氏宗宅的所在地爲法興寺舊址。現存的七層磚塔上部已經消失,下部刻有精美的佛教保護神。據收錄安東地區歷史的《永嘉志》[安東地區歷史書,完成於1608年]記載,1487年修葺此塔時法興寺還留有3間左右的建築物。


京畿道(高陽市)

築建於德陽山山頂的幸州山城(史跡第56號)為壬辰倭亂當時,由包含義勇軍與僧人的兩千三百名士兵大敗三萬倭軍的地點,史上稱為幸州大捷,為壬辰倭亂三大捷之一。宣祖25年(1592)爆發壬辰倭亂當時,身為全羅道巡察史的權慄將軍在此擊退三萬倭軍,並乘勝追擊,佈陣於水原禿山城,奪回了首爾,屢建佳績使他官拜京畿、忠清、全羅三道的總指揮官。宣祖26年(1593)2月11日,僧將處英率領包括僧軍共萬餘名的兵將進攻幸州山城。在這場戰役中,首度運用了「丟擲灰袋」的戰術。女人們將長裙剪短並縫製成圍裙後穿上,再用圍裙裝盛石頭,藉以幫助作戰。這也是幸州裙的由來典故。正確的築城時間與目的並無法得知,但因為在城中挖掘出大量的百濟時代磚瓦片與土器等遺物,因而推論其為百濟時代所建。幸州山城內設有恭奉權慄將軍肖像的忠壯祠,原本在幸州渡口內村中設有正面三間、側面一間的幸州紀功祠,但卻在6.25事變時燒毀。日後在大規模的幸州山城淨化工程時期重新建造,同時加蓋涼亭與大門,確定了腹地。1602年建立的幸州大捷碑存留於碑閣內,並有1963年樹立的大捷碑,碑上的文字則是朴正熙前總統的真跡。日後隨著自由路的開通與新幸州大橋竣工,使得交通越顯便利,每到假日便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 幸州大捷祭每年3月14日於幸州山城舉辦祭典,以紀念擊敗倭軍,讓國家免於危機並建立卓越功勞的忠壯公權慄都元帥所率領的幸州大捷,活動除了祭禮之外,還有各種文化活動。幸州大捷祭中最重要的活動為紀念幸州大捷的祭禮。活動在恭奉權慄都元帥肖像的忠壯祠進行,有各界人士參與。儀式依序為由高陽市長擔任初獻官,為招喚將軍靈魂點香並將酒倒在母土上的將神禮、奉獻將軍神位的獻牌、享用祭祀酒與祭物的飲福禮,以及望燎禮、辭神禮(向守護祠堂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行禮)等。在解放前原為春秋兩季各舉辦一次,現在則是在每年陽曆3月14日進行;舉辦地點原本為位於幸州渡口附近的幸州紀功祠,但因6.25戰爭被燒毀後,便在1970年改於復原完成的忠壯祠舉辦。


首爾(江南區)

為了服務造訪遊客,國技院自2016年2月23日起,特別舉辦「跆拳道常設公演─偉大的跆拳道」。公演確立了跆拳道作為綜合藝術表演的高度價值,也成為跆拳道觀光的核心旅遊路線之一。透過本次常設公演,國技院也將持續開發跆拳道的體驗觀光活動,使外國遊客與國內的小朋友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同時埋下跆拳道的種子,讓韓國固有的文化財產─跆拳道,能在全世界人的心中開出燦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