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廣域市(北區)

光州站位於文化產業都市的光州市中心地帶,是光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火車站。自1922年7月1日起作為一般火車站正式開始營運,直到1969年7月25日遷移至現在所在地位置。 2004年4月1日KTX高速列車通車,光州市同時成為通往首爾龍山站、木浦站、大田站、順天站等車站的起點及終點站。光州是韓國西南部地區唯一的廣域市,同時也是相當重要的交通中樞城市,包括光州美術雙年展、世界泡菜文化節等國際級文化慶典,以及各式各樣活動都會在此展開,一年到頭更是有繹不絕的遊客前來光州旅遊。另外無等山、証心寺、元曉寺等代表性旅遊景點皆鄰近光州站。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麵包奶油義大利麵、披薩、燉飯等多樣西式美食,在這裡都可以品嘗的到。店內氛圍相當和諧安穩,顧客可以放心用餐。另外,廚房是採用開放性空間,用餐的同時還可以直接觀看料裡的過程。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在蓬坪面市區沿著6號國道走5km左右,右側會出現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清澈的溪水,從這裡開始即是興亭溪谷。興亭溪谷發源自興亭山,流經5km的區域,一年四季清澈的溪水或美麗的景色令人讚嘆不已,並有冷水性魚類鱒魚、山川魚等多種淡水魚類棲息。以清澈溪水為背景建造的香草國度等,一年來訪興亭溪谷的旅客就多達5萬人數。李孝石的《蕎麥花開時》背景地─蓬坪地區還有栗谷先生的祠堂蓬山書院與刻有楊士彥字跡的八石亭等景點坐落於此。在嶺東高速公路4車道綿溫交流道10餘分車程,長坪交流道20餘分車程即可抵達,位於進出容易的連接點,開車行駛嶺東高速公路的旅客任何人皆可中途探訪順便一遊的地方。居民所營運的村落管理休養地7~8月期間營運2個月,此外不額外徵收清潔費。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鄉校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唯一的一所學校。鄉校指朝鮮時代學生讀書的地方。水原鄉校裡保存著中國孔子和孟子以及韓國25位聖人的牌位。高麗時代(918-1392年)元宗22年的時候,在化城郡設立了水原鄉校,而後華城建城後,搬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釜山廣域市(水營區)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好吃的餃子店,放在嘴裡輕輕一咬,口中就溢滿美味的肉汁。經營各式手工餃子,有蒸一面煎一面的“蒸煎餃”,也有塞滿了蝦肉和豬肉的“鮮蝦水餃”,還有專門為素食者提供的素菜餃子。  


釜山廣域市(中區)

以擁有25年傳統而自豪,位於光復洞市場內的傳統家具與工藝品專賣店,除了舊家具與陶藝品外,亦販售各種裝潢擺飾品。價格低廉,由於可在此購得各種裝潢飾品,因此很受日本旅客的喜愛,透過電話訂貨,還可提供送貨到府的服務。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位於從江陵往鏡浦方向4公里處的船橋莊是江原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士大夫家屋,為朝鮮時代上流階層的代表性房屋,已被指定為重要民俗文化財第5號。過去鏡浦湖比現在還要寬廣的時候需「搭船渡湖」,因此這座村莊就被叫做船橋村,這也是船橋莊名稱的由來。朝鮮英祖時(1703年)孝寧大君的後代李乃蕃在追逐黃鼠狼群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而船橋莊就建在這塊寶地上,目前其子孫依舊居住於此。總建坪達1,051.24m²(318坪),長長行廊圍繞的的裡齋、舍廊齋、東別堂、家廟(家族祠堂)等皆完美無缺的保存下來。門外數百坪的蓮池上建有名為活來亭的亭子,可看到從房屋到庭園的完整建築構造。船橋莊不僅在建築方面,也是研究朝鮮後期居住生活與生活用具的珍貴資料,週邊景觀非常美麗。船橋莊的舍廊齋名為悅話堂,這裡收藏有龍飛御天歌、高麗史等數千卷的書、字、畫等* 裡屋裡屋建於西元1700年以前,由世宗兄長孝寧大君的第10代孫李乃藩所建,是船橋莊中最具有庶民風格的建築。裡屋與對屋間有大廳,廚房緊鄰裡屋。* 悅話堂悅話堂是男主人專用的舍廊齋,乃藩之孫於純祖15年(1815)建造,堂號取自於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悅親戚之情話」。悅話堂為建築在3層長臺石上的樓閣式建築,擁有非常別緻的外貌。* 東別堂與裡屋相連的主人專用別堂,李根友於1920年建造的ㄱ字型建築。東邊2間、西邊1間的溫炕房,前面有著寬廣的檐廊,後方則有較窄的檐廊圍繞。* 活來亭活來亭是建於船橋莊庭園人工蓮池上的亭子,純祖16年(1816)在悅話堂完工後緊接著建造,名稱來自於朱子《觀書有感》一詩中的「爲有源頭活水來」。此建築的木地板延伸至蓮池,是以石柱為地基的ㄱ字型樓閣建築。活來亭的壁面全是有著分閣門的細箭門,房間與大廳相連的走廊旁有接待客人專用的茶室。* 其他裡齋與悅話堂間有著書齋兼書庫的西別堂,曾經被燒毀後於1996年復原重建。建築物正面有行廊齋,側面原為倉庫,後做為開化時代教授新文學的東進學校使用。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連接首爾市麻浦區龍江洞及永登浦區汝矣島洞的麻浦大橋,長達1,400公尺、寬有25公尺,共分為有6條車道,是繼漢南大橋後第四座蓋跨漢江的橋樑。 麻浦大橋原名為"首爾大橋",自1968年2月開始動工,直至1970年5月竣工完成。於1984年正式改名稱為"麻浦大橋"。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飛龍瀑布水聲震耳欲聾,婉若巨龍騰空躍起,因而得名。通往飛龍瀑布的小路穿梭於松林間,適於漫步。千佛洞溪谷下游的雙川有座飛龍橋,過橋左行30分鐘,便到由6處瀑布和深潭連成的六潭瀑布。由此上行300米(約20分鐘)便可看到狹窄而險峻的山谷峭壁之間長達150餘尺的飛龍瀑布。從飛龍瀑布沿著土旺穀順陡峭的岩石路上行,就可看到由三段連成的巨大的土旺城瀑布。但因爲此段路況太險,一般人員限制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