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河東郡)

梅巖茶文化博物館始於1963年的舊姜聲浩(音譯)樹節茶園,其並非僅是展示遺物的一般博物館,為參觀者可親自體驗茶的製造過程並直接認識茶的相關知識的體驗型博物館,同時也是具有教育機能的空間,更是分享知識、擔任傳遞正統茶文化的角色,以及社會參與型導向的博物館。 * 開館日 : 2000年5月21日


慶尙南道(南海郡)

坐落於慶尚南道南海郡三東面的德國小鎮,每年10月份都會舉行啤酒節。德國啤酒節的歷史要追溯到1810年,迄今為止是世界最大的民俗慶節日之一。慶典現場將會介紹1960~70年從韓國派遣到德國學習現代化建設的礦工、護士等事業的在德歷史和當時的生活資料,現場也將演唱德國的民謡和童謡,另外德國小鎮居民還會表演拉丁舞,以及提供德國啤酒和德國香腸試吃機會,遊客還可以參與其他豐富有趣的活動。


慶尙南道(陜川郡)

為保護躑躅花群落地,自1997年起在地區居民與在外鄉民的同心協力之下,結合地區文化活動,開始於每年5月在黃梅山郡立公園固定舉辦黃梅山躑躅節。黃梅山的躑躅花美景,也使此地在2012年被CNN選為「韓國必遊景點50選」之一。此外,黃梅山也是電影《太極旗-生死兄弟》、《歡迎來到東莫村》、《情慾對決》,以及電視劇《善德女王》、《馬醫》、《新娘面具》等作品的外景攝影地,使此地成為備受遊客歡迎的景點。


慶尙南道(陜川郡)

陝川烟湖寺位於慶尚南道陝川郡陝川邑,新羅時代地處大耶城下方,前臨黃江,背倚黃牛山。西元642年,百濟率一萬大軍攻擊新羅邊防的軍事要衝黃牛山大耶城。當時的城主金品釋與妻子武烈王之女古陀炤娘堅決不願投降,率兩千多名士兵壯烈戰死。為了慰藉大耶城之役戰死的金品釋夫妻與士兵之靈魂,臥牛禪師於次年創建烟湖寺。 烟湖寺位於今日陝川郡廳南方3km處,此處還有建於高麗忠肅王8年(西元1321年),歷經多次重建與整修,留有朝鮮時代性理學大家李滉、曹植、宋時烈等人詩文的涵碧樓。優美的景色使涵碧樓名列陝川八景中的第五景,並以在樓中觀雨,感受雨水由樓簷直接滴入黃江潺潺流水中的樂趣而聞名。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中央站於2010年12月15日開始營業,為地上2層樓建築物(1樓: 站務室、旅客便利設施 / 2樓: 值班室等)。


慶尙南道(昌原市)

韓國慶尚北道美麗城市馬山等待您的探索,那裡有海洋的寶藏——馬山魚市場。馬山以其海鮮盛名,馬山魚市場更是擁有超過200家攤位,繁華且生機勃勃。無論是頂級的魚類,還是日常家庭餐桌上的鲭魚和鳕魚,這個市場都供應著各種各樣的新鮮海鮮,全都是直接從南海岸捕獲的。 此外,馬山還以其獨特的鹹魚和乾魚聞名。這些由當地新鮮的海鮮制作的美食在遊客中廣受歡迎。在這裡,您可以以實惠的價格體驗到馬山的美味精髓。 馬山魚市場的一年一度的盛事——馬山魚市場節,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他們在享受美味海鮮的同時,還能和當地人一起共享節日的歡樂。 我們誠摯邀請您來韓國馬山,體驗這個海洋的寶藏之旅,感受馬山魚市場新鮮海鮮所帶來的味覺和視覺衝擊。 馬山和馬山魚市場之旅是一個等待您探索的美食冒險。這裡有各式各樣的海鮮等待您來品嘗。馬山魚市場,一個可以讓您體驗馬山韓國獨特風味和文化的地方,這個必定應在您的旅行清單上。


慶尙南道(陜川郡)

名列陝川8景中第5景的涵碧樓是在高麗忠肅王8年(西元1321年)由陝州知軍金某所建,又曾經過數度重修。這裡位於翠積峰山麓,可以俯瞰黃江正陽湖的秀麗風景,因此許多詩人墨客都在享受風流,如退溪李滉、南冥曹植、尤庵宋時烈等的詩文都掛於樓內,在後方岩壁上所刻的「涵碧樓」就是宋時烈的真跡。 涵碧樓為正面3間、側面2間、2層樓的5樑構造,並以其歇山式屋頂木造建築、以及能讓水順著流入黃江的樓閣屋簷而著名。


慶尙南道(陜川郡)

陝川玉溪書院是為收藏栗谷李珥的遺物《擊蒙要訣》與《海東淵源錄》等著作所建的書院。最早在英祖3年(1725)建於距今址4㎞處,之後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而被拆除,而後於高宗6年(1867)才在村落東側200m處重建。現今書院內留有講堂、溯源祠、內三門、外三門、管理舍等建築。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龍池路239街一帶是備受昌原年輕人喜愛的新興景點。被稱為昌原林蔭洞的此處,風格獨具的咖啡廳、藝廊與工房林立,街道兩旁是夾道的水杉樹,以及由住宅改建的各式建築,相當適合漫步閒逛,或在有露臺的咖啡廳小歇片刻,享受悠閒的午茶時光。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市立馬山文信美術館位在俯瞰昌原市的騶山洞,是留有文信大師作品與藝術魂的地方。曾在法國留學多年的文信大師,歸國後花了15年的時間,建蓋了這座美術館。1994年開館的隔年,文信大師逝世。後來於2003年,其夫人依文信遺願「想把美術館獻給摯愛的故鄉馬山」而贈于馬山市,之後便成為市立美術館至今。之後昌原還另外建設文信原型美術館,於2010. 10月開館,展示116餘件的石膏原型作品。美術館分為第1展示館、第2展示館、文信原型美術館、戶外雕像展示場,共保存3,900餘件作品與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