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扶餘郡)

 *百濟武王的蓮花 - 薯童公園和宮南池* 宮南池(史蹟第135號)是百濟武王以對善花公主的愛意而建造。位於王宮的南側別宮裡,是韓國最早的人工蓮花池,並依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名叫宮南池。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武王35年(634)間,在宮城南方開挖水池,從大約20餘里遠的地方引水灌入,周圍種植柳樹,水池的中間模仿建了座中國傳說中的三神山的方丈仙山。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蓮花池是在1965~67年間重新修建復原,規模是原本自然溼地的1/3左右。事實上,百濟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已在漢城時代開始就有了。只是漢城時代的王宮附近還未挖掘出蓮花池遺蹟,因此並無實體的證據可供確認。比起熊津時代的王宮─公山城,蓮花池於考古當時與倍推測為王宮址的建物址一併被挖掘出來。公山城挖掘出的蓮花池,是底部較為窄小,越往上漸漸變寬的圓形蓮花池。直徑約7.3公尺,底部直徑4.8公尺,深3公尺的大小。由此可推測,百濟時代有在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具有久遠的背景。但漢城時代和熊津時代的蓮花池,只能推斷,與宮南池三神山的存在一樣已不可考。* 宮南池的意義 *宮南池的故事裡出現的武王,推斷是名為薯童(武王別名)之人,在這個地方建造別宮,宮南池推測是與百濟王有密切關係的別宮蓮花池。 宮南池不僅是研究百濟的庭園時的重要指標,另外《日本書紀》裡記載,宮南池的造景技術對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 


忠清南道(扶餘郡)

* 百濟寺廟的原址-定林寺址 *百濟將都城移至扶餘時期(538-660)的中心寺廟,挖掘調查時期於講堂址發現了寫著「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跡。太平八年為遼的年號,同等於高麗顯宗19年(1028年)。與這個字跡一同出土的文物數量,是此處出土的高麗瓦片中最多的,為能夠代表定林寺曾於高麗重建的文物。從伽藍配置形式看來,為典型的一塔式配置。從南邊起分別以中門、石塔、金堂、講堂的順序,建築於一直線上,周圍規劃有迴廊。但特別之處在於,包圍伽藍中心部份的走廊型態並非正四角形,而是呈現北方間隔較寬的梯形。從挖掘調查結果看出,原本寺廟前有蓮池,為了保護石佛坐像的建築建造於1933年。遺留有百濟時代建造的5層石塔(國寶第9號),以及高麗時代製作的石佛坐像(寶物第108號)。出土文物包含百濟與高麗時代的裝飾瓦片,還有百濟硯臺、陶器與泥土捏製而成的佛像等。* 國寶第9號的著名定林寺址五層石塔 *建造於扶餘定林寺址的石塔,在窄且矮的第一階基壇上豎立了5層的塔身。與新羅聯合消滅百濟的中國唐朝將帥蘇定方,在此塔留下有著「征伐百濟紀念塔」意思的字句,因而一度被誤稱作「平濟塔」,備受侮辱。基壇每一面中間與稜邊上放置著柱石,塔身部各層主石每個稜邊上都豎立著柱子,上下較窄、中間凸出的技法,是利用了木造建築內的肚凸法;薄而寬的屋頂石為屋簷四角微微上彎的淡雅姿態。窄而淺的1層基壇與表現出肚凸法的柱子,以及薄而寬的屋頂石等型態,在在忠實顯現出木造建築的型態,又並非一昧的模仿,而是表現出精練創意的造型,整體型態非常莊重美麗。與益山彌勒寺址石塔(國寶第11號)同為百濟時代流傳下來的唯二石塔,不僅是甚為貴重的歷史資料,透過精緻的造型美,更是散發出高格調氣度的美麗作品。此石塔與益山彌勒寺址石塔同為百濟時代建造的貴重石塔,可以稱得上是韓國石塔始祖。


忠清南道(公州市)

宋山里古墳群武寧王陵(在位462-523)是百濟(234-678)時期的代表性遺跡。古墳群裡的10多座墳墓,是百濟年間將都城定於公州的歷代君王的陵寢,至今已經發掘出1號到7號共7座墳墓。古墳群裡最值得一看的就是6號墓裡的壁畫,它是世界上唯一用石磚堆疊而成的壁畫。整個墳墓長4公尺,寬2.5公尺,南北呈長形隧道狀,頂部則是橢圓形的屋頂。東西牆上各畫有3條,北邊的牆上畫有1條吞吐著火焰的小龍。牆上只有作畫的部分被塗上了泥土,上面畫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圖。廣爲人知的武寧王陵為7號墓,是合葬百濟第25代君王武寧王與其王妃的地方。武寧王陵是當時解決5、6號墓的浸水問題時無意中發現並挖掘出來的,獨具特色。同6號墓一樣,武寧王陵也是用石磚堆疊起來的,裡面有不少國寶級遺物,是研究百濟文化的重要資料。至今已從王陵中挖掘出108種2906件文物,其中被指定爲國寶的就有12件。現在這些文物都於國立公州博物館展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與王妃的金冠和金冠上的裝飾品,以及金耳環、金項鍊、青銅鏡、枕頭等。爲了保護珍貴的文化財,武寧王陵被永久關閉,只在古墳群的地下開闢一個模型展示館供遊客參觀。


忠清南道(扶餘郡)

位於忠清南道扶餘郡的百濟文化園區是韓國最大規模的歷史主題公園,建構目的是為展示曾經絢爛一時的百濟歷史文化,同時也向世界宣揚百濟文化的優秀性。百濟文化園區內包括重現百濟王宮的泗沘宮、代表寺廟的陵寺、生活文化村、慰禮城、古墳公園、百濟歷史文化館、主題折扣購物中心及百濟之林等。此外由文化財廳設立的韓國傳統文化學校及樂天扶餘渡假村皆位於園區內,可在體驗歷史文化之餘,一邊享受運動、休憩、購物與體驗等活動。特別是2006年開幕的「百濟歷史文化館」為全韓國唯一的百濟史專門博物館,內有包括可了解百濟歷史與文化的常設展示室、企劃展示室、金銅大香爐劇場、i-百濟體驗場等多種展覽空間及教育設施。此外這裡更是舉辦1400年前大百濟的復活「百濟文化節」的主要活動會場,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前來參觀。


4.0/1
忠清南道(禮山郡)

SPA Castle為安眠島Ocean Castle的家族品牌,以「SPA」為主題的韓國首座會員SPA渡假村。 位於距首爾約1個半小時車程的忠清南道禮山,可欣賞到青山及美麗的西海岸,其他豐富的文化觀光資產都在30分車程以內,可進行包含溫泉在內的各種文化體驗。SPA Castle內所有的溫泉池水皆為擁有600年歷史的德山溫泉水,並擁有400餘間客房、大型宴會廳、會議室、文化藝術館廣場、庭院與散步道路,為兼具休憩、健康、商務與文化藝術的綜合休養地。SPA Castle的溫泉水對於皮膚病、腸胃、神經痛、肌肉酸痛等皆有極佳的治療效果,也有助於皮膚美容。


忠清南道(牙山市)

約500年前禮安李氏遷移至外岩里民俗村,並從此安定下來形成單一姓氏的村落直到現在。石頭砌成的道路旁,有86間的瓦房或草屋。走在古色古香的石子路上,讓人深深地感受到村落的歷史。往道路兩旁的住家望去,處處可見柿子樹、杏樹、栗子樹、銀杏樹等等。除了村莊入口的守護神外,村子裡還有許多具歷史性的打榖機、碾榖機、水車、茅草屋頂等,讓人得以一窺朝鮮時代(1392~1910)的生活型態。石子路和路旁的果樹也具有濃厚的傳統氣息,在這樣淳樸的村莊裡,不管是彎曲的鄉間小徑,還是住宅間的矮牆,都給人悠閒、寧靜的氣氛。 民俗村裡最有名的房屋,就是靈巖郡長和李參判的住宅。靈巖郡長住宅的庭院裡,有著蒼鬱的古樹和天然的奇石,讓庭院顯得幽静而不凡,但目前已無人居住。聽說這間屋子的匾額,是由秋史金正喜所題,因此被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在這間住宅內,至今仍繼續釀造祖傳的蓮葉酒在販賣。這種傳統的蓮葉酒,已被指定為無形的文化財。先將糯米釀製成酒釀後,再加入蓮藕和松葉發酵即可。以前每到了春天,都要向皇帝進貢的蓮葉酒,味道和日式清酒差不多。 外巖里民俗村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將傳統生活的模樣、型態維持到現在。如果想把整個村落繞一圈的話,大約需1小時半。


忠清南道(牙山市)

溫陽溫泉是韓國歷史記載中最為古老的溫泉,經過百濟時代、新羅時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歲月,實際作為泡湯溫泉使用也有600餘年。根據記載,包括朝鮮時代世宗大王在內,玄宗、肅宗、明宗、英祖、正祖等多位歷代皇帝都曾在此建立別宮作為休憩遊樂或治病修身。溫泉水溫高達57℃左右,屬高熱溫泉。溫泉中含有豐富的鐳元素,屬弱鹼性溫泉。其溫泉水質不但優良、水量充沛,據說還有治療神經痛、關節炎、皮膚病、胃腸病、高血壓等各種成人疾病的效果,以及對於皮膚美容保養,效果更是絕佳。這裡受歡迎的原因不僅只是水質超然,周邊更是林立各式別具特色風味的溫泉旅館,因而深受遊客們的喜愛。當地包括溫陽觀光飯店、溫陽Grand飯店、溫陽皇宮飯店、Interpark觀光飯店、新韓觀光飯店在內等五家大型飯店,以及超過120間的溫泉旅館全部都是使用天然溫泉水,就此成為韓國首屈一指的溫泉觀光地區。


忠淸北道(淸州市)

尖端科學與自然相遇,美麗與生命共存的2013五松國際化妝品及美容博覽會,於2013年5月3日至26日期間,在忠清北道五松盛大展開。本屆博覽會將有韓國國內外300多家企業及100多萬名遊客參加,是一般民眾也能一同共襄盛舉的綜合博覽會,將努力發掘化妝品產業的新趨向,提高國家競爭力。


忠淸北道(忠州市)

自古以溫泉聞名的水安堡,為鞏固其名聲,而推出自己開發的溫泉的韓國渡假村水安堡,成為賦予新生命活力的舒適休閒空間。附近還有丹陽八景、忠州湖、月岳山、聞慶saejae、彈琴臺等著名景點,以及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休閒運動設施,為綜合休閒勝地。


忠淸北道(淸州市)

2014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期間,忠清道與產業通商資源部、清州市在五松生命科學園內共同舉辦“2014五松國際生物產業博覽會”。以“生命,開啟美麗的密碼”為主題,共有包括163家國內企業和60家海外企業在內的223家企業參與進行,目的是促進2002年舉辦生物博覽會之後經過10年成長的忠北生物產業的扶植成果與再次發展。本屆博覽會有展示集國內外生物產業的動向、成果與未來價值之大成的生物未來館、體驗生活中生物的各種體驗館以及確保BT KOREA前景與國內生物企業競爭力的產業館,還有與生物相關的各種活動,旨在透過各種精采節目、美食等提供有益資訊,使參加者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