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是補鯨基地的長生浦,於2005年5月31日開設了全韓國唯一的鯨魚博物館。 除了收集並展示自1986年禁止補鯨之後逐漸消失的250多件補鯨物品,另外還有鯨魚肚之路、海洋之旅等兒童體驗館,並提供布氏鯨魚骨骼、殺人鯨骨骼、灰鯨專門館、復原補鯨船等各種值得參觀的展覽品。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於嶺南交通要地彥陽(三南)的紫水晶洞窟國度是利用紫水晶礦山的廢坑道改造而成的韓國首座人工洞窟旅遊景點。 紫水晶洞窟國度螞蟻窩般像迷宮連接的洞窟總長2.5km,寬約16,529m²,年平均溫度12~14℃,是可直接觀察紫水晶隅石並欣賞各種展示物、充滿刺激性的雜耍表演,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韓國唯一洞窟主題旅遊景點。洞窟外部有嶺南最長的雪橇場與20餘種遊樂設施,青少年與孩童們可體驗陶瓷器學習場與地瓜、花生、玉米、香草等體驗課程。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在蔚山蔚州郡嶺南的神佛山山麓的登億溫泉是72,727.6m²(22萬多坪)的大規模溫泉區。神佛山溫泉、彦陽、迦智山溫泉等都聚集在此地。被稱為嶺南阿爾卑斯山的神佛山、迦智山、肝月山等超過海拔1,000m的山脈就緊鄰在一旁,登山後可以來登億溫泉洗去爬山時所流的汗水,消除疲勞。此處的溫泉主要是鹼性的重碳酸泉,據說對各種皮膚炎、神經痛、消化系統疾病、支氣管炎、高血壓、皮膚美容有卓越的效果。尤其是可以直接當飲料喝的礦泉水是一大特點。 附近有「紫水晶洞窟國度」與「神奇道路」、「酌川亭」、肝月自然休養林、石南寺等其他觀光景點,適合規劃一連串的旅遊行程。 ​


()

外高山甕器村以韓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甕器村而聞名,在這裡可以直接看見傳統甕器製造的過程。整個村子以甕器作為裝飾,是極具特色風格的村莊。特別是每到下雪嚴冬,每戶人家燒窯的景致更是讓人感受到舊時村莊鄰居們和睦安樂共處的氣氛。另外還有新羅土器重現展,因此也成為學生進行校外教學的重要行程之一。 外高山里甕器村位於14號國道旁,與東海南部線鐵路相連,交通相當便利。自1957年起開始製造甕器,至今一年甕器的生產量可高達2億韓元,扣除夏天淡季時期外,銷售量維持增加狀態。甕器村目前為全韓國最大的甕器生產地,1970年代起,傳統甕器工廠一一進駐此地,目前約有9家生產業者營業中。在甕器會館裡透過專業講師的協助,可以親自體驗動手做甕器的樂趣。 傳統製作方法為桶窯(窯洞裡面放桶子,桶子裡放甕的方式),以低溫漸漸調高溫度的方式來燒窯,大約需等待8~10日左右的時間。近年來積極改良,也將燃料由木材、瓦斯等多種燃料混合使用,不僅使得甕器可通風良好,放入甕中的內容物也不容易變質。將甕器拿來當米缸使用時,甕內不但不會生米蟲,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好米。負責檢驗原料的人員需具備高水準技術,可作為開闢窯洞的地形條件比其他地區更為優越,另外與其他同業者聚集在同一地區生產,也成為市場的優勢條件。使用傳統土及含有生物的陶土,堅固而古樸的方式更沒有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慶尙南道(居昌郡)


慶尙南道(居昌郡)

2016蔚山鯨魚節將在5月26日~29日,4天期間,在長生浦鯨魚文化特區一帶舉行。而今天除了在鯨魚博物館、鯨魚大海旅行遊輪、鯨魚生態體驗館等基本鯨魚設施區以外,更新加入了鯨魚文化村,增加可看度。


慶尙南道(固城郡)

現代重工業從1972年開始涉足造船業,逐漸成長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造船廠,是韓國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中流砥柱。借助經營造船業的經驗,現代重工業更將觸角伸向引擎機械、電機電子系統、工廠設備等領域,朝世界綜合重工業公司邁進,也對韓國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 現代重工業也歡迎同好會、村落居民、中小學生旅行團、大學生產業設施見習團等各團體前來參觀,現場更有導覽員以親切的態度為參訪團提供詳細的解說。


()

位於蔚州郡西生面大松里的艮絕岬為韓半島迎接新千年真正的第一道曙光,同時也是東海岸一帶最先升起太陽的地方。艮絕岬的日出比虎尾岬早出現1分鐘,也比江陵市正東津提早5分鐘迎接太陽,與蔚山地區的鎮下海水浴場、西生浦海倭城並列為新一代的旅遊著名景點。 艮絕岬燈塔距離蔚山南部循環道路入口處約20分鐘的車程,逢洋槐花盛開的季節,沿著海岸線觀光從蔚山往海雲臺方向,比起大海的風光,洋槐花白色花朵上懸掛著累累果實飄散出的香氣更是迷人。放眼望盡眼前正是波濤洶湧的大海,遠方則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適合作為闔家大小旅遊的好去處。 遠眺大海望去可見潔白的燈塔高聳豎立於眼前,搭上船隻盡情遨遊海上享受久違的海洋之旅,美麗的景象給予人無限的想像力。燈塔前方是大片的松樹森林,雖然這裡的松樹沒有蔚氣公園般的蒼鬱茂盛,但彎曲歪斜的形狀也是給人另一番的視覺享受。燈塔內部如同外觀也是整片雪白景象,燈塔自1920年3月正式點燈後,除負責管理的機關變更以外,一路維持至今。只需向管理人員諮詢並留下到訪紀錄,即可登上燈塔高處。圓筒型的燈塔建築物中,設有螺旋型的旋轉階梯,在此望向窗外欣賞大海別有一番新滋味。燈塔週邊沿著大海的小路兩側上開滿大大小小的生魚片餐廳,除了可以用眼睛享受美麗海景之外,一邊聽著滔滔海浪聲,一邊品嘗美味的新鮮生魚片料理絕對是人生一大自在享受。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於蔚山廣域市大谷里的盤龜臺岩刻畫是於1971年由東國大學考察團首次發現,現今為蔚山地區著名的文化財,對於蔚山及韓國的岩刻畫研究都是極為重要的資料。為了宣傳其重要性,在1995年正式指定為國寶第285號。 岩刻畫正如其名,指得就是‘在岩石上描繪或刻畫各種動物圖像或幾何圖形象徵花紋的圖畫’。寬10公尺、高約3公尺的盤龜臺岩刻畫,被刻在蔚山生命泉源的太和江上游盤龜臺一帶人工湖西邊山麓岩壁上,水壩興建後,平時都浸泡在水中,水消退才能看到其面貌。岩刻畫一年有9~10個月都沉浸在水中,可以觀看的時期約在每年10月至隔年2月,但其中也僅2~3個月左右會全部顯露在水面上。由於大谷川的關係而無法近距離欣賞,於是在龜盤臺岩刻畫對面設置了一個寬6公尺、高3公尺的巨大模型圖,幫助遊客了解。岩石上刻畫著鹿、老虎、野豬等陸地動物與狩獵場面,還有鯨魚、海狗、烏龜等海洋動物與漁夫、船等,共有75種200多幅圖畫。兼具狩獵與宗教美術的盤龜臺岩刻畫,是能觀察史前時代人類生活風俗的優秀傑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