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金海市)

東西向橫貫蔚山市的太和江發源於迦智山米岩、白雲山塔谷泉等地,流經蔚山市區後匯入東海為山灣,長達47.54公里。與蔚山市民一同走過歷史的太和江,是蔚山引以為傲與珍貴的河川。蔚山市開發以前的太和江曾是有著大量香魚與大麻哈魚棲息的乾淨1級水質河川,但隨著產業發展與各種廢水污染而逐漸被市民們遺忘。為挽救太和江進行了一連串的復原工程,才得以擁有現在的面貌。太和江上有一座以象徵蔚山的鯨魚與白鷺造型打造的不對稱‘十里竹田橋’,以及可觀察候鳥與自然景觀的‘太和江展望臺’。另外還有竹林公園、草地、紫芒園區、步道、體育設施等各種便利設施,不僅是受市民們歡迎的休憩空間,亦是擁有美麗自然景觀的候鳥棲息地。太和江上游流域的迦智山一帶為道立公園,週邊也有許多文化遺跡。


()

為位於可目睹摩西奇蹟的透明銀光世界─蔚山東南邊24km處,長1km、寬300m的海水浴場,水深低淺,因南海的特性上,海水溫暖、波浪平靜,擁有海水浴場的極佳條件,而沙灘三面有松樹林環繞,瀰漫淡淡松樹香氣,即使佔地規模大,亦呈現閑靜氣氛。為與釜山海雲臺、松亭日光海水浴場相連接的海水浴場,擁有96,000平方公尺的寬廣沙灘,是一年四季攝影師、風帆愛好者、海釣愛好者等絡繹不絕的地方。松樹林內可免費露營與野炊,並設有簡易淋浴室、更衣室等,甚為方便。由於回夜江從文殊山流至海水浴場,因此亦可享受淡水浴。 由於距離釜山不遠,開車僅須1小時車程,因此暑假避暑期甚至會湧入30萬人潮。海水浴場附近有由2個海中岩所形成的二德島與步行亦可抵達的名勝島,特別是名勝島以日出景色聞名,又常可捕獲鯛魚、鰈魚、石斑魚等,深受釣客喜愛。此外,10km遠處有24小時開放的艮絕串燈臺,可於清晨於此觀賞日出。


()

西生浦倭城是於壬辰倭亂初期1592年7月(宣祖25年)至1593年(宣祖26年),由日本將帥加藤清正負責指揮,以石頭堆砌而成的16世紀末期典型的日式城郭。海拔高200公尺的山頂上為本城,往下中間的是第二城,緊接著在最底下的即是第三城。城牆高6m、傾斜15度、整體呈直角三角形。 本城上主要是將軍住宿的天守閣及稱為將軍水的井水,1594年(宣祖27年)四溟大師第四次來到這裡與倭軍進行和平交涉,仍舊宣告失敗。直至1598年(宣祖31年),在明朝麻貴將軍鼎力相助之下,最終奪回山城收復領土,並於一年後將當時與倭寇戰鬥中壯烈犧牲的53名勇士安葬於修建完成的蒼表堂。只可惜該建築在日據時期被全數破壞,未留下任何遺跡。據1872年「西生浦鎮城圖」中所記載,倭城中部分區域曾為朝鮮軍所使用過的鎮城。 * 大小 – 城周長 4.2km


慶尙南道(南海郡)

神佛山郡立公園位在蔚州郡上北面與三南面一帶,面積達11.66㎢。神佛山具有嶺南主峰該有的雄偉壯闊,景觀尤其美麗。登上山頂後還能感受到雄壯以外的舒適感。與肝月山、靈鷲山之間規劃有登山路線,登山客的足跡不曾間斷。 神佛山山頂附近有山城,山頂的高原芒草原風光也相當壯觀。神佛山也有深遂 的溪谷,從雲朵相伴的丹照峰流下的溪水形成瀑布,從端雅的絕壁上落下的瀑布絕景讓觀看的人感到心裡一陣舒暢,這正是神佛山有名的‘虹流瀑布’。 另外,附近還有‘登億溫泉’,具有大規模溫泉及娛樂設施,登山後可以來此洗除身上的汗水及疲勞,附近還有許多各式餐廳及豐盛的佳餚。


()

曾是補鯨基地的長生浦,於2005年5月31日開設了全韓國唯一的鯨魚博物館。 除了收集並展示自1986年禁止補鯨之後逐漸消失的250多件補鯨物品,另外還有鯨魚肚之路、海洋之旅等兒童體驗館,並提供布氏鯨魚骨骼、殺人鯨骨骼、灰鯨專門館、復原補鯨船等各種值得參觀的展覽品。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於嶺南交通要地彥陽(三南)的紫水晶洞窟國度是利用紫水晶礦山的廢坑道改造而成的韓國首座人工洞窟旅遊景點。 紫水晶洞窟國度螞蟻窩般像迷宮連接的洞窟總長2.5km,寬約16,529m²,年平均溫度12~14℃,是可直接觀察紫水晶隅石並欣賞各種展示物、充滿刺激性的雜耍表演,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韓國唯一洞窟主題旅遊景點。洞窟外部有嶺南最長的雪橇場與20餘種遊樂設施,青少年與孩童們可體驗陶瓷器學習場與地瓜、花生、玉米、香草等體驗課程。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在蔚山蔚州郡嶺南的神佛山山麓的登億溫泉是72,727.6m²(22萬多坪)的大規模溫泉區。神佛山溫泉、彦陽、迦智山溫泉等都聚集在此地。被稱為嶺南阿爾卑斯山的神佛山、迦智山、肝月山等超過海拔1,000m的山脈就緊鄰在一旁,登山後可以來登億溫泉洗去爬山時所流的汗水,消除疲勞。此處的溫泉主要是鹼性的重碳酸泉,據說對各種皮膚炎、神經痛、消化系統疾病、支氣管炎、高血壓、皮膚美容有卓越的效果。尤其是可以直接當飲料喝的礦泉水是一大特點。 附近有「紫水晶洞窟國度」與「神奇道路」、「酌川亭」、肝月自然休養林、石南寺等其他觀光景點,適合規劃一連串的旅遊行程。 ​


()

外高山甕器村以韓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甕器村而聞名,在這裡可以直接看見傳統甕器製造的過程。整個村子以甕器作為裝飾,是極具特色風格的村莊。特別是每到下雪嚴冬,每戶人家燒窯的景致更是讓人感受到舊時村莊鄰居們和睦安樂共處的氣氛。另外還有新羅土器重現展,因此也成為學生進行校外教學的重要行程之一。 外高山里甕器村位於14號國道旁,與東海南部線鐵路相連,交通相當便利。自1957年起開始製造甕器,至今一年甕器的生產量可高達2億韓元,扣除夏天淡季時期外,銷售量維持增加狀態。甕器村目前為全韓國最大的甕器生產地,1970年代起,傳統甕器工廠一一進駐此地,目前約有9家生產業者營業中。在甕器會館裡透過專業講師的協助,可以親自體驗動手做甕器的樂趣。 傳統製作方法為桶窯(窯洞裡面放桶子,桶子裡放甕的方式),以低溫漸漸調高溫度的方式來燒窯,大約需等待8~10日左右的時間。近年來積極改良,也將燃料由木材、瓦斯等多種燃料混合使用,不僅使得甕器可通風良好,放入甕中的內容物也不容易變質。將甕器拿來當米缸使用時,甕內不但不會生米蟲,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好米。負責檢驗原料的人員需具備高水準技術,可作為開闢窯洞的地形條件比其他地區更為優越,另外與其他同業者聚集在同一地區生產,也成為市場的優勢條件。使用傳統土及含有生物的陶土,堅固而古樸的方式更沒有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