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統營市)

DPIRANG是位於南望山公園的韓國內最長的夜間數碼主題公園,通過光和人工照明組建成15個主題散步路。在保持公園原樣的同時,精心改善了夜間景致,使這裡成為市民們的人氣夜景地。


全羅北道(群山市)

建於日帝強佔期的寺廟,東國寺 東國寺是1909年依日本僧侶善應佛觀師父所建,日帝強佔期36年在日人僧侶們的管理下營運,直到1945年8月15日解放後回到大韓民國的懷抱,是帶有歷史教訓的寺廟。經歷日帝殖民與大韓帝國直到現在,是韓國現存唯一的日本式寺廟,連接大雄殿與寮舍齋的室內走廊是其特徵。與韓國有著華麗丹青的屋簷完全不同,毫無裝飾的屋簷與大雄殿外墻上許多的窗戶都顯露出日式色彩。作為曹溪宗第24教區的高敞禪雲寺的分寺,東國寺的大雄殿於2003年7月被指定為國家指定登錄文化財第64號。 東國寺原本的名字是錦江禪寺,錦江禪寺是1909年日本僧侶內田佛觀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所創建的曹洞宗寺廟。日本佛教是1877年釜山開港後透過日本政府的邀請而傳入,最初是由淨土真宗大谷派開始傳揚佛教,1904年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日蓮宗在其後跟著傳入。事實上日本佛教傳入韓國的理由並非單純的佛教佈道而已,只是更明顯的反映出日本政府想將韓國同化的意圖,之後朝鮮總督府為了發揚日本佛教而在1911年6月3日發布了寺剎令。 以此為契機,日本佛教在韓國全國廣設別院、出場所、佈道所等。在錦江禪寺創建之前,群山有本願寺、群山寺、安國寺。創建錦江寺的的內田佛觀在1909年當時,以77歲的高齡在群山地區佈道傳教,並在群山一條通借了房子作為佈道所,1913年7月時移到現在的位置新建了現在的東國寺。 東國寺的意義 東國寺是日帝強佔期建造的寺廟,日帝強佔期所建的日式寺廟現在所剩無幾,這是唯一留存下來的地方。東國寺大雄殿於2003年指定為登錄文化財第64號。


慶尙北道(蔚珍郡)

被指定為名勝6號的佛影寺溪谷,是總長15km的莊嚴溪谷。過去因交通非常不便,人煙稀少,但自1985年貫穿佛影寺溪谷的36號國道開通後,成為廣受矚目的夏季避暑勝地。佛影寺溪谷從聖留窟對面的守山里開始,接著是老音里、川前洞、乾作、田雉、下院里等,以位在下院里的新羅時代古剎佛影寺為中心,光大鼻岩、主節岩、蒼玉壁、明鏡臺、義湘臺、山太極、水太極等被冠上名稱的週邊景點就達30多處。沿著溪谷慢步,路邊有讓相愛的兩人永遠相愛的愛情岩。絕壁上閃著白光的花崗岩風化過後形成的奇異樣貌,與一旁清澈的溪水合成美麗的景色。雖然說可以乘車兜風欣賞溪谷,但登上2層樓八角亭的仙遊亭與佛影亭眺望也是不錯的選擇。規模雖然無法用雄壯來形容,但眼前展開的是襯著天竺山且樸素又精巧細緻的景觀。* 佛影寺距離蔚珍邑西方約20km處、天竺山西邊山麓上有著新羅的古寺,以寺廟為中心到下院里的佛影寺溪谷形成長15km的秘境。佛影寺於真德女王5年(651)由義湘大師所建,因蓮池內反射出佛祖的身影而取名佛影寺。朝鮮太祖5年(1396)因火災燒毀,之後由小雲大師重建,而1500、1608、1724、1899年時皆曾整修過。※ 佛影寺溪谷的水溫比起其他溪谷來得要高,請有心臟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


全羅南道(順天市)

被稱為三山二水小江南的順天,據說因後百濟時代此邑城的貴族朴英規與金忠兩位將軍,順著天時歸降高麗而得名。順天站於1930年10月25日開始營運,為迎接2012年麗水世界博覽會與2013年順天灣國際園藝博覽會,於2009年12月22日遷移至如今的新站址,並作為東部陸軍的交通要衝之用。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高爾夫俱樂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高爾夫球場,位在千年古都-慶州的普門觀光園內,可遠眺普門湖及普門觀光園的全景,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高爾夫球場。裏具有夜間打球的全程照明設施,在清晨和夜間也可盡情享受高爾夫帶來的樂趣。喜愛高爾夫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全羅南道(潭陽郡)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坐落於加平郡北面的明智山為京畿道的第二高山,而位於其東邊的溪谷即是明智溪谷。在明智溪谷中的明智瀑布高度雖只有10公尺左右,但因水量豐沛,故在岩石間形成了強而有力的水流,水流從高處落下的景象謂為壯觀。而瀑布底下亦有澗綠的水沼,水沼與瀑布一同看起來,就形成像是從陶甕裡倒出水一般的奇趣景象沿著明智瀑布的登山路可連結至明智溪谷,明智溪谷在加平郡中的無數溪谷中,是具有數一數二的迷人風情的美麗溪谷。


慶尙南道(居昌郡)

處容岩為蔚山市南區隍城洞細竹村前開雲浦中央浮出的岩石島,是面積約6坪大小的小島嶼,流傳著有發揮效力擊退惡鬼,與處容符相關的傳說。為與三國遺事當中記載的處容郎傳說歷史淵源深厚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