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茂朱郡)

韓國百景之一的赤裳山(1,034m)有著高聳的岩壁,這些岩壁周邊有著許多楓樹,每到秋季時節整座山就像穿上了紅色裙襬,因而命名為赤裳山。赤裳山上註明的景點有香爐峰(1,029m)、天一瀑布、松臺瀑布、將軍岩、按簾臺等。 高麗恭愍王23年(1374年),崔瑩將軍在討伐耽羅國後回國的路上路經此地,認為赤裳山是個重要的要塞,因此向王建議建築山城,此後根據史料,此處的確建築了山城。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高麗忠烈王3年(1227年),由月印和尚所創建的安國寺了,安國寺經歷多年傳承與整建,至今仍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甚至有來赤裳山沒參訪安國寺,等於沒有到過赤裳山的說法呢。 * 按簾臺 赤裳山山頂南側岩層峭壁上的按簾臺,從上往下眺望可以看到底下鄉村的風貌。高麗時期契丹入侵,此處三道按簾使(地方長官)帶兵來此駐守,因此命名按簾臺。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於2012年5月3日開館的達城韓日友好館是為了紀念金忠善(日本名:沙也可571∼1642)將軍的「博愛思想」,並促進韓日兩國之間友好發展的場館。壬辰倭亂時,金忠善曾以左先鋒將的身分和其他日本國士兵共同參戰,但被朝鮮文化所感動而深受影響,最終自願請降、歸順朝鮮,並在慶州、蔚山戰役中立下了大功。 達城韓日友好館為了發揚當時金忠善將軍的精神,吸引許多日本人到此旅遊,而為了讓韓國的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的歷史,也以學生家長為中心,加以宣傳。展示館內的3D影像館、導讀室、韓日兩國傳統遊藝體驗區、日本和歌山縣資料室、古宮體驗區等各種現代化設施,則免費提供給遊客更多詳細的資料。


全羅南道(長興郡)

湖南五大名山之一的天冠山位於冠山邑及大德邑邊界,高723m,整座山都由岩石所組成,每個山峰都高聳入天,春天可以看到盛開的紅色山茶花,秋天可以看到芒草園的壯觀。山頂附近的岩石一個一個佇立的樣子,像是玉珠裝飾的天子冕冠,因此被稱作天冠山。天冠山距離海岸並不遠,可以感受順著山脈吹來的海風,雄壯的天冠山具有人類無法相比的大自然力量。 登上山頂,南海岸多島海像是一幅東洋畫一般,北方靈巖的月出山、長興的帝巖山、光州的無等山都盡收眼底,天氣好的話,往大海看去,還可以看到濟州島漢拏山神秘的模樣。稜線上的奇岩怪石像是造型物展示場一般,而山頂附近還有5萬多坪的芒草原。另外,往上500m左右有座天冠寺,與天冠山的登山路互相連接,是文化遺跡探訪與登山行程裡的一大亮點。休養林內具有管理舍、涼亭、停車場、炊煮場、森林訓練場等完善設施,也有7km的山林步道,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全羅南道(潭陽郡)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6號的<俛仰亭>是位在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祭月里山腳下的亭子,1533年由宋純(1493~1583)建造,包含李滉(1501~1570)在內的許多學者與文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亭子為木造瓦屋,側面與左右都有木地板大廳,中央設置了房間。原貌為勉強能遮風避雨的草亭(屋頂以草或蘆葦製作的亭子),經歷過好幾次修補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亭子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脈稜線,還能將山坡底下寬廣的原野盡收眼底。宋純將此處做為吟詩作詞的地方,亭子內部刻掛著當時著名學者與詩人的詩篇。


慶尙北道(星州郡)

* 韓國第一座野生花專門植物園-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 * 2006年6月16日開館的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是國第一座野生花專門植物園。園區內種植了約400多種的樹木與野生花,對於野生花資源保存以及自然學習、學術研究發展上相當有助益,故也是一處野生花文化空間。 整座植物園由綜合展覽館以及兩層樓(地下一層、地上一層)的玻璃溫室所組成。四季都可以欣賞到野生花的溫室,模擬了亞熱帶氣候,讓野生樹種以及野生花在四季可以恣意生長、散發香氣並且常綠不凋。而溫室內主要有食用植物園、藥用植物園、香氣植物園、觀賞植物園、水生植物園、蕨類植物園等6個園區,共計有松樹等92種的喬木、杜鵑花等54種灌木、白頭翁等257種的野生花。此外,在綜合展覽館中也陳列出了星州一年12個月的風景以及一年之中的植物故事等各種展示,讓人可以吸收豐富的知識,並且擁有可供休憩的空間。 另外在星州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內,還有由灌木園、菊花園、宿根植物園、伽倻山園區、野生花學習園等5個主題園區所組成的戶外展示園區。園區內的植物配合著伽倻山的美景,並形成了一片壯麗的風景。


慶尙南道(居昌郡)

可以在晚間一邊吹著怡人的清風,一邊在溪谷裡或是戶外欣賞話劇的居昌國際話劇節,每年固定於7月底至8月初舉行。居昌國際話劇節也是成功將地區盛會與藝術節做結合的慶典,更被韓國國內公演藝術界評價為最優秀的戲劇節之一。觀眾們白天可以在清涼的溪谷中消暑,夜間則可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自由地欣賞附近美景,享受精彩的話劇演出。


慶尙南道(金海市)

由金海市著手創立,(財)金海文化財團委托經營的金海韓屋體驗館全部客室採用暖炕房建築,隔音弱,不提供吸煙和炊事設施。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仁川江華郡華道面長花里泥灘一帶,是廣為攝影師所知,拍攝日落美景的絕佳地點。這個自長花里連至東幕里海岸的泥灘,不僅是韓國最美的泥灘之一,也名列西海岸三大日落拍攝地之一。漲潮時被平靜的水面覆蓋,退潮時一次露出全貌的泥灘,與被夕陽映成通紅的海水呈現出溫柔而莊嚴的色調,令人印象深刻。天氣好的時候,則可見到水面與太陽下方微微相連,形成Omega(Ω)的圖樣,別有一番情趣。


忠清南道(禮山郡)

朝鮮實學家李重煥在《澤里志》裡曾寫道,內浦是忠清道內最適合居住的地方。當時的內浦指的就是現今的禮山。禮唐觀光地在現在國民觀光地指定面積的5萬6千坪中佔1萬3千坪。主要設施有餐廳、旅館和各種便利設施等,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登山路和停車場等6項設施,是以各種不同主題構成的觀光地。特別是禮唐週邊的散步小道和八角亭極似釜山太宗臺的景致,吸引許多家族聚會、朋友和情侶們前來遊玩。夏季時,是鄰近地區的居民和釣客的活動據點,促使和鄰近的好坪洞連成觀光景點。* 釣魚 - 1962年為韓國境內最大的禮唐貯水池,供給禮山郡和唐津郡的農用水,禮唐這名字是取禮山郡和唐津郡兩地的第一個字命名。在過去的40年間以中部地區最棒的釣魚地為名。除了冬季的冰釣之外,從初春到晚秋之間相當適合釣魚。主要魚類有鯉魚和鯽魚,鰻魚、烏魚、泥鰍等。


慶尙南道(昌原市)

注南貯水池生態學習館為規模1層328㎡的單層建築,內有展示設施、中央廳、農產販賣部。首先在中央廳索取簡介後,進去展示館可以看到標本展示,讓旅客感受到棲息於注南貯水池的鳥類、在貯水池旁生長的植物,還有生存於草叢裡的昆蟲等注南的生態系。另外還有影像館,會自動播放探討鳥類和人類密切關係的影像,以及在展示館的牆上還設有螢幕,介紹鳥類的飛行原理、鳥類的生態,讓旅客能夠深刻體驗並從中學習自然生態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