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2003年6月12日開館的江華農耕文化館,是位於仁川廣域市江華郡佛恩面三成里的農耕文化教育機關。為提供都市人們易於接觸欣賞的展覽內容,以及教育成長中的兒童們農業公共利益價值而建立。有著挖馬鈴薯、摘辣椒等農村體驗活動,並販售人蔘、蕪菁等江華農特產品,消費者還可透過文化館與農民直接交易。


全羅南道(潭陽郡)

以美味的食物而聞名的「南道」地區,每年皆以飲食文化為主題展開饗宴,將各地方的代表美食齊聚一堂。本次慶典以「南道的美味,健康的一餐」為主題,準備了南道代表飲食展示館與能各種健康飲食品嚐活動,此外還有遊行、料理大賽與示範、農產品販售市集與食材館、飲食販售市集、文化藝術公演等好吃又好玩的活動,等著遊客的蒞臨。


全羅南道(麗水市)

麗水燈節自以「麗水,越夜越美麗」為主題,自2014年12月19日至2015年5月10日為止,於突山公園與龜船公園一帶展開盛大慶典。 自2012年麗水世界博覽會後,麗水遊客造訪人次突破千萬大關。為使冬季眾多造訪遊客有更精彩且樂在其中的活動,並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麗水市特別舉辦燈節,以環保LED燈將龜船公園的湖與樹木、設施等,妝點得美輪美奐。活動於日落後~23:00點燈,讓市民與遊客能盡情享受五彩繽紛的夜晚,以及麗水美不勝收的夜晚海景。 ​


京畿道(楊平郡)

第5屆楊平冰魚節將自2015年12月底至2016年2月為止,於京畿道楊平郡丹月面 Baekdong釣魚場與秀美村一帶舉行。當地居民同心協力籌備慶典,等著迎接家庭、情侶、團體遊客的到來。慶典期間,不僅能感受釣冰魚的樂趣,還能品嚐熱呼呼的魚板與烤栗子,並體驗韓國傳統冬季遊藝放風箏、打陀螺、搭雪橇等,以及秀美豆沙包與糖餅製作。而中午時,還能享用由秀美村婦女會製作的年糕湯、炸冰魚、涼拌冰魚生魚片等美食。特別的是,楊平冰魚節還有特殊限定的體驗旅遊商品,事先上網預購的話,即可從早玩到晚,一邊感受農村純樸親切的人情味,一邊體驗有趣的慶典活動。闔家同遊的家庭遊客,可以在覆滿白雪的冰面上,透過拉、搭乘雪橇,增進親子的感情;享受兩人世界的情侶,則能在此留下溫暖的冬季回憶;於職場奔波的上班族,則能與同事一同享用冰魚生魚片與本地知名的砥平馬格利酒,拉近彼此的距離。欲參加楊平冰魚節,請事先透過官方網站線上預約。


全羅南道(潭陽郡)

綠色公園汽車旅館位在竹子的故鄉-全羅南道潭陽郡潭陽邑。汽車旅館附近有許多知名觀光景點,如: 金城山城、環碧堂、息影亭、官防堤林、竹綠苑、瀟灑園、秋月山等。另外這裡還提供接駁服務,以及中英文等外語導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外國旅客也不用擔心。


江原道(鐵原郡)

太陽休閒飯店位在鐵原的觀光景點——孤石亭國民旅遊區正門前。飯店擁有大廳休息室、地下大禮堂、研討室、餐廳等可滿足住宿旅客需求的設施,經常接待團體、家庭、好友等不同類型的遊客。多達40間的客房分為地暖房與床鋪房兩種房型,各種大小皆備,可依照個人喜好選擇。太陽休閒飯店就位在以泛舟聞名的漢灘江旁,許多前來享受休閒泛舟的年輕人均會選擇下塌於此。附近還有孤石亭樂園、溫泉浴、鐵三角戰跡館等,可同時滿足從事休閒活動與觀光兩種需求。鐵原的孤石亭是知名義賊林巨正曾經活動的地方,具備非凡的歷史意義。距離孤石亭往下不遠處,則是以泛舟聞名的蓴潭溪谷。鐵原處處均有可進行泛舟、騎乘四輪驅動摩托車、玩生存遊戲、卡丁車、高空彈跳等的設施,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熱愛休閒活動的遊客湧入。


首爾(江北區)

位於北漢山與道峰山之間的溪谷,即稱為牛耳洞溪谷。其名稱由來是因為牛耳洞溪谷內有一條名叫牛耳川的漢川支流,也是因為北漢山的白雲臺與仁壽峰的山峰就像是牛的耳朵一般,而被取名為牛耳洞。 以牛耳洞溪谷為中心,往道峰山前進,途中可以看見道詵寺,而往北漢山與道峰山的登山路線也是以此地為起點。


全羅北道(茂朱郡)

1995年遷移至赤裳山城的安國寺,是整座山城上唯一的一座寺廟,位於海拔1000公尺高,正殿、側殿共15多間。山的頂端有山城湖水,景色優美,因此佛教徒和觀光客絡繹不絕。尤其以秋天的楓葉景色最為迷人。安國寺另外又以第1267號的靈山會掛佛幀寶物、第42號極樂殿有型文化材、第85號護國寺碑、及保有世界佛像的聖寶博物館等著名。連赤裳山城本身都是第146號史蹟。


慶尙北道(浦項市)

JM酒店位於浦項最大的產業設施——POSCO對面,具備酒店格調,以潔淨的環境與低廉的的價格迎接各方遊客。因有眾多商務顧客來訪,特意提供免費早餐及寬敞的停車場,使用起來更為便捷。週圍景點主要有以日出聞名的虎尾岬、九龍浦近代文化歷史街、浦項運河、迎日台海水浴場等,在竹島市場能品嘗到美味的海鮮,有時間時推薦前往。


忠清南道(禮山郡)

秋史故宅位於忠清南道禮山郡龍宮里,是朝鮮後期代表性實學家暨書法家秋史金正喜出生的地方。故宅為金正喜的曾祖父於18世紀中葉所建,是當時典型的高級住宅。他們的後輩代代相傳居住於此直到1968年售出為止,忠清南道在1976年將故宅指定為地方文化財第43號並進一步保護管理。秋史故宅擁有266. 11m²(80.5坪)的規模,為由石庫門的門間齋、ㄱ字型的舍廊齋、ㅁ字型的裡齋與供奉金正喜畫像的祠堂等所組成的韓國傳統家屋。以故宅為中心,右邊有金正喜增祖父的合葬墓,墓旁則是天然紀念物第106號的禮山白松。透過故宅入口處的秋史紀念館,可充分感受到有著書法最高境界與金石學、實學大師秋史的高深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