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高靈郡)

  宣揚大伽倻時代文化的重要史蹟地-高靈池山洞古墳群曾為大伽倻國都邑的高靈郡,歷經六伽倻盟主金官伽倻的興盛到滅亡,留下了許多的遺跡地。高靈邑背面主山的東南方沿著山脊可見大伽倻時代建造的200多座古墳都是半徑超過20公尺的大型古墓,中型古墓則大多聚集在高靈邑內部,另外山下也有許多小型的古墓安放於此。這裡同時也是南部地區最大的古陵被稱作錦林王陵,其中最大型的古墳也被推定為王的陵墓。 自1977年起,包括慶北大學和啟明大學陸續挖掘出由金、銀、玉製成的器具,以及武器(盔甲、大刀)、馬具類等為數眾多的古代遺物,特別是在高靈郡發現第一座被認定為殉葬墓的古墳,可以作為推估研究當時的文化社會、社會階層架構、生活面貌等資料極具歷史價值,並且在池山洞古墳群中建蓋出"大伽倻王陵展示館"。 古墳群中出土的伽倻時代文物 池山洞古墳中出土大量可供研究伽倻國文化的珍貴文化資料,其中包括有陶器、矮腳盤、陶瓷缸具等,反映出當時伽倻時代以泥陶來製作器皿為主要的方式。並且還有發堀出槍、弓箭、刀及斧頭等各種鐵製武器及馬鐙、馬蹄掌等馭馬用器具,就此可以對伽倻時代軍事武器使用的情形深入了解。另外也有發現許多玉器、金銅冠和金銀飾物等,可見當時已有階級身份地位的分化。 [文化財現況] 指定號:史蹟第79號 指定年度:1963年1月21日 所在位置:慶尚北道高靈郡高靈邑池山里 時代:伽倻國 面積:81萬3227平方公尺,共200餘座古墳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仁王山清雲公園迎日節是透過迎接冉冉上升的太陽,許下新目標與希望,祈禱新年萬事如意的慶典。現場還準備了新年揮毫、農樂隊表演、韓國傳統舞蹈表演等各種活動,吸引許多居民與旅客參加。


首爾(蘆原區)

本店為日式家庭餐館, 主要經營日本風味烏龍麵, 所用麵條即席手工製作。店主一家均為專業人士, 擁有各種國內外餐廳相關證照。本店以味美而遠近馳名,媒體報導強力推薦。 - 採用軟水和日曬海鹽當場手工製作烏龍麵條,麵湯由各種天然材料長時間熬煮而成,清爽可口。 - 旗下廚房成員不僅持有韓餐、中餐、日餐、西餐廚師證照,更持有日本河豚廚師證照、美國品酒師證照、美國保健專家(serv safe)證照、外國餐飲專營(FMP)證照等,均為專業外國餐飲經營專家,經營能力強,可確保嚴格徹底的品質管制。 - 擁有大型停車場,也可搭乘地鐵6、7號線前來用餐,交通便利。 - 精通日語、中文、英語的員工,提供附有照片的英語、日語菜單。 - 每隔4~5年,便會進行修繕,確保環境清新舒適。 - 另建有寬敞舒適的宴會廳(別館),可容納80人同時用餐。


江原道(春川市)

茉莉(Jasmine)於1999年開始營業。秉持著即使地區經濟不景氣而面臨困難, 依然也要與人分享的精神, 為生活困難的居民提供食物, 為遭逢不幸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因此在本地區造成很大回響。(2002.7《江原道民日報》﹑2004.12《江原日報》等) 最近隨韓流熱潮來春川旅遊的中國大陸和臺灣遊客越來越多,本店特意聘用中國廚師,為客人服務的心意不言可喻。此外,還備有各種適合韓國人口味的中國菜。在用最新鮮原材料製作最高級菜餚這一經營理念下,本店採用運自木浦等地的海鮮和春川附近出產的新鮮蔬菜,為貴賓供應美味的中國佳餚。本店尤其注重提供高於菜肴品質的服務,藉由每天召開早會和其他會議,以持續提升菜餚品位和服務品質。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北村音樂節》舉辦在傳統與現代共存的首爾北村一帶,是一個以韓國傳統音樂為中心,融合世界音樂、爵士樂、古典樂、獨立音樂等,將傳統與現代拉的更近的音樂節。北村音樂節共有20多組音樂家將自己的才華與實力分享給在場的每一位訪客,也讓音樂穿透首爾北村的每一個巷弄。而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所有表演皆為免費欣賞。歡迎喜愛音樂的旅客一同共襄盛舉。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活動網站。


仁川(中區) , 仁川國際機場

SKY飯店位於仁川機場新都市內,距離仁川機場僅10分鐘距離。前往首爾市區交通便利,就算再忙的行程也能遊刃有餘的度過。SKY飯店各層的每間客房都有12種不同的主題,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感受,內部則讓人有回家般舒適的感覺。擁有88間客房的SKY飯店,客房費用平日(週一~五)為50%優惠,週末(週六、週日、例假日)則有40%的優惠,可以用不貴的價格享受五星級飯店的服務。客房內部配置有網路線,投訴旅客攜帶筆記型電腦前來時,無論何時都能享受超高速的網路服務。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首爾國際公演藝術節(Seou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簡稱SPAF)是於每年秋天彙集國內外優秀公演並一起上演的公演藝術節。 以Arko藝術劇場和大學路劇場為中心開展多項公演活動。


忠清南道(牙山市)


京畿道(驪州市) , 楊平

木芽博物館以韓國傳統木製工藝和佛教藝術的傳承為宗旨,由韓國無形文化財第108號(木頭雕刻匠)-朴贊守老師所設立。館內展示著各種佛像、佛畫、佛教木雕藝品等古物,以及館長-朴贊守老師的木製作品等。戶外雕像公園裡的彌勒三尊大佛、白衣觀音、三層石塔位雕像公園帶來寧靜莊重又和諧的氛圍。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馬羅島是韓國南端的一個小島,位於大靜邑慕瑟浦港口向南11公里處,面積爲0.3平方公里。馬羅島的海岸線長4.2公里,最高點海拔39米,呈山芋形。島上的居民從事漁業,同時也爲遊客們提供民宿來賺取收入。馬羅島上挖不到水,因此只好在下雨時接雨水以備使用。島上利用太陽能發電。1883年三戶人家首次入島居住。開始時靠吃海産品爲生,後來糧食不夠了,就開始耕田,爲此焚毀了茂密的山林。據說那場大火把蛇和青蛙全部燒死了,因此至今馬羅島上都看不到蛇和青蛙。這裡也是有名的海上垂釣園。慕瑟浦港口每天有1、2班輪船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