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論山市)

江景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風味醬集産地,也曾是全國三大風味醬市場之一。江景商人獨到的醃制手法及高超的識醬能力,爲江景的風味醬贏得了風味醬之魁的美稱。 江景鹽川里一帶聚集著大量面向全國售賣蝦醬、黃石魚醬等的商人。據稱,這裡的蝦醬銷售量占全國蝦醬總銷售量的一半。每年的7月中旬到11月末,江景市場便迎來了製作泡菜的黃金時節。這時,兜售風味醬的批發商和小販們,以及想購買便宜風味醬的家庭主婦們,從市場附近蜂擁而至,市場上一片繁榮景象。而從8月中到12月初,風味醬的日均銷售量爲250多桶。每年,風味醬市場還舉辦江景傳統風味醬節。 <風味醬挑選方法> -蝦醬 挑選時主要不以蝦的大小來衡量醬的好壞。一般認爲,用薄皮、白色的蝦制做的醬不錯。熟透的蝦醬略呈紅色。挑選好的蝦醬,當然就該挑選這樣色味俱佳的蝦醬啦! -黃石魚醬 好的黃石魚醬呈金黃色、醬熟透。區分黃石魚醬是否熟透的方法就是看黃石魚是否柔軟,味道是否香濃。 -魚貝醬 魚貝醬應呈紅色,香味撲鼻。以8月份在濟州和楸子島近海捕撈到的楸子魚貝爲原料製作的楸子魚貝醬味道最佳。 - 魚貝醬汁 如葡萄酒一般清亮,呈暗紅色,味香的醬爲好醬。    


慶尙南道(昌原市)

與昌原地區的在地企業大同百貨公司一起經營的大同免稅店,是慶尚南道地區首間市區免稅店,位於昌原City7購物中心的2樓。目前免稅店共有100多個品牌進駐,而整棟購物中心內還設有飯店、大型超市等便利設施。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於慶州舉辦的新羅聖德大王神鐘文化節,為由佛教臺主辦,文化體育觀光部、慶尚北道、慶州市、佛國寺等贊助,以聖德大王神鐘為主題的慶典。本次慶典將於慶州瞻星臺的草坪廣場設置重達6噸的聖德大王神鐘模型,並進行敲鐘儀式、四物農樂體驗、新羅文化體驗、新羅看燈會重現等多采多姿的活動。 慶典旨在宣傳世界上最為美麗,純以韓國傳統技法製成的「聖德大王神鐘」,使神鐘的價值得以廣為人知,並褒揚其精神。


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螢火蟲節是旨在介紹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第322號的「螢火蟲及其食物蝸螺棲息地」的慶典,作為「在自然中學習、玩樂的環境慶典」,其價值備受肯定。慶典不僅曾被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指定為2015年最優秀慶典,而茂朱南大川的柴橋,也被美國CNN經營的旅遊網站CNNgo選為韓國必去50處之一


全羅北道(金堤市)

金堤一帶在三韓時代屬於辟卑離國,百濟時代為碧骨郡,這裡也是稻米之鄉,是韓國最早開鑿名為「碧骨堤」的儲水池,開啟種植稻米的新紀元之處。統一新羅景德王16年(757年),地方組織全面改為中國式,州、郡、縣體系被強化,全國也統一將地名改為漢字名。而「碧骨」也隨之改為「金堤」,取自金色山坡或金黃原野之意。而金堤站的站名,即由此而來。  


釜山廣域市(中區)

株式會社Chungwon Plus本店位於首爾,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等亞洲各國設有代理店。推為最佳產品的護肝寶是採用枳椇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功能食品,對肝功能的改善和保護有療效。釜山支社由2017年3月設立,賣場規模499.83㎡ 。進入賣場可一目了然位於中央廳的護肝寶產品。有針對團體遊客的專設銷售空間,中國遊客還可獲得中文指南服務。建築1層為停車場,大型旅遊巴士可於建築前停車。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可以在戶外露台用餐的店家。招牌菜是牛排。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西餐專門店。 公社認證/推薦 none 管理者 仁寺洞蘋果樹( 인사동사과나무 ) 休息日 春節、中秋節 營業時間 11:00-23:00 菜單介紹 菜單價格依實際情況可能會有變動。具體諮詢請直接與餐廳聯繫! 牛排 禁煙/吸煙 禁止吸煙  


忠清南道()

*世界上唯一的教科書博物館* 教科書博物館是大韓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為瞭解我國的教育文化發展史並負責發展未來的韓國教育而設立的。大韓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是於1948年大韓政府成立的同時,以教育第二代的責任感和敎育立國、實業敎育、出版報國為理念而創業的,並與韓國的教育文化一同發展至今。教科書博物館是韓國國內唯一以教科書為專門主題的博物館,並且展示了從100多年以前的教科書到第七次教育改革的時期等各式各樣的教科書,還展示了國外和北韓的教科書。特別是教科書博物館位於教科書工廠裡,前來參觀的遊客可以一併親自體驗製造教科書的過程。  * 在教科書博物館的各式各樣的教科書 * 在教科書博物館不僅保存、展示了古人在書堂李所研讀的書籍,還有教化時期、日據時期、8·15光復後的教科書以及現在的教科書。另外在教科書博物館還有韓文館、教科書的昨日與今日、回憶中的教室、教科書製作過程、各國教科書、北韓教科書、未來教科書等不同的展示區。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東大門一等披薩 PIZZA WORKS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位於高靈山山麓的千年古寺普光寺,在新羅真聖女王(894年)的命令之下,由道詵國師創建而成。為當時國家在漢江以北的6座重點寺剎中的其中一座。普光寺在高麗1215年(高宗2年),經園真國師重建,法敏大使供奉佛菩薩,直到1388年(武王14年)的無學王師。朝鮮時代的壬辰倭亂讓寺院變成廢墟,據說在1622年由支干、石蓮兩位僧人重建。西元1740年因位於生下英祖的淑嬪崔氏墓地“昭寜園”附近,就近作為淑嬪崔氏的法堂為由,重修大雄寶殿和觀音殿,並另建一座萬歲樓。由於近代的韓國戰爭眾多,多次重創佛寺,今日的觀音寺是經過重建過的,而萬歲樓則是完全解體,後經復原重建而成。 指定為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83號的大雄寶殿與萬歲樓隔著庭院互相遙望。大雄寶殿內部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另外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的左右菩薩和佛像畫。天頂以東洋畫技法的花鳥畫和草蟲圖為主。法鐘閣內部掛著法鐘,具有歷史價值的法鐘則保存於大雄寶殿內部。法鐘指定為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58號,于1631年(仁祖9年)鑄造,上頭刻著普光寺的來歷。萬歲樓前掛著木魚,推測在萬歲樓重修時所製造,被公認為近年罕見的手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