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靑陽郡)

* 青陽的代表名勝-七甲山道立公園 * 七甲山(561m)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峰與溪谷所組成,保有原始的茂密自然森林。1973年3月6日被指定為道立公園,面積32.542㎢,由三面連接而成。主要名勝有山頂、九十九谷、七甲山莊(崔益鉉銅像、七甲山歌曲雕刻品等)、長丞公園、天庄湖、長谷寺、定慧寺、自然休養林、道林寺址、兜率城等。 七甲山的四季變化非常明顯,春天以寺廟與櫻花的端莊優雅姿態為傲、夏天的天然森林讓現代人的身心獲得安定、秋天滿山火紅的楓葉、秋天雪景讓人有來到天上世界的錯覺,四季都帶給登山客們不同的獨特感受。七甲山共有7個登山步道,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的登山路線,因此遊客不斷增加。另外,歌曲《七甲山》也是一般韓國人非常熟悉的歌。 * 七甲山的由來 * 韓國民族從以前起就崇仰天與山,百濟時期以此山為泗沘城正北方的鎮山而舉行神聖的祭天儀式。所以山的名稱取自萬物生成七大根源的七字,與擁有萌芽之意的甲字來代表生命起源,尊稱為七甲山,另外還有七個將帥出於此風水名山之說。位於忠清南道中央的七甲山東邊有兜率城址(泗沘城)與道林寺址、南邊有金剛寺址與天葬臺、西南方的定慧寺、西邊的長谷寺,全部都是裝載著百濟人靈魂的千年史蹟遺址。 1973年3月指定為道立公園,《七甲山》這首歌也成為現在韓國人民愛唱的歌曲之一,似乎又將瀰漫著百濟人靈與魂的七甲山再次當作聖山來敬仰。七甲山的名稱原本以七岳山聞名,韓國名山大部分都擁有「岳(嶽)」字,例如雪嶽山、冠岳山、月岳山等。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國輿地勝覽卷紙18的定山縣山川篇中寫道「七甲山 左縣西十六里有古城其號 慈悲城: 又見 靑陽縣 - 七甲山」,是指縣西邊16里處名為「慈悲城(泗沘城)」的古城遺址,另又有別名叫兜率城。寺廟周邊有城牆圍繞是全韓國很稀有的現象,依據傳下來的說法,有一說解釋寺廟為百濟王子或王族受教育的地方,也可以說此寺廟為國家重大寺廟或迎接外國使臣的三國時代佛教全盛期的遺跡。這裡最重要的是,建於百濟時代的兜率城與韓國新羅鄉歌中的「兜率」名稱一樣,兜率原為梵語的音譯,為知足、妙足之意,意指彌樂菩薩所在的天上淨土。 新羅琉璃王5年創作告一段落的兜率歌是三國時代詩歌中最早的定型詩,其中出現的「漆岳」就是現在七甲山的古名。隨後,百濟的首都定在扶餘,因山川崇拜思想而將名山大川的祭禮活動佔據國政很大的一塊,所以將全國信仰對象的七岳山之名改為具有佛家最高神性的名稱。即漆字改為「七」,七字代表天地萬物生成的「七元星君」或是猶如「七星」的風、水、和、火、見、識等名。「甲」字源自於天體運行原理的六十甲子裡基本的「甲」字。另有一說為俯瞰錦江上游之川的七位將軍出現時所呈現的甲字型是風水寶地,因此才會被稱為七甲山。


京畿道(南楊州市) , 議政府

位於京畿道南楊州市天摩山山間的蒙古文化村,是透過1998年南楊州市與蒙古烏蘭巴托市締結的友好協助條約,所組成的一個可以接觸蒙古文化與藝術的文化村。展示館內展示蒙古的傳統服裝和樂器、生活用品等,可了解蒙古歷史與文化之800餘件展示品。多樣化的文化藝術公演設有320餘席的座位,提供與藝術表演者一起歡樂的空間。 目前由19位文化藝術成員常駐與此,準備推出蒙古傳統歌曲和舞蹈,包括樂器演奏、藝技、馬戲等多采多姿的公演。公演一日2回,並於國慶日和7、8月間,進行一日3回的公演。


忠淸北道(陰城郡)


慶尙南道(巨濟市)

孤松崔鉉培先生誕生於蔚山,孤松崔鉉培先生紀念館即為其故居。崔鉉培先生不僅主導「韓文拼寫法」的制定,亦著有許多著作。其一生持續傾注心力於韓文的發展,開啟了韓文文化的創造與文字的科學化,引領了韓文世代的形成。


京畿道(烏山市) , 水原

烏山市外巴士客運站是京畿道烏山市的交通要地,就位在烏山站旁,與鐵路、地鐵連接,距首爾約40~50分鍾的上下班距離,距京畿道的中心水源20分鐘距離,距東灘新都市15分鐘距離,距京畿道最南端平澤20分鐘距離。另外距京釜高速公路僅5分鐘距離,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地。2015年首爾大學附屬醫院將建立的消息確定後,醫療中心都市角色的比重也不斷提高。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新北渡假村溫泉池是位在首都圈的唯一一處碳酸鈉溫泉,不僅水質佳,週遭的風景也相當秀麗。同時,往來首都圈的便利交通也是深受觀光客歡迎的原因之一。 除了溫泉池以外,相除疲勞兼娛樂的波浪池、環狀河流、按摩池等應有盡有。不論是家庭訪客或情侶、好友之間一起來訪都相當合適。其他設施還有SPA設施、露天池、乾/濕式三溫暖、黃土房、冰室等。


江原道(太白市)

曾為國家產業原動力的煤炭,為韓國唯一的賦存能源資源,對國民生活的燃料供給與國家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與清淨資源的一般化,減少對於煤炭的需求,依據政府煤炭產業合理化政策,煤炭逐漸沒落,其重要性亦逐漸消失。把過去煤炭產業的變遷與地下資源開發史等,匯聚一地,有系統一目了然地展示,喚起我們對於煤炭的記憶,並活用成歷史教育的學習場。


慶尙北道(靑松郡)

1990年被指定為慶尚北道民俗資料第89號的<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位於慶尚北道青松郡,此宅由申漢泰建於朝鮮肅宗(在位期間1674~1720)時期,目前申崇謙將軍第15代孫申得清供奉始祖。建築結構上可以看到朝鮮時代士大夫家屋的代表性住宅樣式,Sotseul大門旁有行廊齋與庫間,寬廣的內院有著呈現 ‘ㅁ’字型的裡屋與別齋、亭子等。這座村莊除了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以外,還有與其並排的棲碧古宅(慶北民俗資料第101號)、泗南古宅,形成集姓村。村入口處有茂密的松林,村前則有洛東江支流龍纏川流經。


全羅南道(潭陽郡)

在潭陽交流道附近韓國竹子博物館的對面,有間店名相當奇特的餐廳,那就是博物館前小店。 店內的招牌料理為烤牛肉餅,將瘦肉的絞肉與蔥、蒜、洋蔥等烤肉醬汁與大量麻油一同攪拌再小心烤好為其特徵,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麻油與牛肉兩者形成夢幻組合,不僅使烤牛肉餅風味獨具,更極具營養。 店內另一道大受歡迎的料理為竹筒飯,選用米、黃豆、高粱、紅棗、堅果類等13種食材放入竹筒蒸熟,即成了這道隱約散發竹香的健康料理。加上還有與竹筒飯一併上桌的蝦醬、涼拌紫蘇竹筍、涼拌醬螃蟹、炒香菇、水泡菜、辣椒醬炒豬肉、包飯用生菜等超過10種的小菜,讓人不禁食指大動。餐後甚至還提供清爽的竹葉茶,為顧客去油解膩。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海雲臺迎月溫泉節是在海雲臺海水浴場舉行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慶典。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前一天,就有許多居民將願望寫在許願紙或除厄紙上,並掛在月屋裡。而活動當天,則會將高達5層樓,由松樹枝搭成的月屋用火燒掉,祈禱新的一年無災無厄,願望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