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茂朱郡)

白蓮寺位於德裕山中心九川洞溪谷上游處,據說是新羅神文王時,白蓮禪師在隱居之地白蓮盛開處所建,為茂朱九千洞14座寺廟中唯一保存下來的。經過位於白蓮寺入口處的拱橋‘白蓮橋’與一柱門後,可看到石造階梯(白蓮寺階梯:地方紀念物第42號),其上有大雄殿。除此以外的文化財還有梅月堂浮屠與靜觀堂浮屠,製作於高麗時期的三尊石佛極為著名,白蓮寺培養出無數的高僧。


慶尙北道(慶州市)

瓦倫丁酒店(Hotel Valentine)位於擁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慶北慶州,地處慶州最美的普門旅遊區內,備有整潔舒適的酒店型客房和度假村型客房。客房內可一覽普門湖、慶州世界、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新羅千禧公園等普門旅遊區的美景。韓國國寶、蘊含悠久歷史的佛國寺、石窟庵等文化遺產也不容錯過。


江原道(麟蹄郡)

彌矢嶺溪谷起始於雪嶽山東北方向的龍大三叉路口,直到彌矢嶺頂峰的盜賊瀑布,全長約4.8公里。溪谷內山清水秀,奇岩絕壁,好似一幅山水畫。彌矢嶺溪谷內有較不著名的盜賊瀑布和燭臺岩。 從盜賊瀑布下行至麟蹄,能看見途中的禪岩,走累的遊客可以在此歇息。溪谷一直延伸至龍大丁字口,約2.5km長。 參觀盜賊瀑布須得扶著粗繩沿陡峭的坡路而下,相傳翻越彌矢嶺時,埋伏在此的盜賊就跑出來搶劫行人的財物,結果卻掉進瀑布裏淹死了.從那時起,瀑布就得了盜賊瀑布的名字(又稱盜賊沼),一直沿用至今. 彌矢嶺溪谷內還有天然的原始森林,即使夏天也不會覺得太熱.周圍還有百潭寺·,龍垈自然休養林,十二仙女湯溪谷,玉女湯,將帥臺,大勝瀑布,必曳藥水等景點,遊客可四處走走,慢慢欣賞.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Ontrepieum的名字取自純韓文的「整片田野群花盛開」之意,是位於安東文化觀光園區內,佔地約3萬3千㎡的植物園,包含佔地1,500多㎡的熱帶溫室與6,600㎡的香草庭園在內,還有農夫樂園、動物表演場、自然體驗學習場等設施。其中熱帶溫室植有香草、咖啡樹、椰子樹等熱帶與亞熱帶植物共1萬7千多棵,園區內各處還設置了小巧可愛的照相區與噴水池等,別有一番情趣,相當適合在此拍照留念。 安東文化觀光園區周邊還有月映橋、KBS電視劇攝影場、韓國民俗博物館、民俗村、水博物館、工藝博物館等景點,有機會也不妨順道遊覽。


首爾(中區) , 明洞

《亂打》把刀和菜板等廚房用具升華成帥氣的樂器,超越國界,是男女老少都可以享受的強力演出。1997年10月首演開始就受到了熱烈歡迎,到目前為止成為韓國公演史上觀眾最多的一個,1999年在愛丁堡音樂節上初次登場便得到了最高評價。2004年2月作為亞洲演出團體首次成功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為韓國公演界劃上了重要的一筆。目前,在全世界有640萬觀眾看過亂打並被其魅力所打動,在首爾設有《亂打》常年專用館,在韓國一直以持續性的長期公演做為目標。每年大約有68萬名外國遊客觀看《亂打》,2009年《亂打》榮獲最優秀城市項目獎,並作為韓國代表性的文化觀光產品成為外國遊客必遊項目之一。


京畿道(高陽市)

位在京畿道一山區的樂天百貨公司市是當地第一家將購物與大型電影院結合的複合式百貨公司,除了逛街購物之外,更能享受多樣化的文化生活,是一山地區的主要文化設施。


慶尙南道(統營市)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味家宴除供應以蕎麥為原料製作的膳食外, 還備有各種蕎麥芽製作的餐點。蕎麥含有一般穀物所不具有的維生素P, 生長在平昌高海拔地區的蕎麥尤其聞名。蕎麥芽有益於預防糖尿病與成人病, 也有證明說蕎麥芽對減肥也很有效果。


京畿道(驪州市)

位於京畿道驪州郡的世宗大王陵是朝鮮時代(1392-1910) 第4代王世宗及其王妃昭憲王后合葬的陵墓。王陵四周被石欄杆環繞,前有長明燈照亮(石制燈),另設有石虎、石羊、石馬等守護王陵。王陵內,除陳列同世宗大王業績相關聯的各種遺物和資料的世宗殿外,還有世宗大王銅像和舉辦祭祀典禮的丁字閣。王陵入口處是自擊漏(設有自動報時裝置的水錶)、觀天臺、測雨器等按原件複製的科學器具。* 英陵英陵為朝鮮第4代王─ 世宗(1397-1450,在位期間1418-1450)和其王妃昭憲王后(1395-1446)的陵墓,是朝鮮王陵中最早出現的合葬陵。世宗為1397年(太祖6年)朝鮮第3代王─ 太宗和元敬王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並於22歲登上王位,為朝鮮第4代王。世宗大王直到54歲過世前,在位32年間創造訓民正音,以及蓋建集賢殿,培養國家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水準。透過儒教治國和文化的興盛,帶給朝鮮時代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或是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位於京畿道驪州郡陵西面的英陵,原本在1446年昭憲王后死後建陵在光州瑞江。右邊的石室原為了世宗大王的陵寢而預先蓋好,世宗大王於1450年駕崩後,將予合葬。但之後以風水不好的理由搬移到現今的位置。而原本位於光州的石物(搭建陵墓的石頭),於1973年挖掘後,移到首爾清涼里的永徽園北方安置,並成立世宗大王紀念館。* 寧陵寧陵為第17代孝宗(1619-1659,在位期間1649-1659)和其王妃仁宣王后(1618-1674)的陵墓。一開始原位於健元陵西邊的位置,因屏風石(保護陵寢安置於上方如屏風般的四角狀石頭)出現縫隙,於是在1673年(顯宗14年),移至世宗大王陵(英陵)東邊的位置。寧陵的王和王妃墓,不像英陵般放置於左右兩側,而是以上下方式安置的方式,相當特別。根據風水地理而建的雙陵,是朝鮮王陵中的先驅。孝宗為第16代王仁祖與仁烈王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於1649年即位後,進行軍隊制度改編、強化軍事訓練等,為了征伐清朝而樹立北伐計畫。除此之外,孝宗設立大同法(各地區以米取代特產進行納稅的制度)、以「常平通寶」為貨幣進行流通買賣等的經濟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