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翁津郡)

大青島位於仁川西北方202㎞、甕津半島西南方約40km處,面積12.63㎢、海岸線長24.7㎞,目前共有1,195位464世代的居民居住於此。大部分居民從事漁業,部分以經營水稻與旱田為副業,是典型的漁村。這裡在80年代末期,曾有大規模捕捉魟魚的盛況。整個島皆擁有豐富多樣的魚種,是非常有名的釣魚勝地。因距離黃海道長山岬不過19km的位置,可以說是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要衝地。除此之外,還擁有韓國其他島嶼無法比擬的乾淨海域,以及天賜的觀光資源。 * 島構成 : 本島1、附屬島1 * 面積 : 15.51k㎡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家釀酒文化館從事開發和復原傳統酒技術、開發傳統酒的品評標準,把被大家所遺忘的傳統酒進行復原計畫,讓傳統酒得以順利發展,並創立裵商冕(創立人)製酒公司和經營家釀酒文化館。家釀酒文化館「山楂園」裡,把韓國固有的傳統家釀酒、酒粕、酵母等製作而成的酒料理(蒸餅、酒粕飲食、酒釀等),提供試飲、試吃的同時,也提供釀酒體驗。 家釀酒文化館展示1000餘種的傳統家釀酒歷史資料、酵母模具、酒釀甕、製燒酒的器皿等相關的酒具及古書。記載製造傳統家釀酒過程中所使用到的工具和酒器的《金氏夫人釀酒記》裡,更能一窺古時釀酒女們背後的故事。另外“家釀酒文化”區展示傳統酒的哲學和古時釀酒人們的樣貌及文化,以模型的方式呈現。山楂園的家釀酒教室,提供想更了解有關酒文化的人們,說明關於釀酒及其過程,並簡單介紹多樣化的製酒原料及世界各國的酒文化故事。視活動情況提供親自製酒體驗或提供更深入的釀酒專業過程,釀製成的酒可親自帶走或經由文化館的保管後再帶走皆可。


釜山廣域市(沙下區)

洛東江河口的乙淑島和釜山市江西區鳴旨洞一帶10餘年前還是東亞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天然紀念物179號,1966年指定)。後來由於洛東江河口堤堰的完工和蘆葦田遭受破壞,前來棲息的候鳥大量瑞減。幸好每到冬天還有天鵝和鴨類飛來,維持了冬季候鳥棲息地的命脈。此處為洛東江的江水和南海海水交匯處,主要有天鵝、綠頭鴨、鷸、斑頭鸕鷀等水鳥棲息。其中最容易發現天鵝的蹤跡,有時還可看到鷲、白尾海鵰等猛禽類。乙淑島候鳥公園以保護候鳥,保存包括溼地在內的生態為目的,分為3個區域(教育利用區、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由洛東江ECO中心負責管理。為了保護候鳥,溼地保護區內禁止出入,而候鳥棲息地禁止一切破壞行為。由於路燈會阻礙候鳥的睡眠和行動,因此統一熄燈,停車場的路燈則在20:00以後熄燈。*教育使用地區 – 開放空間 (野餐廣場, 停車場), 管制空間 (戶外學習場, 建築復原地, 水道)*緩衝地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生態導覽介紹區*核心保存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研究, 調查, 管理以外的目的管制出入※ 為保護管理候鳥棲息地,教育使用地區中的管制空間、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進行出入管制 


大邱廣域市(北區)

活動簡介:2003年在大邱Opera House落成之際,同時成功地舉辦了2003大邱歌劇節。自2004年起正式更名為大邱國際歌劇節,公演的規模更是盛大,有來自羅馬、俄羅斯的歌劇公演與韓國4大歌劇團的精采演出。以歌劇為主題的文化慶典,將展開長達1個月的慶祝活動。慶典期間除了將在Opera House中,舉行歌劇公演外,並嘗試將大衆熟悉的電影故事改編爲歌劇,讓一般遊客能更親近歌劇的世界。活動介紹:2005年歌劇節期間,曾成功上演了《費加羅的婚》、《伊戈爾王子》、《唐璜》、《卡門》等外國名作及韓國傳統清唱歌劇《春香傳》等,皆受到觀衆們的廣泛好評。其中首演於義大利威尼斯鳳凰劇院的經典歌劇《弄臣》及在捷克布達格國立劇院上演的《唐璜》等世界經典歌劇作品,更受到了國內外觀衆的熱烈歡迎。大邱國際歌劇節慶點長達一個月,爲愛好歌劇的遊客們提供了一個欣賞世界著名歌劇作品的好機會。歌劇節期間,Opera House露天舞臺將舉行自由演唱會、以歌劇爲題材的電影展以及歌劇攝影展覽。同時爲了讓遊客們更能瞭解歌劇,慶典期間特別爲遊客們舉辦了後臺參觀活動,遊客們還能粉墨登場拍照留念。活動要點:為了讓遊客們能更悠閒地欣賞歌劇演出,在Opera House的室外設有Opera 咖啡廳,遊客們可以利用觀賞演出的閒暇,到咖啡廳小憩片刻。此外在咖啡廳裡遊客們除了可以在享用茶點外,還能透過大型的室外電視牆欣賞劇院內的歌劇表演。對於未能購買到門票的遊客或想在秋夜裡乘涼的民眾來說,Opera 咖啡廳將是最好的選擇。


京畿道(坡州市)

畢加索酒店(Picaso Hotel)位於京畿道坡州市炭縣面,共有9層。以多種主題裝修的客房獨具特色,以美麗的景致和清新的空氣迎接遊客的到來。酒店鄰近Heyri村、坡州英語村、統一東山、普羅旺斯村等,將為您帶來難忘的美好回憶。乾淨整潔的餐廳免費提供早餐服務,寬敞的停車場吸引了很多團體遊客的到來。


慶尙南道(統營市)

2002年10月14日被指定為國寶第305號,大小為正面9格,側面6間的單層八角屋頂。1603年(宣祖36年)為紀念忠武公李舜臣將軍的戰績而建立,完成後被三道水軍統治使營所使用。與景福宮慶會樓與麗水鎮南館同為韓國現存木造建築中平面面積最大的建築物之一。洗兵館的四面開放,內部沒有牆壁阻擋,只有柱子井然地排列著。前後面往內部的第2柱列各設有一根高柱,其上橫掛大樑,此高柱與邊柱間有退樑相連接。井字形地板中央部份突出一段,是供奉殿牌的地方。長臺石基壇上放置礎石,其上豎立圓柱,柱子上用昌枋構成。 


首爾(中區) , 明洞

韓式BBQ專賣店。主打菜品是帶皮五花肉。位於首爾特別市明洞天主教堂的韓國料理專門店。


全羅北道(井邑市)

井邑詞公園位於全羅北道井邑市市其洞。井邑詞是5個百濟歌謠之一,也是用韓文字紀錄的歌謠中年代最久遠的。公園裡有著如同井邑詞的歌詞中描述,某個百濟女人每天盼望丈夫回家而變成石頭的望夫石。另外還有以井邑詞歌曲碑為主的祠堂、井邑藝術會館、井邑詞國樂院、市立圖書館、戶外公演場等。1996年12月,在公園內設立了以花崗岩製造,高2.5m的望夫像。望夫像是以百濟女人穿著略長的韓式短外衣、頭髮中分向兩旁盤起、兩手在胸前互握的樣子打造。為了讚揚女人在祠堂等丈夫等到變成石頭的婦德,每年都會舉辦祭禮。


首爾(鍾路區)

首爾市政府文化觀光設計本部歷史文化財課,自2006年11月21日起開始以首爾市民、韓國人及外國觀光客為對象,進行每天中午12點(每週一除外)敲鐘12下的普信閣敲鐘活動。


江原道(麟蹄郡)

百潭寺座落在龍垈里外加坪東南約8公里的內雪嶽山腳下,是新羅第28代王-真德女王元年(西元647年),由時期由慈藏大師修建的。寺院最初建在將帥台附近的寒溪里,稱爲寒溪寺。爲內雪嶽的代表性寺院,該寺在690年新文王時代等時期幾次因火災遷址,寺名也曾改作深寺、靈鷲寺、百潭寺、深源寺等。名爲修心橋的石橋橫跨百潭溪谷,直抵百潭寺前。百潭寺中有國家指定文物第1182號-木造阿彌陀佛坐像。這座佛像建於1748年英祖(在位時間1724-1776)時期,被作爲極樂寶殿主佛供奉,是18世紀前葉最著名的佛像。現存的建築除中心法堂極樂寶殿外,還有山靈閣、華嚴室、法華室、正門、寮舍等。院中有一座三層石塔,但古文物已不復存在。現存的庵有鳳頂庵、五歲庵、元明庵等。詩人兼獨立運動家萬海韓龍雲(1879-1944)48歲時在華嚴堂寫下了《卿的沉默》,百潭寺也因此而更加聞名於世。現在,在百潭寺中建弘揚萬海精神的萬海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