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6,654 個
東宮苑位於慶州普門觀光園區內,是以現代建築重新呈現韓國最早的動植物園─東宮與月池的觀光景點。整個園區由東宮植物園、農業體驗設施、鳥園三部分組成,尤其這裡的溫室植物園是仿照新羅時代傳統建築而建成的玻璃屋,堪稱一大特色。
位於順天市照禮洞的連續劇、電影拍攝場地,內部依照1960年至80年各個不同時代,分別建造了三個村莊,共有200多棟建築,是韓國規模最大的拍攝場地。這裡因為是高人氣連續劇的拍攝場地而成為著名的觀光勝地,拍攝場地內部的道具與裝飾不僅勾起50、60年代人們的回憶,也可讓青少年們體驗60~80年代的生活,吸引許多家族遊客們前來遊覽。除了完美重現中央劇場、第一釀酒場、消防署等1950年代的順天街道之外,還可看到60~70代的首爾貧民村與80年代首爾周邊繁華的街道。拍攝場地的客棧內可品嚐到煎餅和橡子涼粉,也可體驗尋找連續劇主角們住家的樂趣。戶外拍攝場地的月燈果園周邊,以春天開滿美麗的梅花與桃花而聞名。
光州Holiday Inn飯店位於金大中會展中心正對面,步行約需2分鐘。飯店內設有205間客房、豪華Suite Room、SPA、三溫暖健身俱樂部與婚禮會場。Executive Lounge Bar位於飯店10樓,備有世界各國的高級葡萄酒、飲料與簡單餐點,除了在此享受舒適溫馨,不受干擾的個人空間外,還可以進行會面或唸書。在餐廳裡,利用各地方新鮮食材,加上各種水果、蔬菜、海鮮與貝殼等材料,製作出美味餐點。此外,還設有適合舉辦會議與宴會的各種完善設施。
「Stori」原意為「裝滿故事的袋子」,是利用韓國傳統素材與設計感製作皮包的人氣專賣店。隸屬LouisQuatorze旗下藝術總監的Zo MyoungHee為Stori的首席設計師,她設計的手提包多使用柔和的皮革、油畫布印畫及紫貝類等各種手工藝材料,而以韓國福袋形狀設計的皮包造型極為特別。
札嘎其市場銷售近海乃至遠洋的水產,與海有關的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以海洋水產城市之姿,成為釜山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此地最早是光復後返國的韓國人、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避難的難民與當地居民於南港一帶開店而形成,迄今已是東方最大,供應各種水產的綜合魚市。
蘭芝漢江公園內自行車公園裡設有山岳自行車愛好者的使用場地,不局限於高級者,初級與中級自行車入門者亦可在此練習,是一處簡易安全的MTB(Mountain Terrain Bike)場。 寬4m、長450m的MTB練習場(山岳自行車體驗場)為韓國最早設立的MTB練習場。完美呈現了山谷該有的曲線與斜坡。
「C-Festival2015」是2015年4月30日(四)到5月10日(日),於首爾三成洞貿易中心盛大舉行的文化、藝術、技術國際創意文化慶典。此慶典的主辦方為三成洞貿易中心中的13間企業組織的MICE Cluster委員會,目的是希望讓三成洞貿易中心能夠成為文化傳遞的勝地,同時也提升為亞洲MICE的商務中心。即將於首爾市中心隆重登場的「C-Festival2015」,將舉辦各式各樣的新概念展示會議與特別贈獎活動,且備有各種文化藝術表演、展示、演唱會、音樂劇、話劇等,以迎接遊客的到來。
位在中文觀光園區的中文高爾夫俱樂部, 擁有18洞的規模,腹地綿延海岸峭壁30餘萬坪,是韓國國內唯一濱海路線的高爾夫球場。獨特優美的周邊景觀,以及園區內多樣的觀光設施,使來訪貴賓們更添觀光趣味。* 特色 – 處在秀麗的大自然和溪谷中,並且擁有韓國高爾夫球場唯一的海岸路線- 場地為洋草坪,全年常綠、清爽- 種有濟州島特有的野生植物和亞熱帶植物- 韓國國內最長的路線(B.T. 6,820m)- 雖登記為會員制高爾夫球場,但為了讓國內外球客皆能方便利用,採非會員制的方式營運- 為了保持球客的最大值,前九洞跟後九洞同時放球。- 嚴格執行預約制(需於造訪日1個月前預約)。建立起明確的預約順序,同時,外國球客還享有優先預約權- 路線裡的錯視現象(上下坡倒置錯覺)的球洞(8、11洞)
位在西歸浦市表善里的表善海水浴場總面積達158,678m²(48,000多坪),白沙灘長200m、寬800m、水深1m左右。退潮時呈現的是圓形的白沙灘,漲潮時像是水深1m左右的圓形湖泊,不同的時間前往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氣氛,沒有水的白沙灘適合孩童嬉戲。海灘正面觀看的日出場景相當有名。白沙灘是由貝殼砂所組成,據說神經痛的人來個砂按摩相當有療效。每年8月在天賜的美麗表善白沙灘舉行包含各式活動及豐富內容的表善海邊白沙節。海邊附近有露營場、停車場、脫衣室、淋浴場等便利設施,且鄰近城邑民俗村與濟州民俗村。
解釋伽倻的建立與發展歷史最好的遺蹟-大成洞古墳群 大成洞遺蹟位於伽倻時代<建國說話>記載中,以龜旨峰和金海貝塚而著名的會峴里貝塚中,也鄰近東部的金首露王陵,就是公設運動場正北邊後方標高22.6公尺高地上的以王陵為中心所形成的。此遺蹟是在1990年至1992年由鏡城大學博物館經過三次的發掘調查,判定出大成洞古墳群是金官伽倻王及領導者的共同墓地。立地條件良好的丘陵是依陵線高低分別為王陵,再來是相對應的領導者墓陵,而在傾斜面上的則形成為地位較低者的墳墓。 鏡城大學博物館三次的遺蹟挖掘分別是在1990年6月~7月及1990年9月~1991年4月等兩階段的發掘調查。第一階段挖掘出4世紀末~5世紀初金官伽倻王的陵墓2基,而第二階段則是發掘調查出3世紀後期~5世紀前期所形成的多個王侯墓及37基的各種墳墓。這些也是能將韓國古代史中被列為長久空白的第4世紀後半段歷史重新架構起來的重要寶貴資料。 大成洞古墳群的歷史性意義 被發掘調查出的古墳共以136基為主,包括木棺墓、木槨墓、甕棺墓、石槨墓、橫穴和橫口式石室墓,其中又以木槨墓的墓祭最為主要。古稜依陵線高低所形成的大型木槨墓,以埋葬主體的大小和附葬的遺物品材質及數量來斷定是否為第3世紀後期到第5世紀前期金官伽倻領導者們的古墳。尤其是可透過此遺蹟裡大型木槨墓來調查重要的幾項歷史事實,第一項是以第3世紀末為起點,首次以馬匹來作為殉葬的工具,並以拗彎武器來附葬的習俗及騎馬用鐵製甲冑、北方遊牧民族墓祭、馬具類、陶質土器及鄂爾多斯縣銅復等北方遊牧民族的風俗和大量的遺物來反映出土的真實性。第二項則為利用挖掘出的筒形銅器、巴形銅器及各種碧玉製石製品等出土資料來探考古代與日本之間的交涉實況。透過這些考古資料可以用來闡明大成洞古墳群為首居一指的伽倻時代建國、發展、政治及社會組織構造的重要歷史遺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