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於2012年12月26日正式開館的韓國歷史博物館,是採綜合且有系統的方式來展出19世紀末到現今整個韓國歷史的國立近現代史博物館。位於鐘路區世宗大路的韓國歷史博物館是將過去文化體育觀光部的辦公大樓重新翻修而成。建築物由地上8層,4個固定展示室和2個企劃展示室所組成。除此之外,博物館內還擁有會議室、研討室、咖啡廳、博物館商品店、樓頂花園等公共設施。  


5.0/1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KBS(韓國放送公社)水原中心是製作高品質數位TV電視劇的聖地,由戶外攝影場、電視劇製作中心、特殊攝影場與相關附帶設施所組成的綜合影像製作園區。其中的電視劇攝影場為了HD節目製作建立了半常設的擬真場景。戶外攝影場主要作為KBS電視劇'明成皇后'與'東洋劇場'等需要時代性建築物場景之電視劇的拍攝場地,除了電視劇以外,也支援電影、廣告、MV等作品的拍攝。另外,這裡也是KBS與水原市共同所組成的影像主題公園,相當具有新意。除了KBS水原中心所開設的現場參訪活動以外,KBS也開放透過水原市所經營的市區觀光的民眾參訪拍攝場。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位於梨泰院的Zelen為韓國唯一的保加利亞餐廳。保加利亞為黑海沿岸的國家,周邊國家有土耳其與羅馬尼亞。料理以乳酸菌為主,多肉類,特徵為包括麵包等的大部分飲食皆略帶鹹味,可品嚐到保加利亞料理特有的辛香料與飽含保加利亞調味的豬肉。  


首爾(江南區) , 狎鷗亭・清潭洞

至1960年代初為止,自纛島渡口搭船橫渡漢江抵達江南之處,即為如今的清潭洞一帶。而位於此地的清潭公園,為即使面臨今日急劇轉變的都市化浪潮,仍未受污染的一座小而雅致的公園。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為調查、研究並將韓國的代表傳統飲食-泡菜的文化進一步介紹給韓國人與外國人,泡菜博物館於1986年成立,由(株)Pulmuone經營,並持續擴大發展,致力於將韓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與發揚。泡菜博物館將鄉土泡菜調查影像化,以家庭主婦與青少年為對象開設泡菜講座,並透過寺院泡菜展、韓國餅菓展、北韓泡菜30選等企畫特展,讓一般人對傳統飲食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此外,館內也持續收集泡菜相關論文與參考書籍、報章記載資料等,並透過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英國BBC等外國媒體,將韓國的泡菜文化介紹給全世界。 全新改裝完成,以「博物館泡菜間」的新館名於仁寺洞開幕的泡菜博物館,以讓兒童與外國人正確認識泡菜的傳統與文化為目標,不僅展出泡菜的歷史與相關文物、泡菜的種類、醃製泡菜的模型、製作泡菜的過程、泡菜發酵與效能的相關資料,館內還設有能閱覽參考資料的資料室、泡菜品嚐室、泡菜販售店等,也設有泡菜體驗區,提供遊客體驗泡菜製作的機會。


首爾(龍山區)

本店專營土耳其菜, 位於首爾龍山區梨泰院伊斯蘭寺院附近。店面不大, 伊斯蘭顧客卻絡繹不絕。所有菜品均陳列在廚房一側, 可在實際觀賞後選擇餐點。顧客品嚐土耳其著名的烤牛/羊肉串、蔬菜配羊肉等。


首爾(陽川區) , 首爾西部

E-mart為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折扣賣場,E-mart木洞店位於公寓密集的地區,成為附近居民最常前往的折購賣場。木洞店最大的特徵在於透過與產地直接交易與知名產地契約栽培等方式,提供價格實惠與安全的食品。店內設有親環境食品專門賣場、泡菜、鰻魚、生魚片壽司區、HMR(簡易料理食品)等新概念的生鮮食品館與紅酒坊、健康食品、進口廚房用品、陶瓷專門賣場、數位區等的主題賣場,廣受顧客歡迎。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尖端科技與環境結合的未來都市-DMC位於首爾麻浦區上岩地區的數位媒體城(Digital Media City, DMC),擁有約57萬㎡ 的規模,是由尖端數位媒體娛樂群聚區所組成。設施分為DMC宣傳館、DMS(Digital Media Street)、以及DMC Artpia。此空間為展示數位多媒體城事業綜合資訊的宣傳展示館、3D立體影像館,並可直接體驗DMS(Digital Media Street)設施。這裡還有世界首創街道單位的ubiquitous空間,特別的還有為了讓DMC更有魅力而製作的<Artfence>,以水、土、風、火、光自然界5大元素為主題所組成的展示空間,創意的造型藝術品將此妝點成世界最大的街頭美術館。另外,DMC產業園區內還有數位展示館、韓國文化連結中心(韓國電影博物館)、世界盃公園等,可以盡情享受相關觀覽及各種文化體驗。※ 2010年9月,首爾3D影像支援中心開幕


釜山廣域市(中區)

從1982年開始,以600韓元的售價開始營業,比韓式炸醬麵還便宜的價錢,不但價格低廉且美味。來自全羅道風味的嫩豆腐鍋,每天早上引進新鮮的嫩豆腐,一碗碗精心調配滾煮,保留嫩豆腐的原風味再配上每天早上醃製的生泡菜,風味絕佳,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光州廣域市(北區)

* 光州民主抗政爭代表之地-國立5.18民主墓地 *位於光州廣域市北區的公園,另一個名稱叫做5·18墓地。隨著對於文民政府出任與5.18民主抗爭的重新評價後,一般民眾不斷出現將5·18犧牲者的墓地指定為民主聖地的聲音。光州廣域市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援,在光州廣域市北區雲亭洞山34號地165k㎡的腹地上,建造了5.18墓地。墓地內有5·18英靈之墓333座(2002年5月時)、建築物7棟(民主之門、遺影奉安所、歷史之門、崇慕樓、追念門、管理樓、休憩室)與歷史空間、民主廣場、參拜廣場、展示空間、象徵雕刻品、光州民主運動追慕塔、7個歷史區域(義兵、東學、3·1運動、光州學生運動、4·19革命、光州民主化運動、統一廣場)、獻樹紀念碑、竣工紀念塔等。* 無法遺忘的現代史之痛-關於5.18光州民主抗爭 *1980年5月、12.12事態與對抗當時軍方想要掌握政權的陰謀所發展的全國性抵抗運動,鎮壓抗爭的過程發展成為肆無忌憚的屠殺,為了抵抗這些的市民民主抗爭事件是為5.18民主抗爭。這墓地不僅是為了懷念那些在這裡犧牲生命的光州市民們,更是為了提醒眾人這塊土地上不會再有不義與獨裁的立足之地,更是鮮明的歷史教育場所。民主聖地從我手中培育而開始的民主之獻樹運動,更成為將5. 18精神向國內外宣傳的契機。5ㆍ18民主化運動追慕塔位於5ㆍ18墓地中央處,四角形地基的塔身,高40m。以韓國傳統石造建築的幢竿支柱為參考,塑造富有現代感的形象。塔身為兩手環抱模樣,中間設置了橢圓形的造型物,象徵新生命的復活。反射著時時刻刻變化的陽光,就像是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