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果川市) , 首爾大公園

約在每年5月底至6月,首爾大公園會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首爾大公園玫瑰節,夜間開放至晚上9點,週末更延長至10點。在佔地約2萬多坪的玫瑰園內,有高達290多種約數千萬朵的玫瑰花盛開。包含玫瑰女王「瑪莉亞卡拉斯(Maria Callas Rose)」與散發濃郁香氣的紅玫瑰等各色玫瑰,而在花旁還以各種圖板點綴,展出與玫瑰有關的美麗故事。


首爾(瑞草區) , 狎鷗亭・清潭洞

Seolnun is a Korean restaurant specialized in Pyeongyang Naengmyeon dishes. A restaurant operated by a North Korean chef, Seolnun is a great place for visitors to try out and enjoy North Korean food. Also known for their delicious dumplings, nokdujeon (mung bean pancakes), and suyuk (boiled pork slices), Seolnun was featured on various TV programs.          


忠清南道(舒川郡)

* 韓山苎麻與韓山小曲酒相遇的地方,韓山苎麻館* 韓山苎麻館於1993年8月開館,旨在宣傳並傳承苎麻的傳統與織造技術。規模達85,000平方米,擁有苎麻閣、傳統工坊、傳統教育館、韓山小曲酒制造廠、土俗館等設施。 傳統教育館內的展示室裡展示著介紹苎麻歷史的考證資料和織佈機、苎麻佈紡織工具、苎麻制品等。傳統工坊內再現了從苎麻草栽培到織成苎麻佈的一繫列過程。另外,通過展示的250多件鄉土文化資料可以看到祖先們的舊時生活面貌。展示館內通過以韓山苎麻為素材的服裝設計,每年展現符合現代人喜好的苎麻服裝,並且設有銷售各種苎麻制品的場所,每年5~6月左右舉行韓山苎麻文化節。 * 清白的風姿與高尚的氣節——韓山細苎麻 * 韓山細苎麻是夏季的高級服裝面料,以乾淨和淡雅而出名,是十分有品位的天然面料。因此,女人身穿苎麻服裝出門的話,人們便不禁對淡雅的風姿贊歎不絕,男人則因苎麻的淡雅與高尚而使週圍的人也感到愉悅。 * 百濟時代的名酒——韓山小曲酒 * 韓山小曲酒作為百濟時代的名酒,曾是向皇上進貢的酒,初飲時感覺有些甜,繼續喝的話會醉的站不起來,因此也被稱為“癱子酒”。小曲酒十分有名,而且有傳說稱,以前書生去參加科舉考試時在韓山過夜,因喝了小曲酒後站不起來,最終錯過了科舉考試。 附近有繼承1500年傳統的名酒——小曲酒制作工廠,在生產小曲酒和火燒酒(音),小曲酒需要發酵100天,又被稱為“癱子酒”,Bul燒酒是蒸餾酒,以能讓人感受到“如火的熱情”而出名。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Once In A Bluemoon固定每晚都由韓國頂級演奏家引領展開Live爵士音樂演奏會,擁有凌駕於飯店水準之上的服務及超過130餘種的豐富美酒佳餚可供選擇。這裡也是多位世界級海外音樂家來韓公演結束之後,必定前往休憩放鬆享受好音樂的知名景點,另外也有多部廣告、電影、電視劇作品在此取景拍攝。Once In A Bluemoon在喜愛爵士音樂的圈子中也是被廣為流傳,大家都不願前來朝聖好好盡情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Once In A Bluemoon不僅只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Live爵士音樂酒吧,同時也是被賦予代表文化觀光地美名之爵士樂文化空間。


全羅北道(茂朱郡)

德裕山國立公園(海拔1,614m)流經北方長達70里的溪谷,始於入口處的羅濟通門,隱龜岩、臥龍潭、鶴巢臺、水心臺、九千瀑布、蓮華瀑布等九千洞的33名景,坐落於溪谷各處。夏季茂盛的樹叢與清涼的水讓人忘卻三伏暑熱,還能看到將滿山染成紅色的秋天楓葉與冬季雪景等四季美麗景色。


慶尙南道(統營市)

全爀林美術館位於統營的彌勒島往龍華寺方向的胡同裡,是畫家全爀林自1975年起生活過將近30年的地方。後在故居原址重新修建了本美術館並於2003年5月11日開館。美術館建築外壁以20×20Cm的7500多塊馬賽克瓷磚展示了統營風景,以及全爀林和兒子全英根(音)的畫作,3層的牆面以瓷磚組合展示了全爀林1992年的作品“窗”。  


首爾(中浪區)

位於首爾特別市中浪區的烽火山高160.1公尺,站在山頂上可眺望道北方的佛岩山與道峰山,甚至還能看到京畿道楊州一帶景色與位於首爾中心的南山。1977年7月建設近鄰公園,並為居民設置了各種便利設施,1994年更復原了峨嵯山的烽火臺。每年農曆3月3日(三巳節)在山頂附近的三神閣(道堂)舉辦被指定為首爾特別市無形文化財第34號的烽火山道堂巫神祭。


忠清南道(保寧市)

由保寧川北牡蠣促進委員會主辦的川北牡蠣節,是為了將川北地區生產的牡蠣開發為旅遊特產品,提供各色美食,宣傳川北牡蠣的營養與美味,刺激消費並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而舉辦的慶典。今年邁入第14屆的川北牡蠣節,自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1月2日為止,於忠清南道保寧市川北面長隱里的牡蠣園區舉行。有「海洋中的牛奶」之稱的牡蠣,約於8月結束產卵期,秋天肉質逐漸肥美,至11月~2月進入最為美味的產季。轉開瓦斯點上火,等牡蠣殼慢慢打開並開始冒煙,再將鮮嫩的牡蠣肉挖出來享用的烤牡蠣,是川北面牡蠣園區內的無上美味,而想品嚐其他美食,還有牡蠣麵、牡蠣湯飯、糖醋牡蠣等牡蠣料理。慶典不僅準備了開幕式、特邀表演、牡蠣試吃、牡蠣去殼大賽、煙火秀、遊客歌唱大賽等各種精彩活動,更展出了生蠔、烤牡蠣、牡蠣湯飯、牡蠣湯麵、烤牡蠣豬五花、糖醋牡蠣、牡蠣生菜包肉、牡蠣煎餅等各色牡蠣料理,特別是還有遊客歌唱大賽、牡蠣去殼大賽、牡蠣試吃、青少年才藝表演等可直接參與的活動,讓遊客有吃又有玩,全方位享受川北牡蠣節的樂趣。  


忠淸北道(陰城郡)

甘谷本堂設立於1896年,至今擁有超過百年歷史。聖堂設立最初的Camille Bouillon神父屬巴黎外邦傳教會,1893年受任聖職後便來到韓國,並在1894年赴任設有天主教村神學堂的驪州Bueong谷。後因地處偏遠,Bouillon神父便想將聖堂遷移至他地。有一天,剛好神父因公前往長湖院附近,看到了有如宮闕一般的房子,當時他便直覺相當適合將聖堂遷移至此,而持續向玫瑰聖母默禱。 而那座如宮闕般的建築,原為為明成皇后親戚的閔應植宅邸城,且於1882年壬辰倭亂時,曾為明成皇后的隱身之處。 1896年10月7日,Bouillon神父終於如願買下了該土地,並將聖堂設立在此。同時神父也履行當時默禱之承諾,將此聖堂奉獻給玫瑰聖母,因此命名為甘谷玫瑰巡禮地聖堂。


忠清南道(公州市)

麻谷寺是忠清南道的代表寺院,據「麻谷寺事蹟立案」所載,由慈藏律師創建於新羅善德女王9年(西元640年)。高麗明宗時(1172年)由普照國師重修,而後由梵日國師重建,再經道詵國師、淳覺師父的重修與補修。朝鮮時代世祖曾造訪此處,並賜下「靈山殿」的匾額。傳說新羅時期普徹和尙傳法時,前來學習的衆僧就像麻田裡的麻一樣佈滿了整個山谷,因此有了這個名字。麻谷寺所在地的山和水呈太極模樣分佈,且為朝鮮時代的十勝之地,不知是否因爲如此,寺廟雖經歷了壬辰倭亂與韓戰,卻絲毫沒有受損。麻谷寺上倚太華山下傍太極川,山水交融,風景非常美麗。四季中又尤以春天的景色爲最佳。春天一到,櫻花、茱萸、紫木蓮等百花齊放,讓觀賞的人觉得心情舒暢。但麻谷寺裡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金九先生(韓國政治家•獨立運動家)種下的檀香樹和五層石塔。特別是在五層石塔的塔尖還安裝了圓形的青銅裝飾物。這是典型的藏傳佛教風格裝飾,是世界上僅存的3件寶貴文物之一。此外,大光寶殿和極樂橋也非常美麗。* 主要文化財麻谷寺5層石塔(寶物799號) / 麻谷寺靈山殿(寶物800號) / 麻谷寺大雄寶殿(寶物801號) / 大光寶殿(寶物802號) / 紺紙銀泥妙法蓮華經卷1(寶物269號) / 紺紙銀泥妙法蓮華經卷6(寶物270號) / 天王門(文化財資料62號) / 應眞殿(文化財資料65號) / 冥府殿(文化財資料64號) / 銅製銀入絲香垸(文化財資料20號) / 解脫門(文化財資料66號) / 銅鐘(文化財資料71號) / 尋劍堂與庫房(文化財資料135號) / 國師堂(文化財資料63號) /世祖大王窯(文化財資料14號) / 掛佛(文財化資料345號)